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德彪西《冥想曲》中的“印象主义”特征 |
范文 | 蒋传星 【摘 要】德彪西是法国现代作曲家。他的作品与古典主义时期热衷于表达具有重大变革意义的社会题材不同,也异于古典主义时期作品中体现出的哲理性的思考,当然也不同于浪漫时期的那种个人思想感情的表达。在某些角度上,可能更会强调音乐作品所能赋予朦胧的感觉、印象。这样的音乐思维为他所开创的“印象主义”音乐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印象主义;调性特征;音乐创新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志码:A ?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2-0068-01 一、创作思维的印象主义特征 从创作思维的角度看,德彪西的音乐在结构上也有大胆的改革创新。他所认为的音乐统一并不是通过部分之间所存在的一定关系,或是一定的层次递进,而是通过部分之间所相似的性质或是色彩功能来获得,使得德彪西的作品在结构上显得较为自由、随意。他的音乐在和声调式上的创新也是具有突破性意义的。与传统的音乐不同,并非只用到大调和小调音阶,和声也并不一定特别强调功能性、功能的解决等。许多时候,他会用到早期教堂中多使用的古老调式上去,和声上细腻、新奇的手法使音乐更富于色彩,作品《冥想曲》亦是如此。 二、《冥想曲》的印象主义语言 《冥想曲》是德彪西早期创作的钢琴小品,作品的结构、和声,旋律色彩都不同于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时期。 结构上,乐曲分为四部分:A(1-34),B(35-58),C(59-75),A (76-92),尾声A、B、C三部分在层次上、调试上都存在很大程度的对比,三个部分之间的结束与进入也不存在太大的功能关系。在调式上亦是如此,三部分都有丰富的调性变化、功能色彩的变化,丰富的调性色彩应用使音乐形象更加朦胧,更为倾向“印象主义”风格音乐。 从A部分看: 开头处并非用于古典时期的调式和声,用主功能或是属功能和弦作为开头。调式上也不同于那一时期的作品那么明确。而且从调号上分析,也易分析为F大调,并在调式SⅡ6 和弦开始。但是,将这一乐句的音组进行排列之后,我们仔细分析: 调式音:G AbB C D E F G 多利亚调式:2 3 4 5 6 7 1 2 会发现,这一个乐句的音阶排列实际上与多利亚调式音阶排列相同,即升高了VI级的自然小调。这时候,我们看1-6小节的和声则为I6和弦,和弦之间加入“C”音作为经过,这也给调性上添加更为模糊虚幻、的色彩。第7、8小节,则是前面的和弦二度下行的级进,同样在和声音上,都分别加入了bB、A音,模糊色彩,但在终止和弦的安排上,第8小节却走到了F大调的VII6和弦,并最终又解决到F大调的I级和弦上。A部分的第二句也是从d爱奥尼亚调式中进行呈述,并同样是运用“二度级进”对和声进行展开。第三句(19-26)与第四句(27-34)之间也是运用相同的手法,用上行二度和声开头。尤具特点的还有27小节: 第27小节: 该小节是“F-A-#C”和弦,为一个增三和弦。并且该河西岸在这一处未得到解决,这更是德彪西音乐风格的体现。 A部分整体来说是一个在不同调式、和声上展开的一个乐句群结构,创作思维很能体现“印象主义”风格。 B部分仍然是由两个8小节(4+4)的乐句群构成,与A段的对比明显。从结构、调性、调式风格都完全不一致。在旋律声部的处理上,却又用了下行二度的级进,展开第二句的写作,并且调式调性上回到了西洋小调g小调上开始展开,却又同样也在49小节处收到F大调上。之后用8小节的连接过渡到了C(59-75)部分。 C部分(59-75)也是由两个相互具有强烈对比的乐句构成,和声、织体、调号、调性均与古典主义的音乐结构、语言相异。而在C结束时,却又收到了F大调的属七和弦上,引出了再现部分A(76-92) A部分的再现其实要注意它的伴奏织体与旋律左右手交错问题。因为在这一部分与A段的创作思维上还是具有“再现”特征了,但由于旋律与织体的变化交错,对演奏来说又得与前面A部分作出不同的处理。 三、结语 这一系列的变化和相对较“少”的统一,都验证了德彪西在这一时期对音樂创作风格上所进行的创作与变革。他将法国印象主义乐派的手法运用到创作中,创造了别具一格的和声,对其他音乐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开创了二十世纪的现代音乐之门。 参考文献: [1]菲利克斯萨尔彻.结构听觉——音乐中调性的贯穿性[M].上海音乐出版社. [2]谢福源.音乐分析谱例集[M].湖南文艺出版社.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