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互联网+”时代下群文戏剧的转型蜕变 |
范文 | 李璐 【摘 要】群文戏剧可以提高社会大众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可以针砭时弊地提出问题,可以激发大众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一直以来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本文首先分析了群文戏剧的内涵及转型的必然性,然后指出“互联网+”时代下群文戏剧创作问题,最后结合这些问题提出群文戏剧转型蜕变的有效策略,为我国群文戏剧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互联网;群文戏剧;转型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2-0016-02 在“互联网+”时代下,群文戏剧受到了更多群众的关注和喜爱,当人们接触到越来越多的群文戏剧形式和内容时,人们在群文戏剧方面的审美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我国的群文戏剧形式自古就有了,但我国古代的群文戏剧形式逐渐和各类戏曲形式、地方小戏融合在一起,很难有所区分。但是进入现代社会之后,话剧、音乐剧、歌曲演唱等形式都融合在群文戏剧中,进一步促进了群文戏剧的发展。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又使得群文戏剧开始面对新一轮的机遇和挑战。 一、群文戏剧的内涵及转型的必然性 (一)群文戏剧的内涵。群文戏剧意指群众文化类的戏剧形式,这类戏剧形式比较自由化,只要是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都可以纳入到群文戏剧中来。而且和一些专业的戏剧形式不同,群文戏剧对于舞台表演的形式和内容表现方面的要求比较宽泛,比如,小品这种舞台形式就深受群文戏剧的影响。在我国春晚的舞台上,陈佩斯和朱时茂的舞台表演作品《吃面》首次被定义为小品。群文戏剧的不断发展对于小品形式的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近年来,我国的群文戏剧还出现了很多不同的形式,比如电视节目中的一些场景即兴表演形式、夸张搞笑的单纯喜剧小品形式扥个,也有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一些小戏表演等形式。 (二)群文戏剧转型的必然性。“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了人们更为丰富的娱乐形式,人们可以通过计算机、PAD、手机等硬件来连接互联网,并从互联网媒体平台或者是APP中来观看一些群文戏剧,在互联网平台中,群文戏剧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但就当前来看,传统意义上的群文戏剧面对的挑战和竞争要更多一些。因此,想要传统的群文戏剧能够在互联网媒体以及内容的冲击下获得新的生命力,必须要积极想办法推动群文戏剧创作和表演的转型蜕变。 二、“互联网+”时代下群文戏剧的创作问题 (一)群文戏剧选题范围狭窄。在“互联网+”时代下,很多群文戏剧创作者在进行选题创作时仍然沿用传统的创作思路和选题模式,没有认识到互联网所带来的竞争压力,很难吸引当代年轻人对群文戏剧的注意力。而且这些群文戏剧创作者中的大部分都还比较保守地認为,群文戏剧和互联网中的一些影音小视频作品是存在根本性的区别的,这些接地气的小视频可以获得大众的喜爱,但是一些精心创作出来的群文戏剧却很难得到大众的认可,这需要群文戏剧创作者们去反思。 (二)群文戏剧语言设计存在不足。在“互联网+”时代中出现了很多新兴的语言词汇,而在现如今的群文戏剧创作中,语言设计上还是在沿用以前的设计思路,只能满足一些中老年人的观看需求。但是当前戏剧市场中的主力军是年轻人,如果不能获得年轻人的喜爱,群文戏剧只能走下坡路,很难真正延续下去。很多群文戏剧的创作者在进行语言设计时习惯从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中寻找灵感,但是这些灵感其实对大众来说已经不再新鲜,所以这些比较老套的语言设计也缺乏市场竞争力和群众影响力。 (三)群文戏剧创作脱离生活实际。在“互联网+”的影响下,人们对于各行各业新闻消息的获取渠道增多,信息的更迭速度也很快,社会人心浮躁,这时候,群文戏剧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更能够发挥出安定人心、传播社会正能量的积极作用。但是一些群文戏剧的创作者往往为了获得更高的注意力,采取了一些哗众取宠的手段,设计的戏剧情节和内容都不具备积极向上的社会意义,很多群文戏剧形式都只是为了搞笑,而在戏剧的结尾十分突兀地拔高一下主题,为整个戏剧套上一个光环。这类群文戏剧相对来说比较脱离人们的生活实际,人们虽然从戏剧作品中获得了一定的放松,但是无法获得更多的生活启示。这类群文戏剧的创作也可能无法给人们留下更深的印象。 (四)群文戏剧表现形式缺乏创新。在“互联网+”时代下,群文戏剧的表现形式也缺乏创新,人们每天被很多光怪陆离的视频所包围,可以接触到国内外更为前沿的综艺类节目以及戏剧类节目,群文戏剧如果再不注意作品创作方面的提升,很可能就会淡出人们的视线。而一些新的“互联网+”戏剧形式正在占领戏剧市场,甚至可以说是在占领人们的时间,这些形式新颖的戏剧形式和表演形式让人们获得了更多的新鲜感和满足感,当人们无法拿出更多时间来观看群文戏剧时,群文戏剧的传播效果和存在意义必然会降低。 三、“互联网+”时代下群文戏剧的转型蜕变策略 (一)基于互联网获取更多新的选题。“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能够利用好互联网,充分把握好对互联网资源的筛选和利用,就可以让互联网的资源来为群文戏剧的创作进行服务。当前,群文戏剧创作遇到了选题方面的瓶颈,很多选题都是“新瓶装旧酒”,观众并不买账,原因就在于大众接收到的新颖的戏剧形式太多,看过的群文戏剧也很多,对于当下的时事也都比较了解,群文戏剧的创作必须要启用一些新的选题才能够吸引大众的注意力。群文戏剧的创作者应该形成敏锐的选题能力,比如在查阅一些时事或者观看一些民生新闻的时候,就可以记录一些好的素材,这些素材就可以提取出一个新颖的选题,而且这些主题还都十分新颖。比如“网红”选题,就可以构思多个群文戏剧作品。 (二)加强群文戏剧的语言设计创新。群文戏剧的语言设计也应该不断创新,群文戏剧的创作者要加强在语言方面的学习,不能仅仅是用一些原有的语言形式来制造“包袱”。比如当前德云社的相声创作中都将说、学、逗、唱的运用进行了创新,语言设计也做出了很大的创新变化,从而吸引很多年轻人对相声这种艺术形式的关注和喜爱。群文戏剧的语言设计创新也可以借鉴这种思路,比如在进行作品创作时,可以先搜集各类戏剧类艺术作品中的一些新的语言形式和语言内容,经过学习和糅合,形成新的语言形式创新。 (三)结合生活实际和群众需求创作。群文戏剧的创作必须要和生活实际以及群众的文化需求相结合,一些群文戏剧创作脱离了生活实际,观众欣赏后也无法产生太多共鸣,所以这些群文戏剧作品很难有大的影响力。现如今,人们对于房价就非常关注,如果创作者可以将“房价”作为一个出发点来进行作品创作的话,就能很容易创作出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类似这样的“接地气”的、和生活实际相关的创意并不少,只是看创作者愿不愿意去发现、去寻找、去用心创作出更多让群众满意的作品,从而传播正能量,对抗社会中出现的一些低俗的视频内容。 (四)加强对群文戏剧的表现形式创新。群文戏剧的表现形式也可以进行创新,比如群文戏剧的表现形式中一般是以语言形式来进行表演,但是除了语言表达之外,还可以将变魔术、舞蹈、歌唱、绘画等不同的形式都融合在一起,比如近年来人们对于魔术这种形式也都十分喜爱,如果群文戏剧中加入魔术这种形式,则可以吸引更多群众的注意和喜爱。需要注意的是,群文戏剧的表现形式的创新还是为内容来服务的,如果群文戏剧的表现形式过于创新,覆盖了内容的意义表达作用可能会起到反作用。 三、总结 综上所述,群文戏剧作为一种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的影响下,群文戏剧的发展瓶颈显现出来,因此,为了让群文戏剧继续为人民群众服务,相应的群文戏剧的内容和形式都应该加以创新,从而增强群文戏剧的社会影响力。 参考文献: [1]梅艳芳.浅析如何提升群文戏剧创作质量[J].大众文艺,2015(04):20. [2]吴双双.如何提高群文戏剧小品的质量[J].大众文艺,2013(05):1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