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圆点里的梦境
范文

    郭双

    【摘 要】千姿百态的世界,飞速发展的社会,每时每刻人们都在这个由人类文明构成的巨大的圆圈里生活。被禁锢在生活牢笼里的我们,如果能用最初的心去感受一切,似乎就能把这个大千世界理解成点、线、面的世界。这个世界上,有一位艺术家,她坚守初心,在一生的艺术创作中,始终没有放下对灵魂中圆点的偏爱与执念,这个人,就是草间弥生。

    【关键词】草间弥生;圆点艺术;南瓜;视觉传达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18-0155-01

    一、阴霾里的收获

    1929年,草间弥生出生在日本长野县松本市的一个富裕之家,在她很小的时候,由于父母长期争吵,家庭关系不和睦,她变得阴郁又孤僻。她热爱画画,但其母极力反对,甚至把她的画都销毁。在草间弥生大约十岁时,总是被无休止的幻觉所困扰,她经常有自杀的冲动。因为患有神经性视听障碍,以至于她眼前的世界总是带有一层斑点状的网,那时的草间弥生在医生的建议下,试着画出她所看到的东西以消除恐惧,于是她拿起画笔画出了自己脑海中的幻象,画出了一个个密密麻麻的圆点。绘画带她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她不再充满恐惧,她曾坦言这便是她绘画的最初原点。

    二、命运的转折

    尽管童年的阴霾让她很痛苦,但也为她未来的创作埋下了灵感的种子。在草间弥生16岁的时候,她创作的作品入选了“第一届全信州美术展览会”,她23岁的时候,在家乡举办了两次画展,在画展中她得到了很多名人的赏识与鼓励,这也坚定了她选择艺术的决心。1958年,草间弥生在书店看到了美国女画家乔治亚·欧姬芙的作品后深受启发,通过联系,作为伯乐的乔治亚·欧姬芙也很认可草间弥生,这让29岁的她有了独自去美国进行艺术创作的勇气。初到美国生活的艰苦并没有让她妥协,终于她的作品逐漸被人们认可接纳。

    爱情的力量是伟大的,在草间弥生与她的爱人约瑟夫·柯内尔相伴的日子里,她的生命中有了温暖,但她爱人的去世,让她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精神问题再度爆发,于是她选择了去疗养院生活。当她从这段沉痛的打击中走出来之后,便开始创作出一幅幅震撼人心的作品。

    三、与南瓜的不解之缘

    草间弥生众多优秀的作品中,笔者最喜欢她的南瓜系列。草间弥生非常喜欢画南瓜,她说她曾经遇到过一个连着藤蔓的南瓜,南瓜对她开口讲话,从那以后,她便对南瓜情有独钟。她觉得南瓜摸起来柔软,颜色和形态都很有趣,南瓜的大肚子会给人精神上的安宁。她曾用一个月的时间盯着一个南瓜,因为想要直面南瓜的灵魂。南瓜上的圆点其实叫波尔卡点(Polka Dot),是源自东欧的一种叫波尔卡的音乐,在这种音乐流行的时候,唱片的封套都以圆点图案装饰,所以这种圆点也叫波尔卡点。

    在1993的威尼斯双年展上,草间弥生搭建了一个“南瓜镜屋”,镜面的反射传达给观者以错觉,仿佛被南瓜的世界所淹没。在那之后,草间弥生又把南瓜元素由平面转为立体,创作了一系列巨型南瓜雕塑。巨大的南瓜超出了人们视野的极限,黄色南瓜上的黑点是便是草间弥生在幻觉中看到并亲自手绘上的。圆点丰富的大小变化,富有韵律感的排列,刚好与南瓜的形状进行了有机结合。南瓜突出的大面用大且稀疏的黑点描绘,凹陷处的小空间用密集的小点进行描绘,这样就让南瓜瓜瓣变得立体,使南瓜的空间感变得更强。点的无限运用也反映了草间弥生对于无限繁殖力的理念,草间弥生用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传达给观者一种奇妙感受,使观者进入到了她虚幻又奇妙的感知世界。

    四、结语

    草间弥生曾说过,“如果你一定要问我从什么时候开始艺术创作的,我可以告诉你,那是在很小很小的时候。我的一生,我活着的每一个日子,都与艺术相关。要是人可以有来世,我还想再做艺术家。无论生与死,艺术对于我来说就是一切……”

    草间弥生的一生是疯狂的一生、勇敢的一生、也是传奇的一生,她对艺术的热爱和痴迷,超越了一切病痛和折磨,在艺术的圆点上,她淋漓尽致的描绘着自己心中真实的宇宙,她把自己的理想通过一个个最单纯的圆点传达给观者,自始至终在不断超越着自我,当之无愧成为艺术史上最前卫的圆点女王。

    参考文献:

    [1]廖琼.草间弥生的波点时尚[J].美术教育研究,2017(09).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3: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