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让孩子在音乐中“嗨”起来
范文

    秦必艳

    【摘 要】音乐是教学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尊重每个学生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音乐活动要用歌唱、音乐欣赏、音乐游戏、打击乐、舞蹈、律动等内容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是显露孩子个性、爱好、能力的最好途径。我们打破作品表现的固定模式,探索同一作品从律动、歌唱、游戏、集体舞、节奏活动到打击乐等多种形式进行研究,让学生对同一个音乐作品进行深入的感受、理解、表现和创造。

    【关键词】音乐活动;内容丰富;活动形式

    中图分类号:G61 ? ? 文献标志码:A?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5-0177-01

    小学音乐教育作为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学科,是对孩子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它用歌唱、音乐欣赏、音乐游戏、打击乐、舞蹈、律动等内容引导孩子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是显露孩子个性、爱好、能力的最好途径。2011年國培远程培训课程资源中提道:所调查的音乐活动中,活动形式单一,忽视对重点内容的突破;以歌舞表演活动为主,忽视了其他活动形式。目前,我市及我校的音乐教育中也存在这种现象,因为比较省事,好组织,容易完成教学任务和目标又容易出效果,所以歌舞活动形式多一些,而其他活动难易程度不好把握,组织起来较难,孩子容易兴奋而收不回来,资料又少,教师们都尽量不组织。另外在我们的音乐教材中,表现作品的形式也很单一,我们所接触的音乐作品基本上都是就一个音乐作品开展一种音乐活动,同一个音乐作品没有充分利用进行多种形式的呈现。

    那如何更好地让孩子融入每个音乐作品之中呢?我想首先要打破作品表现的固定模式,探索同一作品从律动、歌唱、游戏、集体舞、节奏活动到打击乐等多种形式进行研究,让学生有机会利用更多的感知觉通道进行音乐感知,让孩子对同一个音乐作品进行深入的感受、理解、表现和创造。

    一、内容选择要丰富

    在内容和选择上,尽量选择从歌词到旋律,从体裁到形式,从结构到风格都能贴近小学生生活、体现儿童情趣的内容作品,活动内容设计要趣味化,让孩子对每个音乐活动中的角色感兴趣,积极主动参与到游戏中。

    如:在二年级音乐活动《小花猫和小老鼠》中,教师可设定情节活动的内容,给孩子营造某种环境,并用语言说明需表达的内容情节“猫和老鼠在一起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这个情景让孩子展开丰富的想象,随着想象出示歌词,这样就会对歌词理解就容易了许多,且贯穿情景表演,使教育的意义更印象深刻。在学生聆听音乐的同时,也可以通过游戏中的角色、情节发展,帮助幼儿感受音乐的不同乐段、不同情绪、了解并感受乐曲的结构以及在力度、速度及节奏的变化上所表现的情感。

    二、组织形式要丰富

    要运用恰当的方法和组织形式去构建学生音乐学习的最佳心理结构,从律动、歌唱、游戏、集体舞、节奏活动到打击乐等多种形式感受,有机会利用更多的感知觉通道进行音乐感知,让孩子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

    二年级音乐活动《溜冰圆舞曲》音乐中,为了让孩子感受理解曲式结构,教师在第一次活动中,通过音画一体教学,即用简单的线条,如:点、直线、曲线、螺旋线等绘画符号将抽象的音乐形象化、直观化,让孩子通过“点”直观感知乐曲的轻快短音,通过“线”感知乐曲的缓慢长音,并能用动作表现。在接下来的第二课时中,教师结合音乐,引导学生学习用邀请舞的形式表现音乐,直扣音乐主题,根据第一课时中的音画一体图谱,进一步理解乐曲结构ABA,创编A段和B段不同的邀请舞动作,这时候的学生已经不需要教师任何的语言提示,而是能根据音画一体的图谱创编出来A段和B段的动作,并能知道A段动作要反复,学生通过听一听、画一画、跳一跳等多种感官理解、表现音乐。

    三、教学方法要丰富

    “好奇”是孩子的心理特征,“形象”是孩子的思维方式,抓住孩子的这两个心理特征,把音乐作品中的内容变得“好奇”和“形象”,充满艺术色彩,如何才能把音乐课上得丰富多彩。

    再如:一年级音乐活动《捏面人》中,学生在感受、理解、学唱歌曲的基础上进行创编“捏……在……”,为了增强孩子的表现能力,教师将个体创编改变成分组创编,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创编,让学生学习与同伴共同协商、讨论创编内容,这样一来,改变单一的创编形式,也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提升了合作意识和能力。

    四、表现方式要丰富

    孩子的音乐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我们要充分创造机会和条件,引导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为此我们开展一系列的活动,支持和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

    在我校每年一届的艺术节活动中,我们根据学生的爱好与特长,举办了丰富的艺术活动如:“天小好声音”“艺术节特长比赛”等等并邀请家长来校观看,所有表演内容均来自平时的音乐活动中歌唱、乐器演奏以及韵律活动内容,教师无须在挖空心思去想表演内容,在提供的这个舞台上,学生身穿表演服装,随音乐时而歌唱,时而舞蹈,时而演奏。在这里,他们将自己习得的音乐素养在舞台上大胆、自信地进行表现。

    总之,在音乐活动教学中,要不断创新、不断改变,让枯燥、单一的音乐活动变得灵活生动,丰富了孩子们音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开发孩子的思维起着积极的作用,使得孩子们在情感上获得美的陶冶。

    参考文献:

    [1]刘蕊.谈如何开展趣味化的小学音乐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9(06):15.

    [2]毕翔.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9(04):13+15.

    [3]赵珍珍.论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黄河之声,2018(22):113.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3: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