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传统神话形象符号在现代传媒中的延递 |
范文 | 郝于越 【摘 要】本文根据叶舒宪先生提出的四重证据法对于祝融这一神话形象在史料中的记载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证实和建构,讨论总结了祝融这一神话形象在古往今来的文学艺术史上的形象符号的形成,及其在艺术表达和文化内涵的传递上所展现的作用价值,基于对祝融这一传统神话形象的分析,本文对传统神话形象符号在现代媒介形式和传媒语境下的新的扩展和应用性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神话学;四重证据法;符号学;文化延递;现代媒介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7-0198-02 楚之文化上溯炎黄时期,始祖祝融氏,其出身含混杂糅,众说纷纭。祝融之名起始远出于楚源之说。楚之文化精神,莫不出于“祝融”二字。祝者,大也;融者,明也。祝为宗祀所以礼赞,融为火相所以昭然。再观今人所生时代,物质丰裕,娱乐富足,神话传说之再现琳琅满目,视听读说者不胜枚举,然多数出者只知循其外形不知承袭其内在,一概编纂,失之神髓。余所以作此文章,望以粗鄙之论历数祝融之神由来之根源,知其所以,明其所然,启迪于当世神话作品再现之视听媒体,再彰神话传说内蕴精神。 一、祝融在文獻中的神话形象 “祝融”这一名号,既是神也是人,我们在探索它的起源时既要探讨祝融作为神的来源,同时还要探讨祝融作为人的起源。大多数古代典籍的记载中都记录了炎帝作为南方之帝,祝融是炎帝的辅佐神的传说。可以说,祝融在神话初始,有着拯救天地的功绩,受命为南方之神,主管炎帝一脉的火德。祝融作为火正官的名号,既是火神,又是火官之长,他的神话形象要从有史以来对于火正相关的记载来探索。 (一)史籍文献中祝融的神话形象 有关祝融的神话和上古时期英雄人物的记载主要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相关典籍以及后人根据其记载进行的相关阐述和补充。祝融是一个称号,可以指代某个拥有“祝融”称号的神话英雄所领导的氏族。文献中拥有“祝融”这一称号的人物众多,相关记载也是纷繁复杂,本文中摘取相对丰富的四个版本的“祝融”的记载。 其一,三皇中的祝融氏。在许多体系中祝融氏都是作为三皇之一而存在,这一类的祝融氏在《庄子》、《白虎通义》等都有记载,三皇时代代表了中华大地上最早的族民的生活状况,祝融氏以火为德,代表原始人类对于火的崇拜。其二,炎帝的辅佐,南方之神祝融。《楚帛书》的神话记载中,炎帝命令他的火神祝融挽救苍天大地于将倾,重建了宇宙秩序。据南方楚国一脉的大部分典籍记载来看,祝融是南方之帝炎帝的辅佐之神,守护炎帝之火。其三,炎帝之后。《山海经·海内经》有中记载:“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沃,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为炎帝的第四代子孙,属于炎帝一脉。其四,黄帝之后重黎氏。重黎氏是帝喾高辛时代的火正,号曰祝融,说明祝融氏同样来自于中原文化,重黎氏之后吴回氏继任火正,吴回之子季连为楚人始祖。 根据这四个主要的形象来源可以得知,祝融这一符号从神到人的指代也有一个演化的过程,它从当时人们对于自然之火的崇拜和神化,衍生为具体的保护神的形象,在上古时期又被作为掌管祭祀,联系人与神的官职,成为英雄人物的指代。祝融这一名称,渐渐从一个具体的神,延伸出了具有火德、火之精神的英雄称号。 (二)后世文学中祝融的形象延递 祝融的神话形象在民间流传广泛,也在许多文人墨客惆怅失意之时被用来寄托情怀,进行二次改编,使得祝融的精神形象得以丰满。古代文人对于神话人物的借用由来已久,在这里主要分先唐时期、唐代和唐以后的诗歌文学作品。 早期诗歌中的祝融是诗人们在现实中遭遇排挤,政治理想受阻后的悲愤寄托。祝融的形象在《楚辞章句》中亦有提及,祝融倡导无为而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精神,这也与屈原借用祝融的人物形象所表达的思想一致。祝融形象的借入,是文人群体在现实中遭遇打击之后对于出路探求的无奈,只能寄托于无忧无虑的神体。这样的思想在王褒的《九怀》、东汉王逸的《九思》中也有同样的表述。而唐代及唐代以后的诗歌作品中的祝融形象则从一元走向了多元化,其传说故事也越发多样,对文学作品中祝融的形象多元化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祝融的形象逐渐地发展和演变,同时因为天神系统传说不一,所以其形象的内涵就显得富于变化。同时,因为接受个体的不同,祝融形象在诗歌当中,呈现出多角色交叉共融的局面。 二、用四重证据法来总结祝融形象 四重证据法从传世文献、口传文学、出土文献和史籍图像四个方面全方位多层次的论证支撑来探索古史记载的准确性,是基于考据学理论系统对于古史形态还原的基本方法。本文也将以四重证据法为主要研究方法来论证祝融这一神话形象。 第一重证据指的是传世文献的记载。在众传世文献中关于祝融的记载前文中已总结出了四个主要版本,或为远古之神或为上古时期居于火正之位的英雄人物。根据《月令》、《庄子》、《白虎通义》等文献记载,祝融一名最早于三皇时期作为火神出现,可以认为从人类早期的自然崇拜形成以来就有着火神祝融的形象。根据《国语》、《史记·楚世家》的记载,有黄帝之后重黎氏,任火正官居南方,号祝融,是楚人的祖先。 第二重证据是指出土的甲骨文、金文、竹简帛书等的记载。根据《楚帛书》的神话体系,炎帝、祝融等神话人物支配着宇宙秩序的建立和精密化。《楚帛书》里的神话人物具有很强的南方色彩,南方之帝炎帝与南方之神祝融成为叙事的主要对象,更说明炎帝与祝融氏一脉对于南方文化形成的重要影响。 第三重证据指的是古代诗歌文学作品等口传类史料和民间流传的祭祀活动。祝融的传说广泛流传于南方,最早以屈原的《九歌》中的形象最为著名,又经唐宋文人的创造与重构,形成了祝融火神、南方之神、南海之神、南方之帝等形象,祝融的形象趋于多元化。而在衡阳南岳衡山的祝融殿也一直有流传对于火神祝融的祭拜。 第四重证据指的是考古或传世的文物及图像复原,根据出土的楚国帛书以及商周时期的甲骨文,我们可以在占卜卦辞中得悉许多殷商时期人们关于远古的记载。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練書陰陽五行》中的天一图中也有五方颜色和日月神煞的相关记载,根据其出土图像佐证,南方的炎帝体系是有着长期传承过程的记载。 三、祝融形象在新语境中的应用 (一)用神话主义理论分析祝融在当代传媒中的应用 “神话主义”理论将深化从其原本的字面意义和知识体系中的语境移入新的语境中,将神话的内容挪用到现代语境和具体的文化背景中重新建构,赋予其新的指代意义和象征意义,以展示给不同的观众。神话主义的生产是一种以过去为资源的当下新型文化生产模式。如三足乌与夸父追日的神话重构,神话形象的重新诠释。 现代电子媒介相较于传统媒介,在技术手段和传播方式上与传统媒介有着较大区别,电子媒介可以利用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体验的结合,更精准地传达神话本身的魅力,来带给观众完全不同的神话体验。电子媒介所传达的神话魅力与以往的讲故事艺术不同,利用视觉、听觉等感官综合作用的新技术手段,接受这种审美体验。神话主义理论意在使学者获得良好的关注,在新语境中展开和重述神话体系的视角,进而获得对古代神话形象在现代传媒中的新应用的启发。 (二)祝融在当代传媒中的现状分析 祝融在中国神话体系中以火神的名号为民众所熟知,火神祝融与水神共工的“水火不容”也为人们津津乐道,在许多当代的文学和影视作品中都有着火神祝融和水神共工的形象出现。在当代网络小说、网络文学的环境下,常常以南方火神的形象出现,其外观形态带有火焰,服饰装束形似三苗九夷,这也是源于传说中祝融氏与三苗部族在南蛮一带相互交融的关系;其性格特征往往是不羁洒脱而又严苛残酷,这也与传说史料中关于火神的记载有关,火神对人们的影响最为深刻。祝融作为严苛而公正的神灵形象,在许多网络文学中都有着同样的建构,比较著名的有《祝融之炎》、《水火之争》等。 影视作品中的祝融形象改编有《天地传奇》、《精卫填海》等影视剧,以及《大鱼海棠》这样的神话重构、二次设定的动画电影作品。在《大鱼海棠》中,祝融的形象是一个黝黑健壮的青年,以赤火为发,身配苗夷配饰,着玄黑色服饰,上有梅花纹饰,驾仙鹤,掷火为箭。在剧中,主人公椿和楸触犯天条逃往水天之门,祝融也是担当捉拿和阻止主人公的主力人员,祝融掷真火为箭,可以炼化天水,这也是由来于祝融战胜水神,称为水火之神的传说。可见,祝融严苛、公正、行事果断无情、铁面无私的形象在当代新的语境下得到了良好的传承和新的阐释。 在网络游戏中对祝融形象的改变同样屡见不鲜,比较出名的有《山海长歌》、《三國无双》等。《山海长歌》是基于《山海经》在新媒体语境中的二次改编,化用了《山海经》中对于上古诸神的记载和描述。而另一类的祝融形象则是最早由来于《三国演义》中南蛮祝融夫人的改编,实际上三国时期祝融夫人这一人物是否存在尚有存疑,而南蛮部族以祝融为首领名号,也体现了祝融的传说在南方流传的广泛和久远。 四、总结 本文根据四重证据法对于祝融这一神话形象在远古史料中的记载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证实和建构,总结出了祝融这一神话形象的神话由来、身份形象、氏族演变,以及在古代文献和文学创作中的演变出来的精神品质。祝融掌管火,也用火来治理人间,行事果决,执法公正,代表了神灵至高无上的威严和刚正不阿的精神品质,这些身份和精神形象在当今新语境中也有着良好的运用范例。 就中国国情来说,网络媒体中的神话题材应用有许多特点:(一)中国神话历史源远流长,题材众多;(二)中国神话普及率低,更有新鲜感;(三)中国神话不成系统;(四)民族性因素。可以说中国神话在新的语境下的应用有优势也有不足。本文总结了网络媒体中的神话题材应用的发展方向:(一)神话背景的支线的完善,通过重构和连接编制完整的神话体系;(二)运用当代审美创作手法;(三)赋予符合当代价值观的道德形象。神话主义对于神话元素在新媒体语境下的应用并没有现成的指南,还需要当代的媒体和影视创作者在神话主义的运用时立足于严谨的史论,把握人物符号的精神内核和内在品质,既要知其能指,又要知其所指,使中华文明得以良好地传承。 参考文献: [1]赵炳清.楚人先民溯源略论[J].民族研究,2005(1). [2]胡雪颖.传统诗歌中祝融形象的变迁[N].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 [3]杨利慧.当代中国电子媒介中的神话主义[N].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4(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