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大提琴在我国戏曲乐队演奏中的作用分析
范文

    王鹏飞

    【摘 要】戏曲音乐是中国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是过去最辉煌的民族音乐,拥有着灿烂的过去,而且带有着中国特有的风格,与国外的各种音乐都不相同。20世纪开始,戏曲音乐随着文化的融合,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它吸收了西方音乐的精髓,保留了中国特有的民族特色,向着综合性的方向发展,而且使用的演奏乐器也加入了西方的乐器,使戏曲音乐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得到了创新。

    【关键词】戏曲乐队;大提琴;演奏;作用

    中图分类号:J62 ? ? 文献标志码:A?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5-0059-01

    中国戏曲音乐是传统的文化,是艺术的体现。它的表现形式较为特殊,集表演、戏曲音乐、古典造型于一体,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中国戏曲在我国历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很多优美的音乐都是源于此。戏曲乐队是中国戏曲表演的承担者,也是中国戏曲演出的基石,它的地位也是不容小觑的。

    一、大提琴在中国戏曲乐队的开始阶段

    在20世纪上半叶,我国虽然在战争年代,人民也是在水深火热之中,但是国家并没有放弃艺术的追求,通过国家的号召,文艺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现象,戏曲乐队也发生了改变,在演奏的乐器上加入了琵琶和二胡等。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西方的一些艺术也传入了中国,戏曲乐队也吸收了西方优秀的艺术文化,其中就包括西洋乐器。西洋乐器在中国的地位随着人们的关注不断地提高,琴是欧洲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它也加入到了戏曲乐队中来,最早加入的是大提琴,大提琴让戏曲乐队有了新的变化,并且给戏曲提高了吸引力和魅力,对于戏曲乐队和戏曲都有很重大的意义。

    二、大提琴在戏曲乐队演奏发挥的作用

    中国戏曲是中国民主乐曲,具有中国特色,它也代表了我国的民族文化和文化素养。我们关注的不应该只是技法,中国戏曲也不应该局限于技法问题,更重要的是技术的创新。通过加入西方的大提琴,并且结合中国乐器的演奏方法,这样就达到了创新的目的。

    (一)大提琴在戏曲乐队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大提琴以它浑厚丰富的音色著称,也正是因为它的音色,它才能够在乐队中站稳脚,成为不可缺少的乐器。在西方的历史中,它拥有悠久的历史,在乐队当中是演奏中低音。不仅如此,大提琴可以独奏也可以配合其他的传统乐器进行合奏,它的琴声是情感的表达,无论是戏曲性的还是抒情性的音乐都能够充分的表达,这得益于它的音域较宽,而且音色也是特别的。有了这样的乐器,对于中国戏曲乐队来说是一件好事,在演绎的过程中也会取得更好的效果,这就造就了它在乐队中不可或缺的地位。

    (二)创造新的演奏技法,让大提琴和传统的乐队有机结合。戏曲乐队中包括两种伴奏:一种是音乐伴奏,另一种是唱腔伴奏;整体是可以分为很多的声部,低声部和和声部等,低声部伴随着旋律,加上和声,这样就是一场完整的戏曲演绎。当然,在演奏中最重要的就是如何演奏好低声部,大提琴的加入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它提高了伴奏的效果。然而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对于大提琴也是有要求的,演奏者必须要很精通大提琴,对于每一个音都能够准确地把握,除了技巧上面的要求,专业的大提琴手还要将自己的情感融入演奏中和大提琴中。唱腔是戏曲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提琴手对于这部分内容的了解应该更深一步,如果没有去了解或者了解得不够深,就没有办法达到小提琴和整个唱腔伴奏结合的效果。熟悉唱腔之后,大提琴手才能够灵活的运用技巧,根据唱腔的感情基调来改变自己的演奏,产生重大影响力,也可以营造不同的氛围。节拍重音是很好的辅助,大提琴手可以将其加入戏曲音乐当中,让它和旋律保持吻合,随着不同的剧情改变旋律,跌宕起伏、时强时弱吻合了音乐伴奏,这样就实现了不同国家的乐器和谐演奏的想法。

    (三)大提琴给戏曲乐队带来的变化和影响。大提琴是历史悠久的乐器,本身有着很高的价值。现在的演奏当中,大提琴无处不在,它已经成为一种很常规的乐器。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还有关注在大提琴加入后戏曲乐队的革新,即改革与创新。随着时代的发展,戏曲的演奏方式逐渐过时甚至被淘汰,我们的民族乐器大多都是丝弦,但是大提琴不同,它是由钢弦制成的,将丝弦和钢弦两者结合本身就是很大的创新,大提琴发挥的是低声部音色,使得戏曲更加有感染力,吸引观赏者,也让观赏者感同身受。大提琴的引进时间并不久,所以说大提琴在我国还是十分的稚嫩,中西方文化差异、艺术的差异等方面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我们需要在未来的演奏中有更好的演奏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将西方乐器更好地融入到中国文化中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吸取精华去其糟粕,在尝试中不断地丰富戏曲乐队,对于戏曲音乐的创作和理解也会有更深的认识。戏曲乐队不应该一成不变地吸取乐器演奏的方法,在吸取的过程中也加入自己的思考和不同的情感演绎。

    三、结语

    综上所述,艺术是需要不断地改革和创新的,戏曲的演奏就是弘扬中华文化的一种方式。大提琴逐渐受到了艺术家们的重视,地位也在不断地提高,这其中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不利的就是演奏者要面临新的难题:要怎么样才能够把西洋乐器打造得更好为中华传统文化服务,同时大提琴对于演奏者的技法有很高的要求。如何在中西方两者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将不同的乐器进行有机的结合。这需要艺术家们的思考,达到将西洋乐器完全加入戏曲演绎中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聂双.当“四大件”遇上大提琴 ——从大提琴本土化引发对戏曲乐队现状与未来的思考[J]. 长江丛刊, 2017(25):81-82.

    [2]李天发. 浅谈大提琴发展历程及在地方戏曲伴奏中的应用[J]. 中国民族博览, 2017(7):139-140.

    [3]梁冬梅. 大提琴在民族管弦乐队中演奏风格民族化探索[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v.39;No.238(05):117-12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8:0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