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演员自身魅力与角色融合的探索
范文

    张寅轩

    【摘 要】表演艺术是一门实践艺术。需要理论方面指导,也需要建立在创作实践中总结。表演是以自我出发去塑造角色,演员创造角色的材料是自我。每一个演员都是具有独特个性的活生生的人,它的最终目的是要塑造有独特个性的人物形象,将演员身上的个性化转化成人物个性的过程,相对比较困难。如果自身个人魅力与角色恰到好处融合,会让角色绽放光彩。故此,结合当今影视业发展,探索演员自身魅力与角色彼此相融。

    【关键词】自我;魅力;个性;气质;性格

    中图分类号:J8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9-0021-03

    在当今社会,作为一名优秀的演员,要有正确塑造人物的方法和能力,但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具备演员自身的个人魅力和特点,因为自身个人魅力和特点会吸引观众眼球,会让角色“有血有肉”,真正让角色更“人”化。演员的自身魅力使观众更能够感受人物的内在情感和思维逻辑,从而使人物更加贴近我们的生活。因为角色与演员有一定距离,这种距离有时是无法靠外在塑造解决的,我们只能尽量靠近角色而无法做到变成角色。个人认为,角色是演员通过剧本创作出来的,观众先入为主的认为演员是就是这个人物,那么如何让演员创作出来的角色受观众欢迎,就要用演员的个人魅力注入角色,让角色因演员而精彩。本篇论文以自己在话剧《给我一次偶然》中创作体会谈谈演员自身魅力与角色融合探索。

    一、演员自我魅力

    什么是个人魅力?简单的说就是能够吸引他人的特质和能力。

    (一)自我魅力

    1.形象

    天生丽质、靓丽、艳丽、秀丽、妩媚、英俊、强壮、性感、刚毅、硬线条等。

    2.性格

    善良、正直、爽朗、开朗、活泼、热情、乐观、坦率、大度、慷慨、勇敢、宽容、幽默、外向、沉静、豪爽、诚实、同情心、残忍、狡猾、奸诈、虚伪、忧郁、内向、浮躁、暴躁、冷酷、冷漠、吝啬、悲观、小心眼、报复心强、胆小、怯懦、懒惰、狭隘、自私。

    3.气质

    军人气质、文人气质、学者气质、商人气质、贵族气质、小市民气质、教养等,此上都与从事的职业、身份、地位、教养有关。

    在演剧史上,对“本色演员”和“性格演员”的观点争论已有很长时间。英国资深演员劳伦斯·奥立佛说过:“我要角色来符合我。”这说明一个问题,角色是演员通过阅读剧本后创作出来,跟原剧本所写人物必定有差距。例如“外貌长相”,每个人身上的基因不同,因此即便是双胞胎都略有区别。又如“性格区别”,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带有自身特点,因此很难将剧中人物性格完整准确呈现出来,那么为什么不同演员创作同一角色有好有坏,除了创作人物方法外,也因为演员个体本身存在的魅力,不同素质的演员会带给观众不一样感受,除了“外貌长相”外,还跟演员内在气质有着强烈关系,有的演员虽然长相一般,但一进入创作,就会让人眼前一亮,这就是内在气质所呈现魅力。在网上看到一个陈道明的专访资料,陈道明说:“我觉得近年来我们的观众都在成熟化,观众成熟,是给演员提了一个更高要求。现在我们也一直在讨论当今表演方向,我们过去一直在遵循‘人物至上的表演观念,都是以如何靠近角色为创作方向。但我们社会在不断发展和前进,我们的表演观念和美学观念也在不断发展,我这几年来一直思考一个问题,现在我们所追求的人物到底是什么样子,每个人对每个人物有着不同理解,进而对人物产生所谓‘心像也未必一致,演员和角色到底应该是一个什么样关系,我们拼命将演员向角色靠近的同时,是否需要找出角色与演员的共性。”我想在现今飞速发展的时代中,一个演员不仅要从外部抓住人物的典型特征,还应该刻画人物的精神世界。如《雷雨》这部作品,我看了很多版本,不同的演员创作同一个角色应该是不同的,那为什么我看过的《雷雨》中演员所创作的人物都大同小异。那么只能说演员并没有将自身个性魅力特点与角色融合,而是一味追求我们头脑中所想象的人物。

    (二)国内外著名影星个人魅力分析

    美国的的几位大影星,如阿尔·帕西诺,他演了很多人物,演剧的风格都带有本人的个性,声音也并没有任何化妆,为什么观众会很喜欢他,这充分体现了他自身人格魅力。例如,他扮演的《闻香识女人》的将军,他的身高只有1米68,但是他身上的霸气、潇洒、幽默会让观众一下子记住他,喜欢他,这些都不是文学作品所提供的,是演员把自身的魅力通过角色而展现出来,所以我认为演员自身的人格魅力,会成为表演创作中比较重要的因素。再如姜文的《让子弹飞》,张麻子土匪这个人物形象多种多样,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性,因为没有人会了解那个年代的土匪是一个什么样子,也没有人会去挑剔姜文创造的这个人物是否准确,他在塑造这个角色时将他自身的独特气质融入到这个角色中,观众喜欢的是他自身的人格魅力,他通过自身条件二度创作出独具姜文个性的人物形象。因此,演员根据剧本文字所提供的人物去进行二度创作,观众会把演员创作出来的人物和剧本中的角色联系起来。认为你就是这个人物,一想起某个演员马上就会想起他所演角色。

    二、“我”就是这个角色

    (一)寻找“自我”

    台湾著名演员金士杰曾经针对演员与自我关系说过几段令我启发的话:“角色会从心里长出来,跟自己融为一体。”“内在先于外在,行动先于语言,内在表演、外在表演,有人内功强,有人外功强。我要变成角色,还是角色要变成我?因为矛跟盾两种说法都应该成立。而我的倾向是让角色变成我。”“‘我这个字包含很大,人本身是很大的舞台,只是我是否使用它。”演员表演时要处在一种知觉的放松感性状态,表演它其实是一种游戏,但你不能为了游戏而游戏,你要演出生活的全部。掌握到了游戏的本质,演起它来就不是那么吃力,演戏是让人开心,让人享受。导演赖声川曾经讲过剧场的魅力在于现实性:“往往一个角色,我先赋予角色灵魂,在我的灵魂儿找角色的部分,找那个部分的“自我”,当它很齐全时,我就看到我自己的那部分真实,然后才是接下来的,研究动作、眼神、表情……而上台时最依赖的还是本来的‘原我。”一定意义上表演是发现“我”,釋放“我”①。

    所谓表演是从“自我出发”去塑造角色,一定要将“我”放在首要位置,“我”很重要,因为观众第一眼看到的视觉形象,是“你”,而不是人物。

    记得在研二的时候有幸听了斯坦尼的译者郑雪莱老师的讲座,他上课时会经常提到一句话“如果你处在这个情境中,你会怎么样。”这说明要把“我”的情感注入进角色,与角色融合。在演员创作中,我们常常为了人物刻画而忘记了对情境理解和把握,规定情境中的感受必须要演员用真心去体验,而不能在想我这个行为状态到底是不是人物所想,要用真心去体味,所以我们在刻画人物的同时应从内部找到人物的内心的感受和心里活动,毕竟心里活动需要从我们内心挖掘。

    (二)自我出发

    当今我们的创作方法多数是以如何向自己心目中产生的人物“心像”靠近,但与此同时我们常常忽略了表演学的概念,就是“自我出发”,换句话说就是你处在这种规定情境下,“你会怎么办”。因此我们常常尽力向人物靠近,却忘记了自己的存在,忘记了让人物向“我”靠近,忘记了寻找自我身上与人物的共同点。话剧《给我一次偶然》这部作品是讲述男主人公在一次诗会活动中与充满青春活力的杨歌儿相遇,杨歌儿以她的聪慧,温柔,善解人意使正在事业、家庭、婚姻等诸多问题中苦苦拼搏挣扎的方子强得到了一种精神安慰,两人很快成为了知己。正在两人的情感日渐深厚的时候,方子强的妻子李馨被查出身患了血癌。为了丈夫和孩子将来的幸福,李馨隐瞒了病情并将自己装扮成了一个绝情的女人,与方子强断然离婚并带走了家中的全部积蓄。正当方子强因为妻子突如其来改变不知所措时候,剧情发生了急转直下变化。由于李馨委托处理自己后世的律师在工作中失误,使方子强和杨歌儿了解到了事情真相。原来,李馨在得知自己的病情无药可医的情况下,首先想到的是怕丈夫将家中的全部财产徒劳地用在對自己救治上,为了丈夫和孩子的今后生活与幸福,她做出了上述选择。李馨以她那人世间圣洁伟大的女性之爱深深震撼了杨歌儿,为了方子强的幸福,杨歌儿在自己贫血的身体状况下毅然决定以骨髓移植的方法来换取李馨的生命。于是,杨歌儿拯救了李馨却失去了自己的生命。在这部作品中我饰演的是男主人公方子强,这个人物是公司的小职员,因为工作压力大,靠写诗来抒发自己内心苦闷,但就是在这样的压力下,他遇到了一位跟自己志同道合的女人,瞬间从他的内心深处得到了一种安慰,这是人物的背景。因此,我做了些体验生活的准备,到一个金融单位上了两天班,观察当下职员的生活心态和状态,找到内心感受,尝试着从“自我”下手,了解他们每天的所做所想,找到他们这些人的共同特征,然后回归剧本,找出剧本每场戏的行动和任务,在规定情境下的行动任务,真实的与对手交流,生发情感,然后观看录像,调整自己和人物之间差距,保留自己精彩的个性部分,真正的做到“我”就是“他”,而不是“我”演“他”。

    三、演员自身个性魅力注入角色

    作为一名演员,首先要培养自己与众不同的气质,虽然说表演艺术是尽力解决演员与角色的距离,但我们创作角色的最终目的是塑造有魅力的艺术形象。而在这一情况中,演员为主导,角色因为“我”而体现出来。因此,让演员的自身个性魅力有效融入到角色中变成了创作关键。我们过去常常都是导演来选定演员,然后演员分析剧本中角色,找到自我与角色之间差距,然后尽力向角色靠拢。当今有些导演在创作时先观察演员,从演员的身上找出他的个性特点,找出他与众不同个人魅力,挖掘他身上潜在的独特气质。如孙红雷塑造《边境风云》中毒贩这个角色时,他没有任何设计,但是他身上的气质和魅力,还是让观众为他着迷。令观众着迷的不是他所扮演的这个角色,而是他个人本身散发出的魅力。他将这种魅力注入进了角色,让角色因他而精彩。著名演员葛优被夏刚导演评价为:“平民气质”,他说过:“葛优自己最平民化”,葛优自己也说过:“我特别爱演大时代中的小人物。”葛优身上有一种亲近感,所谓“接地气”。也由于这种独特的平民气质,让葛优创作出来的各种角色富有生命力。再如王宝强在《天下无贼》中,他用他“质朴犯二”的气质在银幕上吸引观众,他不是帅哥,没有成熟男人的味道,但是他身上这点特点能够吸引观众,观众因为喜欢看王宝强而看这部影片,他以这种“质朴犯二”的特质在《泰囧》中也深得观众的喜爱。同样,黄渤也是因为在《生存之民工》中的个人独特魅力展现,获得观众喜爱。在后来的《泰囧》、《疯狂的石头》中奠定了自己的地位。

    四、结论

    本文主要阐述了演员自身个性魅力与角色融合探索,演员在用正确科学创作人物方法的同时,如果将自身的个性魅力与角色融合,会让观众更加喜欢这个角色,让这个角色因演员创作而更加精彩,生动,富有生命力。演员的自身魅力就是找到演员与角色共同具备的个性特点,然后以此将其放大,成为角色的个人魅力,因为每个演员身上或多或少会带有自己的个性风格,在创作角色时,免不了会带有自己身上固有的特性,如何把适合角色的特性保留,需要不断排练,让人物和自己的自身个性魅力融合,让角色富有演员特性色彩,使角色充满魅力。

    注释:

    ①金士杰.演员:人类行为学家[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5(05).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4 18:3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