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中国古典舞怪现状之名与实
范文

    刘洪听 潘红莲

    【摘 要】通过对中国古典舞的由来,概念与体例分析,提出其在最基本的体系认同和价值归属上的缺失,论述从多角度、多层面对中国古典舞进行的正名,都可视为中国古典舞学科建设道路上的一种有益尝试,可视为中国古典舞迈向“古典”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古代舞;古典;名与实

    中图分类号:J732.4 ? ? 文献标志码:A?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03-0106-02

    近来翻阅江东《古典舞新论》,该著作是其在古典舞领域长期探索后的又一力作。著作由“溯源历史、当代奇迹、‘化为古典——三例举案、“课堂化”析以及中国古典舞:一个正在茁壮成长的中国主流舞种”五个部分构成,作者首先对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历程进行的根性回溯与历史爬梳。并通过印度古典舞、欧洲芭蕾舞和中国古典舞的三例举证,着重对中国古典舞的“古典化”过程进行了深度的探索与研究。开宗明义的提出了中国古典舞孕育于课堂,成熟于课堂,并从课堂走向舞台,走向世界的这一发展过程。

    作者追溯到中国舞蹈史上第一件舞蹈文物——舞蹈纹彩陶盆。这使得对于中国古典舞的历史考察有据可依、有史可证,为中国古典舞的前世今生增添了历史厚重感。

    一、中国古典舞从何而来

    “中国古典舞”一词最早是由戏剧家欧阳予倩先生于1950年首先提出,并得到广大舞蹈工作者的响应与认可。进而欧阳先生又在1959年出版的著作《一得余抄》中明确指出:“在中国戏曲中已经形成了“节奏鲜明、韵律优雅、健康美丽的线条以及强大的表现力,显然看得出中国古典舞蹈特有的风格,这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是没有的。”欧阳先生首倡把戏曲中的中国古典舞独立出来的提议,同样也得到了叶宁先生的认可。由于在欧阳先生的启发下,叶宁、李正一等舞界前辈便开始了对中国古典舞的先期整理工作。六十多年来,中国古典舞的硕果枚不胜举,中国古典舞在中国古典舞人的积极探索中不断地走向前方、走向成熟。

    二、中国古典舞缺失的定位

    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认识的不断深入,在对中国古典舞“古典”一词的认识上便分发了不同的阐释与看法。不同的阐发使得中国古典舞人思想空前的活跃,但这也使得原本就概念模糊的中国古典舞更加的扑朔迷离,出现了概念无权威性、统一性,定位不准确的居多问题。如果对于中国古典舞的定位问题放任自流的话,将有可能直接导致中国舞蹈人对于中国古典舞这一号称“国舞”的舞蹈种类缺失最基本的体系认同和价值归属。因此,首先从理论的层面厘清中国古典舞的概念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历史原因,“中国古典舞”在中国本土并没有完整流传下来,而今天的中国古典舞则是由当代人舞蹈家命名、当代舞蹈家创建,以古典舞名义进行的“中国古典舞”开创。我们今天所说的中国古典舞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建于当代的中国主流舞蹈种类之一,但长期以来,中国舞蹈界对于中国古典舞的概念定性问题可谓是莫衷一是,几乎没有人能够站出来为中国古典舞以准确定位。而在较长的一段时期,提到中国古典舞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中国的戏曲舞蹈、中国武术。在《辞海》、《现代汉语词典》等诸多的辞书上,“古”被认为是历史的、古代的、是一个时间向度(其下限可至1840年);“典”则是典雅的、典范的,即通俗讲的古代流传下来的具有典范意义的和代表性的。《美学辞典》给出的定义是:“在一定的文化圈内和世界规模内从古至今的历史中继续保持着永恒的生命。”《中国舞蹈大辞典》载:其一,“古典”一词为拉丁文Classicus的意译,即“经典”的意思。古典舞专指个民族中流传至今的具有典范意义的优秀舞蹈艺术,是历代舞人在本民族舞蹈的基础上不断地提炼、加工、创造后逐渐形成的,具有自成体系的美学原则、鲜明独特的风格和特色、完整的表现手法和严谨的训练方法,在一个国家或民族的舞蹈中具有代表性。其二,古典舞是当代舞蹈家根据传统舞蹈风格创造的舞蹈训练方法和舞蹈作品,常用作现代舞、民间舞的对称。

    刘青弋在《中国古典舞代表作重建的探索与思考》一文中指出:“中国古典舞是从古代流传至后世的、值得后世经常回顾,并被后世认同和追认为‘古典的、古代典范之舞。”并进一步提出中国古典舞应当是四对关系的统一,即历史概念和价值概念的统一、历史流传于后人诠释的统一、前代传统精粹与后世经典的统一、广义概念与侠义概念综合的统一。意在说明中国古典舞是“历史”的产物而非“创建”的产物。那么,由此是否可以作为匡正中国古典舞的标准?笔者暗自揣度,若以此为标准,当下创作的“中国古典舞”作品也只能称作是“后世的古典”,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当代“古典舞”。在此语境下,窃以为,“中国古典舞”真正成为了伪命题,因为它并没有活在当下,况且中国古典舞“历史形态代表作”的重建又是难以为继的、层层断裂的。而任何一种对过去的解释都是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当下性的,对于中国古代舞蹈而言,在记录和保存舞蹈的手段和条件十分有限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留下当时舞蹈的演出文本,即使是当代的遗存也是十分的稀少,有的多是残留在历代诗歌、文献和绘画中的片段,作为图像文本。虽然形态特征明顯,但确实静止的,是无法进行连缀的。

    三、中国古典舞与中国古代舞的区别

    众所周知,中国古典舞与中国古代舞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中国古代舞是中国古代舞蹈的总称,是中国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时期的舞蹈。它至少包括中国历代(1911年以前)的各类舞蹈,这是一个时间概念。唐满城曾直言:“说起古典舞,最好不要直接和古代生活、古代题材划等号,应把它作为一个民族、一个文化发展长河中的渊源关系来看待。”王伟说:“中国古典舞是当代舞蹈家们创建于新中国的舞蹈种类。如果简单的用中国古代舞的标准去框定中国古典舞,那么,就会造成中国古典舞无舞可跳的尴尬局面!这也必然使得中国舞蹈断截在一个时代,进而静止、消失。然而中国古典舞的存在是让中国舞蹈的历史继续下去,而不是让中国舞蹈停止在某一时刻。换句话说,中国古典舞是在续写中国舞蹈的历史,而非是凝固、沉浸或停止在中国的舞蹈史当中。”

    四、中国古典舞的时代存在性

    刘建在《中国古典舞四种存在方式》一文提出了中国古典舞的四种生存方式。即垂直传承、重建复现、综合创造和重构创新四种存在方式,也可说是创作方式。很显然,中国古典舞已经错失了其“垂直传承”的最佳历史语境。那么,中国古典舞自然也就失去了像中国书法艺术一样,正、草、隶、篆并生并存的先决条件。

    刘青弋在《中国古典舞代表作重建的探索与思考》中谈到,中国古典舞创作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在于中国古典舞“历史形态代表作”建设的无力与失语。那么,言下之意则是说中国古典舞是历史的,是存在着的,而并非是建筑于当代的“中国古典舞。如此,既使能够成功的复建大量的“古典舞历史形态代表作”,又将如何?我们终将走向未来,我们也终将走进历史,做好当下不就是创造未来的历史吗。假如我们只是活在历史当中,未来之人又将何以自处?

    对于中国古典舞的体认,舞蹈界也存在着颇多由头。唐满城、罗斌均称之为“当代中国古典舞”;王克芬称之为“新中国古典舞”;李正一称之为“中国新古典舞”;孙颖称之为“现代的古典舞”;刘青弋称之为“新中国古典舞”;苏娅称之为“后古典舞”。在今天看来无论哪一称谓,似乎都有道理,又都似乎有所偏执。由于舞蹈家们对于中国古代舞蹈体认的出发点和切入点有所不同,中国舞蹈界业已约定俗成中国古典舞分野为汉唐派、神韵派、敦煌派以及取自于昆曲的昆舞。但是,不管是从任何角度、任何层面对中国古典舞进行的正名,都可视为中国古典舞学科建设道路上的一种有益尝试,可视为中国古典舞迈向“古典”的必由之路。

    五、中国古典舞的发展态势

    我们堂而皇之的将中国古典舞称之为“国舞”,那此“国舞”在中华大地上是以何种状态存在着?它的理想状态又有应该是什么样的?体系成熟、人才济济、院团林立?受到亿万国人追捧甚至是中国舞蹈界的唯“古”是尊、中国舞人出入必言“古”?我们不妨把记忆回溯到欧阳予倩、叶宁、李正一以及稍后孙颖、唐满城等前辈在开拓、整合一种新的舞蹈形式,并以中国古典舞命名的时候。他们的初衷是什么样的?他们是怀揣着哪种心情与目的去探索、创建中国古典舞?是传承、延续中华自夏商周三代以来的泱泱古舞?或是为了满足新中国初建中国人民对于舞蹈文化的热切需求?或是单纯为中国戏曲、武术的强大魅力所吸引?再或是中国舞蹈发展之内需?最不济仅仅出于对于“中国古典舞”的兴趣?有限于创建之初的时代局限性,对于中国古典舞的体认或许不如今天来的深刻,或者说并没有出现今日如此般般之怪现状。时至今日,种种怪状不都是中国古典舞发展道路上所应思考的问题的吗?中国古典舞栉风沐雨走过了六十余年,在面临诸多问题的情况下,我们是否应该后回过头来想一想中国古典舞缘何出发?无论是出自何种缘由,我们都无法否认前辈先贤们披荆斩棘的拓土之功,我们都应当充分尊重其对中国古典舞这块处女地的辛勤开垦。

    诚然,为中国古典舞正名并不是简单的从文字层面就能够匡正中国古典舞的范畴及定位的,中国古典舞的“名实之辩”不仅仅是一个理论层面上的问题,也更是一个实践中的问题。只有明确中国古典舞的历史面目和现实存在,才能有希望通过文化层面上的反思来弄清中国古典舞的真实“身份”。才能更好地凝聚中国舞蹈人的力量,及时准确地为中国古典舞正名是每一位中国舞蹈人的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江东.古典舞新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4.

    [2]李正一.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创建发展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3]刘青弋.刘青弋文集[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3.

    [4]王克芬等.中國舞蹈大辞典[Z].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5]隆荫培等.舞蹈知识手册[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6]刘建.中国古典舞的四种存在方式[J].舞蹈,2017(6).

    [7]刘青弋.中国古典舞代表作重建的探索与思考[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4(5).

    [8]刘建.中国古典舞的“古”与“典”—中和大雅的启示[J].舞蹈,2015(8).

    [9]秦文枝.新中国古典舞思潮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8.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