标题 | 新闻摄影的视觉冲击力与形象感染力分析 |
范文 | 王子睿 【摘 要】新闻摄影是新闻媒体行业中最重要的工作,新闻摄影在整个新闻信息采访以及制作传播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分析新闻摄影的视觉冲击力与形象感染力,本文将以视觉冲击力与形象感染力的主要内涵为切入点,对提升视觉冲击力与形象感染力的有效途径进行深入探究,从而为新闻工作者提升自身的新闻信息制作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新闻摄影;视觉冲击力;形象感染力 中图分类号:J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6-0134-01 一、视觉冲击力与形象感染力的主要内涵 (一)视觉冲击力与形象感染力的定义分析。新闻媒体工作者要想使自身的新闻创作深入人心,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就是赋予作品强大的视觉冲击力与形象感染力。简单来说,视觉冲击力就是贯穿于整个新闻创作当中的,能够直观呈现在观众面前的一种单独存在的个体;而形象感染力,可以与视觉冲击力相对应,如果说视觉冲击力是一种显性的存在因素,那么形象感染力则是能够赋予摄影作品巨大价值作用的隐性因素。与传统的新闻信息创作方式相比较,现代新闻摄影中的视觉冲击力与形象感染力还是有着很大的区别与进步的。目前,在行业内,对视觉冲击力与形象感染力的定义还没有明确的规定,各界人士也尚未形成统一的认知。 (二)视觉冲击力与形象感染力缺一不可。大多数情况下,在新闻摄影创作过程中,摄影工作者要想使自身作品拥有强大的视觉冲击力,主要就是通过结构和色泽等因素,使其创作出来的新闻作品能够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而为了更好地引起社会群众的共鸣,摄影工作者可以对各种粗细线条进行适当搭配,将作品中的各种元素巧妙连接在一起,从而使自己的创作更富有情感。 实际上,新聞摄影创作中的视觉冲击力与形象感染力,还是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异,首先是作品的结构模式,其次是作品传递的价值。正因为显性因素与隐性因素的存在,才使新闻作品传递出的价值不可忽视。 二、提升视觉冲击力与形象感染力的有效途径 (一)典型瞬间性新闻题材的选取。典型瞬间性新闻题材,就是摄影工作者在实际拍摄过程中,既能够把握住新闻对象的要点,又能抓住起决定作用的瞬间,尤其作为拍摄的重点,为了能够凸显作品传递给公众的情感因素,在拍摄中应当恰到好处地融入自身客观情感。 新闻媒体行业中的典型瞬间性新闻题材的选取方式,一直是传统新闻工作者实践的重要内容。比如,摄影工作者在拍摄交通事故类题材时,既要准确描述整个事件的发生过程,同时又应该从积极向上的一面入手,对其中的温暖画面进行瞬间抓拍。而通过对瞬间温暖画面的拍摄,不仅能够赋予作品丰富的情感,还能给人们一个深刻的警醒。 (二)人物专访类新闻摄影题材的选取。新闻传播过程中最常见的一种摄影方式就是对人物专访的拍摄。简单来说,为了赋予作品强大的社会渲染力,摄影工作者可以在拍摄过程中,适当将自身的逆向思维融入到拍摄中。比如,在对成功人士进行访谈时,摄影工作者可以避免拍摄成功人士严肃的一面,尽量将其和蔼、亲切的一面呈现给公众。通过这一小小的改变,不仅能有效消除成功人士与广大公众之间的情感距离,也能让公众逐渐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三)革新摄影视角,提升作品冲击力。作为新闻摄影人员,为了更好提升作品的冲击力,最好的方式就是不断革新自己的摄影视角。简单来说,就是在实际的拍摄过程中,可以仰拍、俯拍以及水平直线拍摄等。在自己的新闻报道作品中,通过无限制的拍摄方式,将作品以轻松愉悦的方式呈现在公众面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作品的可信度。比如说在拍摄企业高层领导会谈时,摄影人员可以利用广角的拍摄视角,将领导的个人形象呈现在员工面前。这是一种新型的摄影视角,即使是面对突发事故,摄影人员也能利用广角视角,将其中有价值的内容拍摄出来,从而使新闻作品更具市场感染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闻媒体工作者要想提升自身作品的社会公众力,赋予作品强大的视觉冲击力与形象感染力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新闻工作者通过图片、视频,能够向社会传递有价值的新闻信息,然而,只有在作品中赋予视觉冲击力与形象感染力,才能更好地向社会传递有价值以及具有影响力的信息。 参考文献: [1]金晓.让图片在版面上有最好的表现——如何做好地市级都市报“三合一”编辑[J].传媒,2016,(05):43-45. [2]安伟豪,张兆军,郭建鹏.新闻摄影构图与新闻真实性浅析——以新闻选择图式为视角[J].新闻研究导刊,2016,(11):5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