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非诚勿扰》主持人孟非的副言语运用技巧分析 |
范文 | 张芳 【摘 要】副言语是非言语传播中的重要环节,对沟通的效果起着很大的作用。在电视节目的主持中,副言语的使用显得极为重要。《非诚勿扰》的节目主持人孟非,以其睿智幽默的平民化形象以及对节目成熟的操控能力,使他在主持界获得了应有的声誉。本文试图从音量起伏、音高变换、语言节奏、语顿静默等四个方面对孟非的副言语运用技巧进行分析,以此“注解”副言语的重要性。 【关键词】副言语;孟非;非诚勿扰;沟通 中图分类号:H014? 文献标志码:A? ?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33-0085-02 副言语是非言语符号的重要组成部分,又被称作副语言、类语言,是指超过言语交际和分析范围的各种不同性质或种类的伴随言语语言的声音。副言语有两种,一种是言语造型元素,包括音色、音高、语顿和节奏等;另一种是功能性发声,包括特征音和隔断音。在实践领域,副言语总是与其它符号协同起作用。副言语与语言符号如影相随,在节目主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功的节目主持人,不仅要具备高超的语词运用能力,还要具备优秀的副言语掌控能力。《非诚勿扰》主持人孟非的成功,不仅归功于他出色的言语表达能力,还与他出色的副言语使用能力密切相关。 一、音量起伏,表达情感 音量又称音强、音重,是指声音的强弱。个人的生理条件和性格特征为本人的音量“设定”了大致范围,个人情感的起伏导致音量在该范围内出现微妙的变化。在人与人的相互作用中,通过正常的情感流露,人们自然而然地掌握了音量变化的规律,如“愤怒的咆哮”、“悲伤的哀嚎”、“轻轻的啜泣”等。主持人借助“受众懂得音量变化规律”这一心理基础,利用音量变化来传达某些情绪或情感,是其专业素养的一部分。 音量变化的效果很微妙,即便是同一个句子,只要重音的位置稍有改变,意义就可能大相径庭。所以,优秀的主持人都很会在音量变化上做文章。在一期节目中,佟大为和一位女嘉宾为节目的赞助方来了一次现场推销会。在大多数观众的心目中,广告总是令人生厌的,更何况两位嘉宾还用了极度夸张的方式实践广告推销计划。孟非见状,顿时提高音量说道:“你们这样,一定是导演组提前安排好的……如果节目结束后不问赞助方再要一笔钱,就把这段全掐了。”孟非的这段话,前半部分用提高音量的方式,表达了内心的“惊诧”,巧妙地将自己的身份放在了节目制作方的对立面,大惊小怪地质疑节目组的用意,无非是要站到观众一方,保证观众接纳自己,继续倾听自己的声音;后半部分,用偏高的音量督导赞助方“给钱”,既让观众“泄愤”,又让节目组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使得观众和节目组都满意,拉近了自己和观众的距离、明确了和节目组的关系,可谓一举多得。此外,广告都已经在电视上播放了,广告嘉宾的使命已经完成,孟非插科打诨,不仅消解了观众对嘉宾的不满,还消解了嘉宾的尴尬,看似批评嘉宾,实则为嘉宾救场。 二、音高变换,调节气氛 音高,指的是音调的高低,也就是声音震动的频率高低。不同的音高能够表达不同的感情,简单的升调降调也能使听者产生不一样的主观感受。在沟通中,如果只使用单一的音调,在传达理性信息时也许不会有太大影响。《新闻联播》播音员的音高在节目中起伏不大,给人一种客观陈述、第三者旁观的感觉,反而增强了新闻的“真实性”。但是,现实生活中没有几个人像播音员那样冷眼看世界,也没有几个场景可以让人的内心不起涟漪,毕竟人是感情动物。所以,音高的变化既是自然人在不同场景的自然反应,也是社会人在日常生活中习得的表达技巧,如:今天天气冷吗?(问询,质疑)今天天气冷嘛!(强调,怒气) 《非诚勿扰》中,孟非的音高变化很丰富。在陈述性表达时,他的音高非常平稳,给人一种可信的感觉;在与嘉宾们聊天时,他的音高变化幅度比较大,显得活力十足。在某期节目中,23号女嘉宾曾经放出豪言,说只要去她的饭店里报出她的名字,就可以免费享用大餐。之后,经常有女嘉宾提起这件事,使得23号很不好意思。孟非于是在后面的某期节目中为23号女嘉宾解围说:“我觉得我们的女嘉宾都很坏……等到下期节目,会不会有个女嘉宾说:哎,23号当时说上她店里吃饭可以免单的。”在最后一句,孟非采用了模仿女嘉宾的声音和提高音调的方式,惟妙惟肖又有点夸张,所有在场的观众和嘉宾都会心地笑了。23号女嘉宾不再尴尬,其他女嘉宾也不再拿“吃饭”说事,大家都体面地“止步”、优雅地“退场”,不失面子和身份。看似很难解的结,就这样被孟非借助音高和音质的巧妙变换,喜剧性地解开了。 三、语言节奏变化,引导观众的认知 节奏是指整个言语交际中的声音形式。在播音中,节奏应该是由全篇稿件生发出来的,播音员思想感情的波澜起伏所造成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声音形式的回环往复。声音的高低、轻重、急缓等方面的排列组合,形成了不同的语言节奏,传达了不一样的传者情感,激发了不一样的受者认知、情感态度和行为。 《非诚勿扰》在录制之前并未经过彻底的排演,为的是抓取女嘉賓初见男嘉宾就要作出判断的即时感和现场感,这对该节目的主持人孟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不仅要在主持中捕捉和彰显即时感和现场感,还要掌控应对节目录制现场的突发状况。在这一问题上,孟非张弛有度的语言节奏,为节目增色不少。在一期节目中,孟非对女性的择偶观表示了疑惑,说:“我觉得,喜欢的时候,就是丧失理智的那种。我刚想问,现在女人特别喜欢拿安全感说事……你看有女生爆灯了,说我觉得特别有安全感。”从“我刚想问”开始,语速越来越快,到最后已经吐字不清了;从“你看”开始,语速又慢下来。这一段由正常语速,到快、极快,又回到正常语速的过程,既是孟非情绪变化的过程,又是孟非引领观众思考的过程。节奏变化刺激了观众的听觉,引起观众在聆听时的警觉;加快语速压缩了观众的思考空间,让观众的思维紧跟主持人的思想和情绪。传统意义上的主持人不会在语言节奏上进行特别大的跳跃,但孟非此时的语言节奏变化不但没有让传播效果“打折”,还拉近了自己与观众的距离。 四、语顿静默,引发观众的参与 语顿,即语音的间歇。人们常说“沉默是金”,并不是说不表达就是最好的,而是强调了表达与不表达之间微妙的关系。在生活中,“不发一语”、“不置可否”往往蕴含着更深刻的意味。所以在表达中,有时候语顿和沉默并非是坏事,只要能运用得当,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某期节目中,孟非说:“父母不会管自己太多。”黄菡说:“这一点你妈跟我一样,我跟你妈一样。”这句话产生了很大的歧义,甚至是对孟非的冒犯。孟非苦笑着、沉默着,观众席上的表情和笑声表明“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名嘴被人占了便宜却无言以对。如果此时应对不当,很可能使节目陷入僵局……孟非沉默着、思考着……等观众们的笑声逐渐平息后,孟非说:“对,但我想不到,黄老师连这个便宜也要占。”听到孟非这种幽默的解释后,观众席发出更大的笑声,现场的气氛立刻变得热烈了。 在孟非应对黄菡这一事件中,静默并不是孟非解决危机的对策,他只是用静默这种方式给自己和观众都留了思考的空间。静默实际上是为了制造悬念和刺激观众的想象力,观众在等待孟非应答的时候,也可能同时想着可能的“答案”。吊足观众胃口以后再给出“标准答案”,传播效果大大不同。 五、结语 作为国内一线主持人,孟非在言语使用方面是非常独到的,但我们很难把他的全部成就都归功于出色的言语表达,不得不说,这与他出色的副言语使用是分不开的。主持人的基本素质是多方面的,在面对各种复杂的现场情况时,不仅要考虑好说什么,更重要的是怎么说,这就涉及到副言语的巧妙运用了。无论是言语的使用,还是副言语的操控,孟非无疑都是成功者。我们对孟非的副言语使用技巧的研究和探讨,很值得继续深入。 参考文献: [1]宋昭勋.非言语传播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张颂.中国播音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3]雷寒.《非诚勿扰》节目中的会话分析[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