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钢琴伴奏如何提升舞蹈课堂教学效果
范文

    徐嫣

    【摘 要】舞蹈鋼琴伴奏是一门较为复杂的艺术,要想全面、深入地探讨这项艺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是,钢琴的伴奏对于深化舞蹈效果具有显著的作用,要求舞蹈教师积极配合钢琴伴奏,将舞蹈艺术的相关属性和特点融入到钢琴伴奏中。本文就钢琴伴奏如何提高舞蹈教学效果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钢琴伴奏;舞蹈课堂;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09-0190-02

    任何舞蹈作品都离不开节奏和节拍,否则舞蹈的旋律就不复存在了,利用钢琴进行舞蹈的伴奏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做法,并且能够起到独特的伴奏效果,更好地配合舞者的动作和舞姿,展现人体艺术的魅力。在高校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会配合钢琴伴奏,达到理想效果。

    一、把握钢琴伴奏与舞蹈教学的关系

    钢琴伴奏与舞蹈教学的关系,从另一个角度可以说是音乐与舞蹈之间的关系,翻看我国古代的音乐历史、舞蹈历史,早在《吕氏春秋》中就记载了载歌载舞的情景,这代表音乐伴奏舞蹈是具有悠久历史的。虽然在现阶段的社会发展中,音乐与舞蹈的社会分工不似从前,并且也形成各自独特的艺术形式,但是依然是不可分割,不论是东方舞曲、西方舞曲,还是古典舞、现代舞、芭蕾舞,每一种舞蹈都是有音乐伴奏的,而音乐又会让人不由自主地舞蹈,由此可见,节奏和韵律是构成音乐和舞蹈的重要元素。而音乐与舞蹈之间的关系是由其内在的本质决定的,它们都属于浪漫的艺术形式,善于表达情感、表现故事,这种共同的本性也决定了它们的构想是浪漫的、夸张的,但这些浪漫和夸张都是基于一定的内心情感的。

    音乐以声的表现将人的内心情感表达出来,而舞蹈又用形态来将人的面部表情、形体动作放大了。音乐是一种时间的艺术,舞蹈是空间方面的艺术,但是两者都是连续不断的动态艺术,舞蹈的基本特征就是形体动作,可以说是所有艺术形式中最具有动感的,也是最接近音乐的艺术形式,音乐是没有形体的、舞蹈是没有声音的,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互相补充、互相吸引的,将这两者结合在一起,能够完美迎合观众的需求。

    而在高校的音乐教学中,钢琴伴奏与舞蹈之间也有紧密的联系,在教学中,钢琴伴奏是一种舞蹈教学的补充,是舞蹈教学的一个部分。从专业的角度来说,一个舞蹈表演者的表演效果良好与否,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他们是否有足够的舞蹈感觉,这种感觉就是能够将音乐通过舞蹈转变为具有形体的一种能力。当一个动作能够将音符升华为语言时,就赋予了舞蹈表演韵律感和节奏感,这种感觉,或者说这种能力就是高校舞蹈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一种能力。

    二、探究钢琴伴奏对舞蹈教学的价值

    (一)增强学生的节奏感以及对音乐的感知

    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几乎每一节课都需要进行钢琴伴奏,每一位舞蹈专业的学生从进学校上第一次课开始,就进入了钢琴伴奏音乐的训练和舞蹈专业的技能训练中。音乐能够利用优美的节奏和旋律来表达美,创设美好的意境,并且能够带给人一定的联想。钢琴伴奏的优美、饱满的音色和和声,以及丰富的变化旋律、平稳的伴奏、清晰了当的乐句,在学生身边不断出现。长此以往,学生在这种课堂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了钢琴伴奏的熏陶,这些刚刚步入舞蹈课堂学习的学生能够在最初阶段就学会判断音乐中的节奏、感受钢琴伴奏的每一个乐句、其中的呼吸,等等,从而在音乐表现方面、情感表达方面,以及艺术想象方面都能够有更高的追求,能够从感性的层面更加深入到理性的想象和表演中来。

    教师利用这种教学方式,就能够带领学生走进一个音乐和舞蹈一起构筑的世界中,这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艺术修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激发学生的特殊情感

    因为在教学过程中,钢琴伴奏能够渲染一个更具有艺术气息的课堂,带着富有鲜明色彩的情感基调来感染学生,使得每一位舞蹈专业的学生都能够迅速地把握这一节舞蹈教学课的情感基调,并且沉浸在这种情感中,迅速进入到自己的角色和意境中来,并且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将这种情调变得更加具体、更加形象,真正达到用情感代替舞蹈、用情感促进舞蹈、舞蹈与音乐完全融合的状态。

    舞蹈表演除了能够加强学生利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进行情感的表达外,这种表演自身也是具有一定的情感的,并且这种情感不能脱离音乐单独存在,音乐起到一个鼓励情感流露的作用。音乐能够从节奏、旋律和和声三个角度来表达舞者的情感,舞蹈也可以根据音乐提示的情感,用舞者的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等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观众也可以透过舞者的表演看到他们想要表达的情感,将音乐的视觉信号转变为听觉盛宴,达到视听结合。因此,在舞蹈教学过程中的钢琴伴奏,不仅仅要做到节奏和速度一致,还要帮助舞者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深化想要表达的内容,使得舞蹈表演的每一个细节都变得细腻,成为一种精美的艺术。

    (三)赋予舞蹈精准的节奏和韵律

    对于每一首钢琴曲来说,旋律都是其灵魂所在;对于舞蹈来说,节奏就是舞蹈的灵魂。但是当前阶段很多舞蹈专业的学生对于节奏的把握仅仅停留在他们对于节拍的把握上,甚至还有学生不能很好地把握节拍的轻重,他们的举手投足没有力度、没有重心,更没有棱角,那么利用钢琴伴奏中的节奏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节奏通过力度的大小、速度的快慢等元素体现出来,而上述提到的舞蹈感觉,也就是学生的内在节奏感,能够将构成节奏的各种元素分割开来,让每一个元素都充分展现自己的作用并且灵活地再次组合起来,自由地表达舞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和心理活动。钢琴教师要找到能够引导学生产生这种内在节奏感的伴奏,并且引导学生将这种内在的节奏感转变为不一样的舞蹈动作,这样才能够展现出具有生命力的舞蹈。

    在现阶段的教学中,很多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在动作衔接的过程中存在片刻的空白,甚至会出现长时间的静止,这种停顿破坏了舞蹈的美感,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是学生没有足够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因此教师要尝试利用不同节奏、不同情感的钢琴伴奏曲来训练他们的动作衔接,帮助学生快速沉浸于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中。

    例如,民族舞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浓郁的中国元素的钢琴曲目作为伴奏,伴奏音乐的选择要尽可能贴近这一民族的风格和特点,使得钢琴的伴奏舞蹈音域可以与舞蹈课堂结合得更加自然。学生在演绎一个欢腾的、热闹的场景时,教师可以播放一个欢快的、节奏感较强的钢琴伴奏,让学生尝试感受其中的节奏来改变自己的舞蹈节奏。

    (四)营造活泼的课堂氛围

    舞蹈教学是一门艺术学科,只要是艺术学科,就应该具有一定的激情和活力,因此教师必须要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出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能够毫无负担、积极地投入到舞蹈练习中。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舞蹈动作具有激情和活力,在练习的过程中也是热情洋溢的,教师要充分利用钢琴伴奏,使其能够完全走入学生的内心深处,使得教学转变为一种艺术享受。

    三、结语

    总之,在高校的舞蹈教学中,教师应该要明确钢琴伴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用这种细腻的形式将学生的情绪丰富起来,在潜移默化的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舞蹈能力,使得音乐和舞蹈真正实现珠联璧合。

    参考文献:

    [1]齐琦,徐侠.钢琴伴奏如何提升舞蹈课堂教学效果[J].大舞台,2017,(2):178.

    [2]张芳.谈钢琴伴奏教师如何提升舞蹈课堂教学效果[J].辽宁高职学报,2016,(2):96-97.

    [3]哈心惠.舞蹈钢琴伴奏艺术刍议[J].黄河之声,2015,(4):49.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9:4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