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老年人助眠产品设计
范文

    张涵 李晶 杨玉婷

    

    

    【摘 要】老年人群中睡眠障碍已经十分普遍,严重影响到老年人的日常活动和身体健康。本研究从关怀老年人心理入手,通过非接触、易操作的方式,模拟“使人舒适的声音”来进行“脑部按摩”,辅以气味和灯光,创造放松镇静的环境使老年人达到最佳的舒适状态,达到助眠的目的。

    【关键词】老年人;助眠;产品设计

    中图分类号:TB472 ? ? 文献标志码:A?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5-0194-03

    睡眠作为一种保护性机制让大脑、神经系统和全身进行暂时的休息,是人体十分重要的生命活动。目前失眠已经成为当代社会一大问题,尤其是老年人群中睡眠障碍已经十分普遍,严重影响到老年人的日常活动和身体健康。

    一、研究现状

    随着老龄化人口逐渐增加,老年群體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也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根据相关文献,目前老年群体中40%~70%的人存在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而慢性失眠症在所有睡眠障碍类型中所占的比例最大;与此同时,白天困倦、频繁打瞌睡、乏力、对事情失去兴趣、注意力不集中、认知障碍等相关问题也伴随着老年人失眠而逐渐增加[1]。

    目前,治疗失眠主要采用药物治疗,辅以心理治疗,但是在药物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对药物产生了较强的依赖性,以及身体因为药物有了一些副作用的反应,比如便秘、反应能力下降、瞌睡等。心理治疗对由焦虑、忧郁、紧张、恐惧等情绪引起的失眠具有不可替代的效果,但是在目前的临床实践中,限制条件十分繁多且苛刻使得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难以展开。

    对于助眠产品的研究,国内外各种助眠产品可谓是琳琅满目,既有“舒缓解压,促进深度睡眠”的精油和香薰,还有颇受欢迎的遮光眼罩、降噪耳塞,以及各种标示保健养生牌的被子、枕头也加入了助眠产品的行列,然而这些产品的效果却可见一斑。相较于国内,国外的助眠产品已经较为成熟,各种智能助眠产品层出不穷。例如智能枕头,枕头的内置枕芯是一款智能监测设备,通过监测头部和身体运动的次数、频率来想办法提高用户的睡眠质量。它增强睡眠的方式是通过内部发出的低频声音来诱导睡眠,通过发出更高频率的声音帮助用户从睡眠中醒来。智能胸带的助眠原理是通过把胸带系在胸上监测呼吸频率,通过蓝牙将胸带监测到的数据传送到一个智能手机应用上。然后,应用将用户的呼吸频率进行转换,转换成相似频率的乐音诱导用户进行呼吸练习,从而帮助用户睡眠。智能眼罩则是模拟日落的情景采用柔和的、逐渐变暗的光线帮助用户入睡,模拟日出的情景再采用柔和的、慢慢变亮的光线帮助用户舒适地醒来。但不可否认,一些穿戴设备会让人体在睡眠期间感到不适,效果也因人而异。

    因此,探究老年人失眠特点、睡眠特点,有助于更加合理的设计助眠方案及开发相关产品,对于老年人自身生活质量的提高、减轻社会负担均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从关怀老年人心理入手,通过非接触、易操作的方式,模拟“使人舒适的声音”来进行“脑部按摩”,辅以气味和灯光,创造放松镇静的环境使老年人达到最佳的舒适状态,达到助眠的目的。

    二、老年人失眠特点分析

    (一)失眠类型分析

    根据医学方面研究成果,老年人失眠患者的失眠类型包括易醒型、入睡困难型、早醒型、多梦型、彻夜不眠型、以及以上几种的混合型[1]。易醒型和早醒型患者多属于睡眠浅一族,容易被声音和光线等外界环境所影响;多梦型患者多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或较多的烦事思绪;入睡困难型和彻夜不眠型患者多存在阴虚火旺体质,经常需要控制患者在床上躺着却不睡觉的时间来调节。

    (二)失眠因素分析

    根据大量的文献调查,老年人失眠因素可以概括为年龄、健康、环境、心理、情绪、自身行为等6大因素。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主控睡眠的松果体素分泌的越来越少,从而使身体自发调节睡眠能力减弱,延长了入睡时间,减少了深睡时间。健康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咳嗽、心悸、呼吸困难、高血压、糖尿病、骨关节病、精神系统疾病等容易引起老年人身体不适,影响睡眠质量。环境因素:变化无常的气候、经常变更的睡眠场所、室内光照度、温度和湿度的不适等均可导致失眠。心理因素:老年人因与子女长期分离而产生的孤独,与社会隔离而产生的焦虑,以及因为担心睡不好的胡思乱想等因素都会导致失眠。情绪因素:当情绪出现较大波动起伏如愤怒、悲伤、大喜都会产生失眠。自身行为因素:喝酒、饮水较多则会导致人起夜的次数增加睡眠不安稳,影响睡眠质量,大量使用一些药物带来的副作用也会导致失眠。

    三、助眠方式分析

    (一)声音助眠

    睡眠质量和声音有很大的关系,并不是越安静的环境越有助于睡眠。在人们的意识中,趋向于认为一个良好的、有助于睡眠的环境是极其安静的、不被杂音干扰的,但是这个要求在日常生活中比较难实现,周围不可避免地会有声音出现。事实上,难以进入睡眠状态不是因为被这些声音所吵醒,而是声音的突然变化打扰了人,听觉并不是随着大脑进入睡眠状态而停止工作的,在睡眠期间它仍然在工作并且会在声音突然变化时拉响警报。而白噪音的功能就是掩蔽这些声音,将可能会产生刺激变化的声音与背景噪音混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的一项研究中,证明白噪声可以通过诱发神经递质的随机共振改善集中注意力和认知能力;在难以入睡或难以集中注意力的情况下,白噪音都是一个很有效的解决方法[2]。

    经过多次访谈调查发现,许多人会在下雨天睡得比较安稳。究其原因,一是因为雨声作为白噪声有遮蔽效应,所谓白噪声的遮蔽效应相当于屏蔽了很多细小、你没有意识到,但还是影响到你入睡的声音变化,这些声音不仅在入睡前可以被听到,入睡后仍然会悄悄钻入你的耳朵和大脑,因为人的听觉不会随着大脑的休息而休息它是一直工作着的。二是因为人本来就具有亲近自然的天性,在自然界的环境下人会感到平静和放松,当我们置身于自然环境时,即使一种冥想,比如观看照片、闻到花香,或者听到雨声鸟鸣进行短暂的自然体验时,我们的心情会变得豁然开朗,能明显感觉到缺氧的大脑会呼吸了,也能显著地体会到被自然环境包围着的舒适、愉快,即使是冥想依然适用,它让我们的全身心获得了短暂的放空,而该现象被称为“自然环境体验的恢复作用”。自然环境能分散人的注意力,让我们的视线不再局限于工作和生活的纠结与压力,回归自然远离喧嚣可以获得短暂的心灵的宁静,这种感觉促进了人进行精力的恢复。雨声更容易让人进入睡眠,也是因为人体的神经具有自我调节功能,这是一种原始的生物本能。在远古时代中,阴雨天气时,虫、鸟不方便寻找食物,于是虫、鸟蛰伏,进而以这些虫、鸟为食的较大型动物也没了捕食对象,于是,大型动物也蛰伏。此外,下雨天不适宜外出捕猎觅食,也容易受到伤害,对动物而言,它们并不喜欢这个恶劣的天气。所以,绝大部分生物在下雨天都倾向于蛰伏,休养生息。在生物演化过程中,遗传学的定律告诉我们这种行为倾向会被遗传保留(行为遗传学,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所致),成了一种隐性基因的存在,仍然控制着生物体的行为。当然,人也保留了这种原始的倾向性。

    (二)灯光助眠

    睡眠质量和光照强度也有很大的联系。褪黑色素是大脑分泌的一种作用于睡眠的激素,而光照会影响大脑的褪黑色素分泌。光照周期通过下丘脑视交叉上核(SCN)昼夜起搏点,作用于昼夜节律系统,合成与调节褪黑色素、生理功能的节律变化都与光照的强度有关[3]。光对生物钟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光的亮度、色温来作用的,日本滋贺医科大学睡眠学讲座特聘教授宫崎総一朗在《对大脑有效的睡眠学》中强调,当人长时期暴露在300勒克司强度的光照下时,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也就是说要想有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需要控制照明度在300勒克司以下。

    (三)气味助眠

    目前,针对不同的失眠心理和状态,不同的气味助眠对策也受到了大家的欢迎。其中,薰衣草型失眠,影响其睡眠的心理因素是孤立无援的无助、安全感的缺失而引发的恐惧。而薰衣草的气味可以带来支持和抚慰,营造安全的氛围给予安抚感让人酣然入眠。苦橙叶型失眠,常被用于形容生活高度紧绷人群的失眠症状,他们做事逻辑性强,力求完美,执着严厉,就像一位妈妈一样,橘叶和苦橙叶的气味有助于放松平缓这一类型失眠患者紧绷的精神情绪。罗勒型失眠,常被用于形容容易焦虑、紧张人群的失眠症状,他们生活节奏紧张,生活压力大,穗甘松、格陵兰喇叭茶的气味能帮助他们平心静气放缓心态。

    (四)助眠方式设计

    本文中的老年人助眠产品设计采用声音、灯光、香薰三者相结合的方式来设计这款老年人助眠产品。雨声:树叶上的雨声、打在汽车顶棚的雨声、金属罐头上的雨声、城市大街上的雨声、森林里的雨声、落在水面的雨声这六种类型,每按下一次开关可更换雨声的类型,雨声为随机播放。雨声底噪低,也就是非常安静的环境,没有其他杂音;响度低,闭眼听效果好;节奏慢但是有力,重复、有序、速度平缓。灯光:波长较长的茶色光为暖色系光源,不会妨碍褪黑素的分泌,設置入睡光照为0.3勒克司,当接触到清晨的太阳光线时灯光则会慢慢自动熄灭。香薰:采用薰衣草香薰进行助眠,薰衣草中的伽罗木醇等成分具有出色的镇静和抗焦虑功效,舒缓压力放松神经,改善帮助睡眠。

    四、老年人助眠产品方案设计

    在产品的外观造型设计方面,定位目标用户是老年用户,外观造型除了要考虑与功能结合后的易用,弱化距离感具有亲和力,还需要考虑对老年人起到一定的情感伴护作用[4-6]。考虑到助眠方式是通过雨声这种白噪声助眠,因此采用与大自然贴近的仿生竹子造型,视觉上可以让老年人联想到自然环境,心情得到放松与平静。作为一款家居产品,设计时也需要考虑到尺寸问题,老年人随着年龄的上升视觉能力减弱,因此整体的造型尺寸要适宜,一些功能按键不宜过多、过小,要简化老年用户的操作程序,将操作干扰度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追求简洁、易用、高效的设计,给老年用户带来好的用户体验。

    在产品的结构设计方面,将声音、气味、香薰三者进行组合设计。上层是香薰部分,设置360度环形散气的散气孔,侧向扩散气味,保证香薰气味能够到达每个角落。中部设计了扬声口,确保声音的高效率输出。底部设置了光源,保证光源的亮度适中,避免亮度过高影响老年用户的睡眠。

    在产品的色彩运用方面,整体采用了两种颜色基调。因为是造型是竹子仿生设计,所以外壳采用了奶绿色,之所以没有直接采用较鲜明的绿是因为绿色是冷色调,与整体设计要打造的温馨家居感不符合,调和后的绿色减弱了冷色调增加了一些暖色调,视觉上更为舒适。采用白色是因为白色有一种纯净的感觉,与奶绿搭配也是十分协调,营造出卧室温馨、宁静之感,与设计理念也较为符合。

    在产品的材质方面,首先需要去了解材料的质感,其次还要去考虑材料的制作工艺、表面处理工艺。底座我采用的是半透明磨砂的ABS塑料,其余部分均为普通的塑料材质,要考虑到控制成本,最大化地利用资源[7-8]。

    本产品设计不仅强调的是情感化的设计理念,还需要综合考虑对环境因素的影响,坚持现代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对绿色生活的追求。

    五、总结

    老龄化的快速发展让人们意识到必须对老年人重视起来,老年人睡眠障碍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比较复杂,排除遗传、大脑退行性改变、躯体性疾病等因素,导致老年人睡眠障碍的又一重要病因是心理问题。然而市场上助眠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且缺乏针对性主要集中在生理方面的助眠,从而忽视了老年人的心理需求,老年人需要的更多是精神上的抚慰。针对这个问题,通过心理关怀的方式模拟“使人舒适的声音”来进行“脑部按摩”,加上灯光和香薰的作用创造一种放松镇静的环境,外观设计也极力注重造型和色彩的运用,使整个产品具有亲和力,对老年人起到一定的情感伴护作用。整个产品给老年人带来一种放松的自然环境体验,让人感受到关爱、愉悦,从而减缓失眠障碍,最终帮助老年人更好地入眠。

    参考文献:

    [1] 刘子建,董小妮.基于交互理论的老年人智能伴护产品设计研究[J].工业设计,2017,09.

    [2] 胡思帆,刘媛,孙洪强.老年人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觉醒障碍研究进展[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7,1:41-46.

    [3] Buysee DJ,Reynolds CF,Monk TH,et al.The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a new instrument for psychiatric practiceand research[J].Psychiatry,1988,28:193.

    [4]赵寅.居家养老产品设计研究[J].大众文艺,2018(06):46-47.

    [5]赵寅.具有禅韵的老龄化家具风格创新研究[J].大众文艺,2018(09):91-92.

    [6]靳晓佳,郁舒兰.构建诗意化生活——当代家电产品设计的艺术化研究[J].设计,2016(15):124-125.

    [7]赵寅,吴文爽.产品创新设计与材料应用研究[J].大众文艺,2018(10):131-132.

    [8]陈杨威,郁舒兰,李策,夏巍恒.产品材料与形态设计相契合的研究[J].大众文艺,2016(13):67.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5 2: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