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关于双林寺彩塑人物眼睛的研究 |
范文 | 梁珺娅 【摘 要】双林寺,位于山西省平遥古城西南六公里的桥头村,原名“中都寺”。现存建筑大多为明清时期所重建,彩塑也是随建筑一起完成的。双林寺彩塑保存非常完整。现存彩塑2052尊,完好的1566尊。而双林寺彩塑对外貌的描绘可谓栩栩如生、形神兼备,尤其是对佛像眼睛的塑造,更是工匠所关注的焦点。本文选择彩塑眼睛作为研究对象,以多个方面为切入点,对平遥县双林寺彩塑中人物眼睛进行研究。 【关键词】双林寺;眼睛;造型;演变 中图分类号:J52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24-0156-01 双林寺占地面积不大,外表给人一种平淡无奇的感觉,但这座历史悠久的寺庙里面却坐落着令人震撼的元明清彩塑,其艺术表现力令人震惊。双林寺是中轴线式三进院落布局,地势由南向北逐渐升高,整个院落以天王殿、释迦殿、大雄宝殿为中心线,观音殿、地藏殿、千佛殿、菩萨殿、钟楼、鼓楼对称分布。双林寺可以称得上是中国民间艺术宝库,拥有令人震撼两千多尊彩绘泥塑,栩栩如生,形神兼备,能够保存到今天也是艺术史上的一件幸事。双林寺的佛像,都是木胎泥塑,虽历经千年,满目沧桑,但每一尊彩塑都仿佛演绎着一段绝无仅有的故事,留给我们无限遐想,绝对是无价的艺术珍品。 “眼神里的语言,世界任何地方的人都能理解。”这是爱默生所理解的会穿透内心的眼睛,因为透过万千内涵的眼神,所有转瞬的思绪,情感以及人生的所有过往,坎坷沉浮都穿梭于回眸之间。眼神之间能直接传达出感情,东晋画家顾恺之曾表达:“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之中。”。古代诗歌中对美女眼睛的描写很多,如《诗经郑风野有蔓草》的“有美一人,清扬婉兮”,表达了眼神在表达情绪中的重要性。 佛教造像经过几千年变迁,造像风格也因时间、地域、创作者的不同而展现出丰富多样的特征,有的秀骨清像,有的威武雄壮,有的活泼,衣饰等也是变化多样,但是佛像的眼部造型几千年来始终是趋于平和淡然。双林寺人物彩塑眼睛十分符合解剖原理,完全按照真人的眼部结构塑造的,眼珠直接用黑色琉璃嵌入,历代雕塑大师在技巧上颇为讲究,逼真且富有光泽,可谓“画龙点睛”。 释迦殿是主殿之一,释迦牟尼端坐其中,文殊、普贤菩萨分列两边。释迦牟尼像面容慈祥,额头饱满,鼻梁高耸,嘴唇饱满,下巴圆润,眼神似乎含笑又带有威严,具有亚洲人面部特征。这尊塑像具有英俊秀气的面部轮廓,双眼微微闭合,目光向下又好像并无具体的方向,眼睑饱满,具有浓郁的东方特色,整个面部显得平和而宁静,神情安详自若,仿佛展示着佛陀的慈悲。佛像眼线稍长,而眼角似乎满含笑意,眼窝线条丰满,悲悯中仿佛暗藏刚劲的力量,引人进入一种静谧安详的情境中。堪称佛教彩塑的精品。正如阿恩海姆认为:艺术的极高声誉,在于它们能够帮助人类任务外部世界和自身,它在人类的眼睛面前呈现出来的,是它能够理解或相信是真实的东西。当我们与佛像面对面时,仿佛能够捕捉到佛像眼神所要表达的心理状态,这样最本性的沟通,无言间就好像道出了千言万语。 曾被中外专家学者认为“全国韦陀之冠”的双林寺千佛殿韦陀造像,备受海内外专家交口称赞。韦陀造像身高一米六左右,体态微胖,神采俊逸,气质洒脱,“S”形身材充满了美感与力量。扭动的身姿仿佛让人在三丈之外就觉得咄咄逼人,流露出睿智自信的气质,像是舞台上最精彩一幕的定格,技法成熟果断,将人性与神性完美结合,在衣冠铠甲下仿佛看到了充满力量的肌肉,全身的扭动让人没有一丝不适,反而让人感受到强大的气场与力量。佛像眼部造型线条流畅,刚中有柔,不仅展现了中国古代流行的凤眼造型,给人以赏心悦目的美感。韦陀的造型一方面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与个性,另一方面也展现出我们的民族文化艺术,应了“秀骨清像”的艺术追求。而这座彩塑最为精彩的部分就是,韦陀的眼神与头部倾斜方向相反。按照人类平时的习惯,眼睛所看的方向与头部所转动的方向理应一致。而这尊彩塑,头部以及身体全部向右侧扭动,而眼珠却看向左侧,这种设置打破了常规,却又合乎情理,仿佛他在下一秒就会移动,让人体会到一种“不动之动”的状态。 进入寺门时,看到的第一座殿是正北的天王殿,四尊高约3米的天王格外醒目。四大天王栩栩如生,古代匠师利用不同的眼神和姿态刻画天王不同的性格特征。四大天王同为佛国的护法天神,他们传神的双目,既写实又夸张的动作,丰富的面部表情,让我仿佛感觉到天王体内迸发出的巨大力量。四大天王分別具有不同的体态特征及表情刻画,借助巧妙的眼神,让我们不论在哪个方向总能与其中一个天王进行眼神交流,他们并不像一般护法那样令人畏惧,反而像是古代勇猛无谓的将士,是古代将士形象的典型塑造。 参考文献: [1]张光福.中国美术史[M].北京:知识出版社,1982. [2]李静杰.石佛选粹[M].北京: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5. [3]杨曾文.佛教文化150问[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 [4]国家文物局教育处编.佛教石窟考古概要[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