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媒体融合时代媒体机制创新研究
范文

    孙延凤

    【摘 要】新媒体的出现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新媒体以其即时性、便携性、互动性正时刻威胁着传统媒体“一统天下”的地位。面对如此形式,一些传统媒体积极应对,努力重构,创新机制,以实现媒体融合。但目前媒体机制创新仅出现在个别领域的个别单位,而不是全社会集体性现象。进行创新的媒体单位投资不少但收效甚微。到底该如何将媒体融合时代背景下的媒体机制创新向纵深推进?本文将从内容生产与传播、人才培养、管理机制的创新三个方面展开阐述,以期引领各个媒体单位能在媒体融合的浪潮中把握好方向、规制好方案、践行好路线。

    【关键词】媒体融合;媒体机制;创新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09-0108-02

    科学技术的迅猛發展催生了一个新的媒体时代——融媒体时代。媒体融合时代的到来,使得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的浪潮中垂死挣扎,以纸媒最为明显。面对如此严峻形势,传统媒体使出浑身解数努力实现自身蜕变。一些媒体单位进行机制创新改革以期实现媒体融合,搭乘新媒体的快车实现重生与变身。但我们也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些媒体单位进行的所谓“变革”不够彻底、不够坚决,改革收效甚微。内容生产上,对用户需求、融媒体生产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还不够深入,尚未实现分众化、差异化传播。[1]在媒体专业人才培养上尚不能用新媒体思维,丧失实践指导,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没有将理论落实到实践中去,符合融媒时代的新的复合型人才缺口巨大。管理机制的创新也是困难重重,不敢“动根基”,怕触犯“老资历”的既得利益。

    媒体融合发展已然成为势不可挡的趋势,势必进行变革,由表及里地进行机制创新,深入到融媒体生产的每个流程和环节,充分考虑影响融媒体生产的每个因素。本文将从内容生产与传播、人才培养和管理机制革新三个方面对媒体机制创新问题进行探讨,以期指导各媒体单位进行机制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更新内容生产观念,整合内容传播资源

    新兴媒体的出现,如智能手机、ipad、平板电脑等,以及全覆盖的无线网络,为新媒体的内容生产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和优势,为内容的传播提供了新的渠道和模式,给传统媒体既有的内容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媒介整合在内容的生产、制作上将会发生怎样的变革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实现内容的分众化、差异化传播?新媒体的便捷性、时效性背后隐藏着低质量、非真实性,媒体融合在内容生产上如何通过不断创新来提高内容质量,满足用户需求?媒体要实现融合必须正视、积极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新媒体的交互性、便携性、数字化、网络化,颠覆了传统媒体的内容生产与传播模式,深刻地改变着信息传播环境和方式,造就了新的媒介消费方式和新一代的媒介消费者。[2]在融媒体环境下,依然要“内容为王”“内容致胜”,但内容生产也正面临着一些新的变革,内容生产要以用户需求为第一准则,改变单纯的“我播出你收看”的模式,这就要求内容生产者必须具有整合媒体资源和革新媒介内容的创意和想象力,不断创新内容产品形式,不断挖掘内容产品潜力,不断找寻新的内容资源,不断寻求内容产品新的发展空间。

    (一)用户生产内容。UGC时代,新媒体提供了公众参与内容制作和生产的平台,人人都有麦克风,个个都是通讯社,网络空前拓展了公众的表达空间。任何人都可以借助手机、微信、微博、网络社区等,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对任何人发布多媒体内容,使“受者”转变为“传者”,改变了传统媒体的信息单方制作和单向传播模式。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内容生产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使得网民进行内容制作成为可能,并且网民借助网络和新兴媒体参与媒介内容制作的程度不断增强,其制作的内容更具互动性、原创性、及时性。新媒体传输的便捷性,让公众在内容生产和传播的速度上远远超过传统媒体的记者编辑。新媒体内容由机构性生产转变为机构性生产和个体性生产两种模式。机构性生产的主体是大型内容生产商,而个体性生产的主体则是社会公众。[2]个体性生产主要指用户个人通过“上传功能”实现内容产品的提供和发布,呈现在新媒体上。借助新媒体,每个用户都可以实现内容的生产和传播,用户生产的内容将成为融媒体内容的重要来源。

    因此,媒体融合需要充分利用和引导用户这个内容生产的巨大提供者去充实和丰盈媒体传播内容,延展内容生产的链条,拓宽内容生产的渠道,提供最原始、最真实、最鲜活的内容,助力内容生产机制和传播机制的革新。在用户生产内容的机制上要加大对内容审核机制的革新力度,提高内容审核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辨别能力,把传统媒体的稳与准和新媒体的快与活结合起来,确保用户生产内容的高质量和真实性。

    (二)内容产品社区化。媒体融合时代的产品革命,是以营造全新的传媒与用户的关系为起点,为归宿。[3]融媒体内容的生产,不能只有信息产品的生产,还应包括其他多种产品的生产,如游戏、娱乐、商务等产品的开发,也就是从纯内容产品的生产发展到“内容+”产品的生产,以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实现精准传播。在媒体融合时代,“社区不仅成为聚集人气的重要手段,也成为内容生产的重要平台,更成为其他各种产品的聚合平台。”[3]因此,在经营内容产品的同时,应把内容、服务、社区有机结合起来,开拓满足用户各种需求的全方位创新产品。

    (三)多终端呈现内容。媒体融合时代,呈现内容的终端种类和数量快速增加,新型终端具有了多功能、全媒体、便携化、网络化的特质,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上传发布内容。电子阅读器、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出现,使用户接受内容不再受时间地点限制,使内容生产有了无限扩展的可能,其内容集成也从平面的思维向着平台化的方向发展,内容传播从单向向着多元化终端发展。在终端电子化的时代,媒体融合必然要拥抱互联网,多终端呈现生产内容,以满足不同终端使用用户的媒介诉求。

    二、建设高素质融媒人才队伍,注重创新能力培养

    与新媒体快速而迅猛的发展势头相比,复合型融媒体人才的发展相对滞后。传统媒体人才的采编播观念已经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新媒体要求,而新型人才的培养速度也远远跟不上媒体融合发展的步伐。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如何打造高素质融媒体人才,建设一支媒体发展需要的复合型、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队伍?如何发挥人才在媒体融合中的保障作用?这些都是媒体发展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一)媒体现有专业人才的培养。传统媒体的采编人员技能单一,会采不会编,会编不会播,只从事单一工作,思维僵化严重。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趋势下,他们仍然存在侥幸心理和懒惰心理,不愿意离开现有安逸的港湾去迎接新媒体带来的挑战,固守成规;对新媒体的发展规律和趋势知之甚少,对新媒体的研究和运用存在畏难心理。

    面对这种局面,传统媒体应加大对采编人员的培训,通过开办讲座、专题培训、实战演练等多种方式改变、打造融媒体需要的人才,扭转思想,开拓局面。让传统媒体采编人员在现有扎实的传媒素养基础上融入新兴媒体技能,具备互联网思维,让他们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二)广纳社会贤才。社会中有才之士不在少数,尤其是活跃在各个行业的新锐人士。媒体要向社会广揽人才,革新人才引进机制,招纳具备新媒体内容制作能力、数据分析能力、新媒体产品运营能力的各种人才,为媒体融入新鲜血液,完善和优化融媒体人才队伍,提高媒体的运营能力和创收效益。

    (三)高校媒体专业人才的培养。高校教师要具备融媒体思维和专业素养,在课程设置上要加大与新媒体相关的课程设置,加强与融媒体实践相关的考核。在实际教学中,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更要注重实践能力的训练,不能纸上谈兵,要在“做中学”。

    三、强化互联网思维,推进管理机制革新

    绝大多数城市电视台体制机制僵化,在媒体生态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今天,许多城市电视台依然延续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办台模式。期间,一些台虽然也进行了所谓的机制改革,但改革趋于形式、走老路,机制僵化,内部壁垒森严、山头林立。

    有些城市电视台虽然进行了多种媒体融合尝试,但基本上没有取得什么实效。少数电视台虽然提出了改革设想,看似决心很大,请来多位专家,组织多场专题讲座,进行若干个专题调研,还花了不少钱请相关专家针对本台实际研究制定媒体融合的改革方案。然而,就其方案而言,既无前瞻性、创新性,也没有可操作性和实践指导性,基本上是资料的重組与堆积。

    在组织机构方面,在融媒体内部,设立创意设计部、新闻采集部、融媒编辑部、产品运营部、技术研发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融媒体生产传播的组织框架。融媒体的指挥部应建立在网络平台上,创新指挥体系,在采集、编辑、传播、营运机制等环节进行重构。

    组建融媒体要建构融合平台。这是不同属性媒体之间、传统机制下各部门之间产供销相互协作融合的平台。融媒体要有一个分工细致、职责明晰、运转高效、协调有序的生产传播营运流程。[4]

    在运行机制和流程再造方面,我们要制定严格、细致、简便、操作性强的工作职责与规制,包括员工考核办法,采编播具体工作流程、规范等。各部门、各板块、各栏目等都要明确沟通交流,相互支持配合、融合融通,从而确保规范化、制度化、简约化,尽可能降低沟通成本与管理成本。

    四、结语

    媒体融合时代媒体机制创新,在内容上,要充分发掘利用用户这个潜在和显在的内容生产者,并且要满足用户对“内容+”的需求,生产相关产品。在人才培养上,面对专业人才培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媒体和高校应当不断跟踪、研究融媒体人才需求,灵活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媒体管理机制上,要有互联网思维,制定严格的融媒体管理机制,确保融媒体高效、优质、良性运转。媒体融合时代下的媒体机制创新,需要整个传媒行业找准方向、坚定信心、共同探索,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人民日报.媒体融合发展要加强体制机制创新[EB/OL].

    http://www.xinhuanet.com/zgjx/2017-04/18/c_136217153.htm.

    [2]方雪琴.创意时代新媒体内容生产的变革与创新[J].河南社会科学,2011,(3):166-170.

    [3]彭兰.媒介融合三部曲解析[J].新闻与写作,2010,(2):17-20.

    [4]唐宁.颠覆与重构[M].北京: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7,162.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3:1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