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中国“硬科幻”中的文化价值观
范文

    王丹宁

    【摘 要】《流浪地球》作为中国第一部硬科幻电影,在拥挤的春节档中人气口碑双丰收。四年的用心籌备,得到业界的高度肯定和赞扬,其展现的文化自信让人欢喜。本文围绕相应的故事情节,分析影片中所具有的中国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核。

    【关键词】《流浪地球》;家国情怀;英雄主义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3-0092-02

    2019年的电影春节档依旧热闹非凡,其中一骑绝尘的当属累计票房46亿左右,位于中国总票房排名第二的《流浪地球》。这部现象级影片在《飞驰人生》《疯狂的外星人》《神探蒲松龄》等一众贺岁喜剧片中夹缝生存,且成绩亮眼,凭借强势口碑势如破竹,有人说这部电影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元年。

    影片《流浪地球》改编自刘慈欣的同名小说,但只截取其中一小部分。小说中实际上没有重大危机,但导演郭帆决定将其拓展改编成“木星危机”。影片承接书中一切设定:人类推出“流浪地球计划”,成立了联合政府,倾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一万多台发动机,把地球作为一个飞船的载体,推离太阳系。《流浪地球》采用了科幻片通用的“末世”模式,与好莱坞科幻片没有太大差别。但影片中坚持不放弃地球、主角们的坚韧不拔自强不息、永远不变的蓝白校服、北京地下城中欢庆春节的舞龙舞狮等,一系列的中国符号组织着《流浪地球》从内到外的中国血肉,“中国味”深入骨髓。可以说影片在具备浪漫想象力的同时,其内在展现的已然是中国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核。

    一、扎根国人内心的故乡情结和家国情怀

    《异形》《火星救援》等好莱坞科幻电影,从表面上看注重视觉奇观和宇宙科学知识,但分析其内核不难发现西方的殖民意识占据主导地位,成为影片发展的基础。有人说中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民族,英国是“面向大海,仰望星空”的民族,西方的冒险精神从大航海时代就深植于欧洲人的血液里,欧洲人的民族意识、民族情感的觉醒以及对外扩张的野心推动了海外殖民扩张。

    与好莱坞科幻片完全相反的,是中国人没有想着逃离,反而带着地球一起离开。导演郭帆在访谈中说:“为什么逃离都要带着地球?我当时凭借朴素的第一反映就是,买房子贵,我们还得还房贷。但是细想一下,这恰好就是中国人对房子,对土地的情感。”①地球意味着家园,中国人对于故乡和家国有着非常东方化的伦理观念。

    从故乡情结看,《流浪地球》中的北京、上海、杭州等各个国内标志性城市的出现,强调了故乡对于国人影响一生的地域性文化。方言的使用增加了影片的地域指向性。比如刘启和“中澳合资”原汁原味的“京片子”,不仅塑造了一对“贫嘴兄弟”的人物形象,儿化音的频繁出现还将人物的生长环境还原融入到北京的地下城中,增加了可信度,使观众产生了信念感。影片中刘培强在床头的玻璃上画出太阳系的行进线,再加上导演安排其退休前最后一天特殊的送别仪式,表现出刘培强对于回归地球的激动和期待。刘培强从国际空间站回到地球,正是展现了中国人荣归故里的精神面貌。他的思乡之情一是希望一家人可以团圆,同时修补与刘启离别数十年的父子隔阂;二是在回到土生土长的地球后,对与家人相处的未来充满了期许。由此可以看出,在中国人的家庭伦理观念中,保护作为全体国人共同故乡的地球是必须做到的职责。

    从家国情怀看,中国哲学思想强调天人合一,因此中国人更重视人与国家的关系,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就如冯友兰先生所说:“有以家为本位底生产,方法,即有以家为本位的生产制度。有以家为本位底生产制度,即有以家为本位的社会制度,在以家为本位底社会制度中,所有一切社会组织,均以家为中心。所有一切人与人底关系,都须套在家底关系中。”②这种伦理关系将“家”和“国”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将个人对家庭的感情上升到个人对国家的情怀。家庭是一个国家最小的单位,遵循个人、社会与国家三位一体和家国同构的原则,将家庭延伸扩展到整个社会乃至整个国家中。在影片中,个人对家和国的情感也已上升到对全世界的情怀,“家”和“国”已不再分别意味着什么,这两者之间因为巨大的命运动荡已经有着千丝万缕的深深羁绊,家国情怀不仅使主角们与家、国、全世界存在互相依存的关系,也是他们所展现出对亲人、朋友、社会、国家,以及全世界最无私最高贵的爱。怀揣着家国天下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造就了两条线中的人物们在各自空间和任务中的斗争,催生出他们在国家危难之时也是世界危难之时豪情志士的侠义担当。

    二、中国式英雄主义精神

    《流浪地球》中的英雄主义具有鲜明的国家特色和民族特征。自古以来,中国的英雄主义就不同于西方,忠诚于国家是中国英雄主义的核心,同时也更注重牺牲自我。影片采了双线叙事,一条是以刘培强为主的太空线,另一条是以刘启为主的地球救援线。两条线交替进行,目标一致,各自完成了自我升华。从以身涉险的举动来看,刘培强和全体救援队是中国式英雄的集合代表。

    以太空线来说,刘培强的结局无疑是悲怆的。“人们经常以荣誉、名誉、宗教和祖国的名义,让群体中的个人做出牺牲,而且往往要他们付出生命的代价。”③刘培强违抗指令,经过艰难抉择,通过残酷环境所激发的英雄主义精神,他从一位宇航员,也是一位父亲,转变成为一位守护神,这种进退两难的境遇是个体激发英雄主义最好的场所。与西方追求个人荣耀、维护自身利益或实现自身理想抱负的个人英雄主义不同,中国的英雄动因常常是集体利益受到损害,从而将集体利益凌驾于个人利益之上,进行自我牺牲和一定的让步。因此民族意识、爱国主义等从古至今心系天下的价值取向,促成了刘培强最终抛开亲情的坚毅无畏。

    从地球救援线来说,刘启一行人的集结救援,充分说明了在中国更加注重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和力量。中国自古推崇集体主义精神。它受从古至今互相帮助、互相友爱观念的影响,注重个人服从集体,局部服从整体,喜欢集体主义做大事。郭帆在访谈中回答:“美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差异,导致他们不理解故事中为什么设置了150万人的救援队……实际上是中国文化中集体主义的表现,我们没有好莱坞故事里的超级英雄,我们的英雄只是一个个普通人。”④中国的“超级英雄”往往都不是特立独行的。在影片的高潮部分,女主角在全世界进行广播,请求各个国家救援队的支持,于是整部影片最震撼的一幕出现了:成百上千辆的救援车同时调头,奔赴最需要帮助的地方。当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们相继出现、互相扶持,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时,这正是发扬了中国人民血液深处众志成城,万众一心的优良传统,同时宣介了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大国担当。

    由于价值观的不同,中美电影中对于英雄的概念也有一定的差异。中国式英雄在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的激励下,展现了英雄主义中高尚的人文思想。刘培强和救援队们的无私奉献又为国产电影新增添了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三、电影内外,诠释希望的力量

    “希望,是这个时代比钻石还珍贵的东西”,这是电影中韩朵朵在语文课上第一次出现的主题明确的台词。一位优秀的学生充满虚伪地朗诵了这句话,周围的学生和韩朵朵一样,懒散、轻蔑。当老师问韩朵朵她认为希望是什么时,她显得很茫然。影片最后,当韩朵朵再次念出这句台词时,“希望”一词背后的力量已经渗透到屏幕上,并传进了每一位观众的心中。

    影片在表达亲情等感情之上,更重要的,是“选择希望”。当最初得知地球即将变为一座巨大的坟墓和牢笼时,电影中人物内心的恐惧和沮丧弥漫至观众心中,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为剧中人物的命运担忧。但编程天才李一一的出场带给了众人希望,比如救援队成员之一的老韩。老韩从刚开始抢别人头盔等一系列自私自利老奸巨猾的表现,到独自一人寻找端口直到最后被巨石砸倒的牺牲,不得不说在编写剧本时就赋予了老韩这一人物以重任。人物的转变并不生硬突兀,因为他抓住了从99%到100%的这1%的希望,才拖着苟延残喘的身体,爆发出顽强的生命力和巨大的韧性,即使这种套路观众早已滚瓜烂熟,但仍不可否认地被深深震撼和感动。刘启等人的“最后一分钟营救”设置看似是视觉效果和情绪烘托,但其本质是剧中人的集体无意识,他们用尽力气追寻最后一抹微光,而这微微光亮就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解释人物行为动线的唯一理由——希望。

    影片传递出“希望就是力量”的正能量和积极的人生观,旨在激励着观众努力坚持不放弃的背后一定会出现奇迹。这种正向的观念传播与如今从国外思潮流行演变至国内的“丧”文化形成强烈对抗,一定程度上缓冲稀释了个人主义和实用主义思想,有助于青少年重新确立积极向上的理想信念。

    电影中,刘培强对俄罗斯的同事说:“我们的孩子,我们孩子的孩子,终有一天能见证贝加尔湖的冰重新化成水,到时候,我们再一起去钓鲑鱼。”这不仅是两者之间友情的升华,更是给予了后辈重要的使命和责任,观影者通过刘培强的台词打破了时空,延伸到未来的数千年之外,为影片中后续的代代相传燃起了希望。

    四、结语

    《流浪地球》具有东方美学的概念想象,影片中的线索很好地强化了关于“家”和中国英雄的概念,有着属于中国人独有的情感逻辑和道德体系。熊希龄曾说: “吾国立国最古,文化最先,五千年来养成良善风俗者,莫不由于儒、释、道学说所熏陶。”⑤中国的文化价值观集百家学说于一体,淵源流长。《流浪地球》从本国的传统出发,将当今开放的中国姿态展现于世界面前,将中国优秀的文化价值观传达给每一位观众,在全球文化价值中找到了独特的一席之地。这种文化自信之精神值得接下来的每一部国产电影传承并发扬。

    注释:

    ①④孙承健.《流浪地球》:蕴含家园和希望的“创世神话”——郭帆访谈[J].电影艺术,2019,(02):90-96.

    ②冯友兰.冯友兰全集(3)[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253.

    ③[法]居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M].胡小跃译.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15,39.

    ⑤周秋光.熊希龄传[M].北京:华文出版社,2014,450.

    参考文献:

    [1]赵红梅.中国文化价值观的早期传播略论[J].价值论与伦理学研究,2018,(01):157-170.

    [2]杨威,张金秋.中国传统社会的家国情怀刍议[J].长白学刊,2019,(02):145-150.

    [3]王婷慧.孟子的家庭伦理观及其当代价值[J].浙江伦理学论坛,2018,(00):167-174.

    [4]杨勇.《战狼 2》:当代英雄主义的重塑和标扬[J].电影文学,2018,(24):111-114.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