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琵琶在晋南戏曲音乐伴奏中的现状调查 |
范文 | 任炜琳 【摘 要】本文主要采访了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眉户剧团的琵琶演奏者张虎生先生。以张先生多年在眉户剧团的工作为依据,从他的视角出发来探讨琵琶在眉户音乐伴奏中的现状,从而引发一些对琵琶在戏曲音乐伴奏中的思考。 【关键词】琵琶;眉户剧;戏曲伴奏 中图分类号:J8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2-0034-01 眉户,于山西省境内主要分布在晋南地区,由于地方方言语调的特征,又可称为“迷糊”(两个字均发四声音调),俗称曲子戏或清曲。临汾地区的眉户剧团大约于1954年成立,距今已有65年的历史。 一、眉户音乐 眉户音乐的唱调大多来自民歌或接近民歌,较为通俗,多由陕南、陕北地区的民间山歌、小调改编成为眉户音乐的素材,再经过专业作曲家的编曲、配器成为戏曲音乐作品。眉户音乐有固定的72大调和36小调,唱调不同情绪亦不相同,所以,一般根据唱词不同的情绪选择搭配不同的固定唱调。从前是用唱词套曲,而现在由于音乐创作技术的不断发展已经成为用曲来适应唱词。临汾眉户剧团的作曲家全部来自陕西戏曲研究院,从事戏曲音乐的设计、配器等。虽然,现代戏曲音乐不断发展,剧团排演了很多新的剧目,但这些新剧仍运用眉户音乐固定的72大调和36小调,并没有创作全新的眉户唱调,而现代作曲家只是在固定搭配的唱调上发展了更多的音乐性,不像之前那样死板。 二、琵琶在眉户音乐中的使用 琵琶虽是民族弹拨乐器之王,但在晋南眉户音乐中却是伴奏乐器,主奏乐器多是板胡,主要功能是负责打板,为乐队的“总指挥”。琵琶进入戏曲后很少作为主奏乐器,在眉户音乐中至今没有出现过琵琶作为主奏乐器的作品,甚至在以往的眉户作品中也较难出现一整段的琵琶独奏。琵琶作为伴奏乐器一般只会出现短暂的主奏乐句,且多为表现特殊音响效果或烘托戏剧气氛,其使用的特殊音响以类似《十面埋伏》开头乐句最为典型。除此之外琵琶一般多用来表现欢快、跳跃性的节奏,而惆怅、叙述型的节奏多用具有线型特征的弦乐演奏,虽然琵琶的轮指技巧也可以演奏线型音乐,但是在戏曲中很少运用,因为在乐队编制中弦乐类乐器已经足够庞大。例如2018年临汾市眉户新剧《风云广胜寺》中,有八个二胡、两个中胡、两个大提琴、一个低音提琴、一个包腔二胡、一个板胡,而弹拨乐只需要一个琵琶、两个中阮、一个扬琴、一个包腔三弦。之所以琵琶在眉户音乐伴奏中运用的较少主要原因是,为剧团进行配器的创作者多为板胡演员,所以在创作中偏重弦乐为主奏,如若是懂得弹拨乐的创作,那么可能就会偏向弹拨乐。其实在戏曲音乐的演奏中何种乐器为主奏并没有严格的规定,只要符合戏曲音乐的需要皆可,因为,戏曲音乐一切都是为戏曲演员服务,乐器均不会太突出,只是在近些年多为弦乐主奏而已。 张虎生先生少时曾是捞河蒲剧戏校人员,属县蒲剧团,在此待过8年之后考入临汾市眉户剧团担任琵琶演奏人员至今。他认为,在剧团担任演员的练琴方式与在专业院校学生练琴方式并无出入,演奏戏曲必须有平时练琴的基本功。虽然,有些演员没有进行过专业训练或弹过一些琵琶大曲也可以弹戏曲,但是演出效果欠佳。例如,一些弹戏曲的琵琶演奏者并没正规学习过琵琶,但是在戏曲团待得时间长了,也可以弹奏琵琶音乐,但毫无技巧可言非常死板,这种情况多出现在县级团体中。所以,必须要经过正规的训练且拥有演奏很多专业作品为基础,特别是在现代社會,配器要求越来越高,没有扎实的基础,根本达不到创作者的要求。 自从进入剧团工作,练琴全靠自己自觉练习,因为平时剧团排练,大家都是在排戏,不会专门排练伴奏音乐。虽然琵琶演奏部分的乐谱与和声都是作曲家创作编配好的,很长时间才会有一句,但自己大多练琴时并不是练戏,而是练习琵琶基本功,有扎实的基本功非常重要。如果只练戏,手法比较僵硬、死板,在剧团演出时由于声部编配的特殊,如若常常思想不集中的话,时间长了会把手弹坏甚至走形。 如果受过专门训练的高校琵琶专业学生进入剧团,只要在这个环境中待一段时间就能很快适应,因为专业团体的学生适应能力比较强。但由于身处特定的环境下,与往常在高校演出还是有一些差距的。第一,戏曲音乐与琵琶独奏曲有很大区别,戏曲音乐一切要为演员服务,无论轻重强弱都要了解演员的需求对其进行配合,有时会根据演员需求进行独特音响的华彩展示,例如运用绞弦技巧、扫弦技巧等,但这些都要再经过排练实践。第二,配器的作曲家有时只要求此处需要琵琶做出某种类型的音响,让琵琶演奏者自由发挥,符合所需的要求即可,不过这样的情况并不多见。第三,虽然在剧团演奏定弦、排品没有变化,但眉户音乐的F和B是不稳定音,并不是固定音高的升F和降B,通常讲为微升F和微降B,琵琶演奏时需要在升F和降B音上运用吟揉技巧才能展现所要求的音高,至于到底微升多少或微降多少,吟揉的力度需要多大,需要在实际演奏中去练习、感受,可能需要一段时间甚至几年才能掌握。 三、小结 综上所述,琵琶在目前的眉户音乐伴奏中虽不可或缺但并不处于主奏地位,在很多县级戏剧团体中,有很多非专业的琵琶演奏者在演奏,长此以往,不仅不利于演奏者自身的发展,可能对戏剧团体的发展也会产生影响,这种情况的出现与戏剧创作者的能力有很大关系。如果有一些综合素质较高且会编曲、配器的琵琶演奏者投入到戏曲音乐的创作中,或者,专业从事戏曲音乐创作、编配的作曲家能更多了解弹拨乐,了解琵琶的各种技巧,可能会对这种现状产生改善。同时,也会吸引更多的高校专业学生投入到戏曲音乐伴奏的工作中,为戏曲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