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回归戏曲传统 彰显人文精神 |
范文 | 周丹 【摘 要】粤剧《风雨骑楼》成功地运用传统戏曲的表现形式,描述了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生存状态及命运变迁,彰显了浓厚的地域特色和人文精神。本剧以鲜明的现代意识审视和解读本土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戏曲;传统;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J825 ? ? 文献标志码:A?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5-0024-01 一、回归戏曲传统 虚拟性、程式性是中国戏曲的重要艺术、美学特征。这些凝聚着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精髓的特征,构成了中国戏曲独特的戏剧观,使中国戏曲在世界戏剧文化的大舞台上独树一帜。戏曲想要突出重围,实现现代转型,定要从传统中寻找依据。《风雨骑楼》的舞台呈现无疑是在向传统致敬。 导演手法上,《风雨骑楼》遵循了中国戏曲的艺术特征及美学理念,成功地将戏曲的程式性和虚拟性加以运用,以写意的手法诠释故事,塑造人物,展现场景,表达立意。以第四场为例,该场展现的场景是入夜时分,灯火阑珊下泡在水中的骑楼城,王德昌在商铺前遇到前来送饭的莲嫂,二人在船上互诉衷肠。剧中人物以一副舢板為道具,通过虚拟的表现手法,运用一系列戏曲程式性动作将划船、拴船、解缆荡舟、险些翻船等戏剧动作表演得惟妙惟肖。将戏曲的美学特征融入于具体的表演中,让剧目具有更强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在唱腔设计上,该剧大量运用了二黄、西皮、三挂愁、快二黄、导板、二流、古腔中板、滚花、反线二黄、长句滚花、乙反木鱼等腔调和板式,以剧情展开的节奏、特定的戏剧情境、人物情绪的变化等为依据进行音乐设计,表达顺畅自然。粤剧传统戏曲音乐元素的成功运用表现出对戏曲传统的极大尊重,给观众带来具有浓厚粤剧特色的视听盛宴。 二、彰显人文精神 纵观戏剧艺术发展的历史,真正优秀的戏剧作品,总是体现出充沛的人文精神,带有浓郁的人文气质。《风雨骑楼》正是通过对人的关注,对文化人格的反思,把一部充满人文精神的作品展现在观众面前,使观众获得尊重、关爱、信任、坚守、向上等人文素养,促进人的个性的完善与发展。 《风雨骑楼》展现的是辛亥革命至北伐战争十余年间发生在梧州大码头的一段往事,以王德昌从货担郎到码头行老板的事业追求,王德昌与梁莹莹、莲嫂之间的情感故事为线索,塑造了王德昌、梁莹莹、莲嫂、梁又庭、陈细龙等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剧作者通过对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生存状态、精神追求的关注,揭示了人的价值和生存的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码头号子“顶硬上呀!鬼喊你穷啊”所带有的人文精神底色自始至终贯穿全剧,剧作者的用意值得探究。从表面看,这号子原始而粗犷,实际上,它背后展现的是以苦力为生的码头工人不甘于命运的操弄,竭尽全力挣脱命运束缚的积极表达,充满人性之光。这种超越时代、超越地域的精神底色也反应在大时代背景下的小人物——货担郎王德昌、富贾之女梁莹莹身上,它彰显的不仅是广西一隅梧州人的品格,更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品格。 王德昌这一角色的塑造,始终散发着浓郁的人文气息。他身处社会底层,身份低微,从父辈肩上接过货郎担,一担就是十几年。货郎担之于他,不仅是生存的来源,更是他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当经历梁又庭的倾轧及鸦片事件后,他并未沉沦,依然保持独立的人格和积极进取的精神,仍旧秉承诚信经商的理念和对爱情、事业的美好期待。创作者在他身上注入了强大的人文力量,彰显了人的尊严、人的独立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富贾之女梁莹莹这一人物角色被置于大时代的历史变迁之中,带有很强的历史性和时代感。辛亥革命推翻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思想、文化出现空前的解放,人们开始冲破政治的枷锁、思想的藩篱,摆脱封建家庭束缚,不断走进自我,认识自我,这一点在梁莹莹身上展现得非常充分。她不再是为封建教条束缚、在家从父的大家闺秀,她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对爱的渴望得到释放。这也让她主动追求王德昌、瞒着父亲借钱给王德昌、逼迫父亲搭救王德昌、弃商从戎等一系列戏剧动作顺理成章。对自我的认知、对美好人和事物的向往是人性的价值所在,它无关乎性别、地域和年代,这是创作者对人的价值的赞美和认同,是对人文精神的彰显与弘扬。 戏剧需要表现人文精神、生命内涵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与发现,一旦丢失了这些,空壳的戏剧就成了各种形式的杂耍。当今中国戏剧发展日渐式微,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但戏剧本身对人文精神的疏离,对生命本体关注和解读的缺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风雨骑楼》是一部关于广西本土题材的剧作。剧作者通过对在大历史背景下一群小人物的塑造,精准地寻找到梧州人的精神底色,展现了梧州的地域文化和人文精神。很显然,《风雨骑楼》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创作者自始至终立足本土,秉承人文精神,关注生命价值,注重对人性的体察。这对于生活在当下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的社会的人们,无疑是一次精神的洗礼。《风雨骑楼》背后表达的人文精神或许能让人们慢下脚步,静下心来考量生命本体、关注精神家园。这种带有较强时代感和现代意义的剧作,应当是当今戏曲发展该有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4. [2]广东省戏剧研究室.粤剧唱腔音乐概论[M].北京:中央音乐出版社,1999. [3]黄建生.让戏剧放射出人文精神之光[N].河北日报,2017.9.8(1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