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谈高校舞蹈教学中学生舞蹈表现力的培养
范文

    陈楠 杨渃云

    【摘 要】近年来,中国舞蹈事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同时,也使得舞蹈理论实现了与时俱进。本文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高校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加以分析研究,以期对同行有所借鉴,并促进我国舞蹈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关键词】教学理论;舞蹈教学;表现力

    中图分类号:J7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31-0173-01

    一位知名作家说过,舞蹈对于人类来说,是一种非常直接而充分的表现形式。作为舞蹈艺术,其在表达人类情方面有着不可抗拒的魅力。作为高校舞蹈教师,。应该将重点学生理论上的舞感和使其充分理解这门艺术所蕴含的丰富感情,是十分重要而且必要的。

    一、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打牢提升舞蹈表现力基础

    舞蹈作为一门艺术,体现出的是对于社会生活的表現,对文化习俗的表现,更是多种情感的表达的反思。因此,要真正使这门艺术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应该把培养和提升舞蹈者的综合素质。因此,在高校开展舞蹈教学,作为舞蹈老师,应该不断提升自身在人文历史等各个方面知识的积淀,不断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同时,要注重因材施教,坚持共性与个性并存原则,鼓励和支持学生学习与舞蹈密切相关的各类艺术学习,不断扩大阅读面,同时,还要不断深入生活,感受生活,在潜移默化当中,提升学生舞蹈动作功底之外的综合能力。

    二、提升舞蹈表现力的有效途径

    (一)以生活为基础提升学生对于舞蹈艺术的想象力。对于每一个舞蹈来说,想象力是一种创造力,同时也是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能够激发舞者内心中的表演激情,是提升其表现力的基础。实际教学经验表明,深入生活、了解生活,对于提升学生在舞蹈艺术方面的想象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因为,舞蹈设计,其原型来源于现实生活,舞蹈形象是为了再现生活和反映生活,这样,才会具备其感染力。因此,无论是作为舞蹈的创作者,还是舞蹈的表演者,都应该首先深入细致认真地观察生活和深入生活,进行深入体验,仔细感受,对这些来自于真实生活的每个素材加以理性分析,实现真正将其有机融入舞蹈动作及个人情感中。在教学当中,教师更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引导和鼓励,提升舞蹈的感染力,增强它的表现力。

    (二)以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为基础增强舞蹈艺术的感染力。对任何一个舞蹈作品来说,其是否优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舞者动作技巧是否优美和精准。所以,这对舞者是否具备较强的反应能力,是否具备较强的协调性提出更高要求,实质而言,它也是对舞感是否优秀进行评判的重要尺度和基本标准。

    舞感是训练和培养出来的,它的基础来自于扎实过硬的舞蹈功底,更来自于高水平的灵敏性和协调性,是一种突出的舞蹈技巧。要做到这一点,需要通过高强度、高技术含量的专业化训练才能做到。这方面,既需要加强技术专业训练,也要对自身的舞感准确度进行专业训练,以达到动作与内心上的一致,即人舞合一的境界。

    (三)不断深化理解舞蹈作品的丰富内容。当前,少数舞蹈教师对于舞蹈的认识上存在一定误区,他们认为舞蹈是一种技能,其教学属于技术类教学。作为教师,应该着重要求学生去接受动作模仿技巧即可。至于舞蹈理论知识,其作用并不明显。正因为这种原因,使得许多学生对于理论知识学习重视程度不够,把大多数精力放在学习动作上。从笔者教学经验而言,每一部舞蹈作品,特别是经典作品,都是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的,表现了对特定时代背景下某一段历史的反思,既有其特定意义,也有其特定情感。因此,必须对其背后因素深入分析,深入理解作者的创作过程,才能真正通过舞蹈动作表现其内涵。如,少数民族舞蹈动作,多与其生活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更给人一种突出的美感。

    (四)以把握节奏感为基础提升学生舞蹈表现力。舞蹈对于音乐来说,是其重要的表现形式,同时,音乐也是舞蹈的思相主体。也就是说,舞蹈,其所需要的风格不同旋律也不同。这一点,需要在舞蹈教学当中牢牢把握和深刻体会。因此,良好的乐感与较低的乐感,对于舞蹈者的表现力水平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在进行舞蹈教学时,应该注意多利用现场演示的方法,进行针对性讲授,以使学生进一步深刻理解和深入把握音乐的节奏,实现乐感不断得到强化,使其在进行舞蹈表演时提升自己的表现能力。

    三、舞蹈教学当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对于舞蹈教学来说,同样是这样的道理。因此,我们在开展舞蹈教学时,应该明确的是,学生要实现提升舞蹈能力,并非一日之功,需要在长期教学实践当中不断地去积淀。同时,要真正实现寻找到好的舞感,需要以极高人文方面的素养作为基础,还要在身心机能方面做到高度协调,要不断对自身肢体动作技术进行强化训练和培养,这样才能真正地做到通过舞蹈,展示美好的动作,表达舞蹈内心丰富的情感和作品的深刻内涵,增强舞蹈的强大表现力。

    四、结束语

    总之,在高校舞蹈教学中,提升学生在于舞蹈的表现力,并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的培养训练才能做到,同时,还应该坚持从多种途径出发,采取多种有效手段,方能达到目的和目标。

    参考文献:

    [1]韩琳.高校舞蹈教学中舞蹈表现力的研究[J].成功(教育),2010.

    [2]郝琳.高校舞蹈教学中学生表现力的培养策略探讨[J].明日风尚,2017(12).

    [3]李志晓.高校舞蹈教学中提高学生情感表现力的策略探究[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6.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5 9:3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