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析中西方电影艺术的生死观差异 |
范文 | 于爽 【摘 要】本文阐释中西方的生死观念,在中国,由于深受传统儒家思想影响,普遍对死亡持否定的负面态度;相比而言,西方文化在思想启蒙上主要受基督教的影响,对死亡的看法比传统的中国人的看法积极得多。本文以几部具体的中西方电影为例,探讨电影作为第七艺术通过视听语言等表现方式阐释东西方生死观的一些差异。 【关键词】中国;西方;生死观;传统;儒家;基督 中图分类号:J905? ? ?文献标志码:A? ?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0-0095-02 一、中西方生死观的差异 生死观作为人生观的重要部分其表现形式更为具体,生死观是指人们对生与死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不同人或者说不同宗教、信仰、社会背景的人对生死观都可能持有不同的观点。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由儒、道、佛思想长期历史沉淀而形成的文化,传统的中国人对死亡采取的是消极的态度,甚至不可在言语中对死亡有所提及,在日常生活中,春节和重大节日是不能说“死”字的,“死亡”它是不幸和恐惧的象征,因此中国人更加追求现世的幸福。而西方文化主要受基督教的影响,耶稣之死升发对“天堂”,永生的信念是基督教徒的生死观念,他们认为皈依天父是死亡的最终归宿。在西方的认知结构中,身体与灵魂是分离的相信灵魂的存在,当灵魂和身体附着在一起时,自然命令身体从属于仆人的地位,灵魂就像上帝一样处于统治者的位置。这种对死亡的看法相较于传统的中国思维而言更为积极。 西方人观念里的灵魂不朽因此也使得他们通常将死亡看作是个体生命以另外一种方式延续,比如说灵魂不灭,死了以后还以另外一种方式继续活着,或者到上帝那里,或者到地狱里。西方人将死亡看作是对个人生命的一个凝聚点,然而中国人要用自己的一生为这个世界留下一点什么,即“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思想由来。这也是中西方对死亡观念不同的一个大体上的差异。 二、中西方电影艺术的生死观差异原因分析 在中西方电影中,无不渗透了迥异的生死观以及体现。思想观念、经济基础等是产生这种差异化的重要原因。 首先,在思想观念上,中西方的区别就在于:西方人们对待生死的问题总是从个体出发,而中国人多半都是从群体出发的。西方人的个体意识强烈,当然西方人也有群体意识,但是这个群体意识是建立在个体意识之上的。比如在《Fido》一书中,哲人苏格拉底就义当日,与门徒讨论了正义与不朽的问题,这是他的以个体为基础的群体意识。而中国古代恰好相反,也有个体意识,但是个体基于群体意识,例如说,孔子和孟子谈论大丈夫的精神,讲“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这是个人的意识,但更多的是建立在群体上的个人意识。这样一种文化心理的颠倒式的结构,也就影响了中西方对于生死观念的完全不同。 其次,社会经济基础的不同是本质原因,古希腊文化的基础是建立在工商业经济上的,古希腊的经济一开始源于商品经济,经济形势的这种差异就决定了西方人从古希腊开始进行市场交易,其原则就是等价交换,而个体的独立是等价交换的前提条件。中国古代主要是“男耕女织”式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主要依靠自然环境或者可以说依靠的是“天”和“地”的,中国人与土地是有一种依存关系,其结果就是群体意识的觉醒是群体之间协作的必要前提。这就造成了中西方在经济基础结构影响下二者的不同。 三、以《寻梦环游记》和《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两部影片为例 当下影片对于死亡意义的探讨成为一种话题,本文以两部影片为例,具体阐释中西方生死观念的不同。 (一)《寻梦环游记》 《寻梦环游记》是一部墨西哥动画电影。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自幼怀有音乐梦的墨西哥小男孩米格因为一把吉他而闯入亡灵世界,邂逅埃克特后,由此展开了一场绚丽的冒险之旅。影片运用动画片的色彩、形象以及合理的想象,超脱了现实,构筑了米格的奇特经历以及绚丽多彩的亡灵世界。 电影的灵感来源于墨西哥的亡灵节,据说在亡灵节这一天,已故的亲人会返回人间看望家人,所以人们纷纷在灵堂里摆出家人的照片。如果没有人供奉,那么已亡的人是不能通过花瓣桥通往人间的。如果没有人铭记,那么亡灵世界的灵魂终将烟消云散。可可的爸爸,也就是埃克特,给女儿写的那首《Remember me》的主题曲一直萦绕在可可的大脑里,也映衬着电影亲情的主题。可可从来没忘记过他的爸爸,只是时间太久了,随着衰老,记忆减退,儿时爸爸离去的背影越来越模糊了。就像埃克特对可可说的一样,这首歌不是写给全世界的,而是写给我女儿可可的,当埃克特回想起给女儿可可唱歌的场景时,可可伴着吉他和爸爸一起应和,那个温馨的画面定格在一瞬间,给观众温暖的力量,这也是唤醒可可的真正原因。 这种认同也印证了墨西哥著名作家奥克塔维奥·帕斯所说的:“死亡其实是生命的回照”“死亡才能显示出生命的最高意义;是生的反面,是生的补充”这两句话带有浓重的墨西哥人对生死观的乐观看法。 (二)《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 影片《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系李睿珺导演的一部阐释中国生死观念的影片。主要讲述了执着于土葬的老马在面对必须强制执行火葬的现代社会里,他请求自己的孙子把自己埋在野獾生存的水塘的大树下,从而了却自己驾鹤西去、入土为安愿望的故事。 影片是由老马入土为安、驾鹤西去的执着梦想而逐渐展开的。而入土为安的传统思想与火葬的当代思想必会产生一定的碰撞。影片在这个碰撞之中,展现了社会变迁的诸多问题,从而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思考。影片通过缓慢的长镜头,娓娓道来,将中国人或者说中国乡村老人所固有的,深受土地影响的对死亡的畏惧呈现出来,社会的变迁使得他们不得不摒弃传统的“离开”方式——于是他们没有安全感,想要乘仙鶴归去——也就是传统意义的土葬,才能实现他的愿望。中国人传统的观念里认为造坟有重大意义,从“造坟”观念中表现出的中国人思想里根深蒂固着一个观念就是:死亡是可怕的、恐惧的。中国人将生命看作一种义务,而西方人则看作一种权利。但不得不承认,导演也正是看到生命义务的一些弊端(除了追求现世的幸福),却也显露出受到的西方乐观的生死观的影响,看似冷静旁观的镜头,稍加思考不难感受到对传统弊端的摒弃之感。 四、总结 2019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主任医师提出“建议全民开展死亡教育”的建议,很多癌症晚期的患者饱受病痛折磨,但家属往往拒绝舒缓治疗,怕被世人指责为不孝。同时社会上的年轻人自杀事件的发生,也体现出我们对于尊重生命的相关教育的欠缺,死亡教育会让人们学会尊重生命,尊重死亡。中国人因惧怕死亡而追求现世的幸福,同样地,也会因这份现世的幸福,更加积极地面对死亡。正如影片《寻梦环游记》台词,“被爱的人记住,才是你活过的最好证明。” 参考文献: [1] 谭晓园.生死观的人类智慧 ——中西古代哲学关于死亡之于人生意义的比较. 海南大学 . [2]《〈周易〉人生哲学探析》.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