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儿童趣味水墨画教学探析 |
范文 | 摘要:儿童趣味水墨画教学,不在于让孩子学到多少技能,技能有多么熟练,而是通过绘画去挖掘儿童的创作潜能,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而完善人格。 关键词:儿童 趣味水墨画 教学 水墨画是中国画体系中的一个种类,指完全用水和墨汁所作的绘画。基本特征是单纯性、象征性、自然性。据载,水墨画开始于唐代,形成于五代,繁盛于宋元时期,明清及近代以来继续有所发展。其主张以笔法作为主导,充分发挥墨法的功能。用墨的过程中讲究“墨即是色”,指墨的浓淡变化相对来说就是色的层次变化。墨的浓淡变化讲究“墨分五彩”,指大自然之物的缤纷色彩可以用多层次的水墨来代替。北宋博学多才、成就显著的科学家沈括在《图画歌》中就说:“江南董源传巨然,淡墨轻岚为一体。”就是说用淡墨来表现作品中轻灵、透明的部分,“岚”指的是笔法、表现。唐宋时期的画家画山水多用湿笔作画,也就是水墨画,出现了层层晕染、逐步渗透的“水晕墨章”的效果,能够独特地表现出造型艺术中的“质感、量感、空间感”。元代画家开始使用干笔,也就是皴擦技法,墨色有了更多的变化,出现了“如兼五彩”的艺术效果。唐代王维在《山水决》中对画体提出“水墨为上”的艺术追求,后人多视为正宗。长期以来水墨画可以说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水墨画,在上千年的发展中,与中国的传统哲学相融相生,可以说是传统哲学的具体体现。“水”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老子宣扬“天下至柔”的经典代表。老子在《道德经》第一章就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那么什么是水墨呢?“水”与“墨”可以说是相生相克的一对,“水”为至清至柔,“墨”取之于石,可以说是最为坚硬之物。“水”“墨”相生,化为阴阳,正如“一阴一阳之谓道”,这就是水、墨的关系。在画面中,画面因水墨而生阴阳,而出现虚实变化,“有、无相生”,正如清代书画家笪重光所说“无画处皆成妙境”,这就是水墨画中“道”的真谛。 儿童趣味水墨画就是在尊重儿童天真意趣的前提下,以国画中的水、墨和色彩相互融合所产生的妙趣横生的绘画效果而言的,重在引导启发儿童用简练、概括、夸张的传神手法,学习绘画生活中常见的动物、花卉以及人物形象。将中国画中基本的笔墨技法融汇于儿童稚拙的笔墨之中,让儿童在涂抹的过程中去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当然,这种绘画练习也不必全都模仿到位,意到就可。儿童率直纯真的天性所表现出的创造性更为难能可贵,所产生的审美价值更为独特纯真。 根据儿童活泼好动的特点,制定水墨画教学计划时要适合于儿童的年龄特点,要在“趣味”上做足文章,创设适合于儿童的学习环境,提供适合于儿童学习的学习方法,使孩子们的学习处在愉快的氛围中。 “趣味”是什么呢?是使人感到身心愉快,能引起兴趣投入的特性。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是如何而来,就是在“趣味”的基础上引起学习者的兴趣。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了“兴趣”就具有了认识事物的意识倾向,就具有了积极的情绪反应。兴趣在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使人集中注意。 在儿童水墨画教学中如何增加“趣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每个美术老师应该首先考虑的问题,在进入教学活动前或活动中不管用何种方式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最为核心的主题。水墨画是一种视觉艺术,用单纯的理论说教肯定不会出现好的效果,这就需要老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立体多方位地增加学习“趣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探索的欲望。例如画荷花时,在上课前可以欣赏视频,可以是物象的真情实境,也可以是国画荷花的动画意境视频, 通过这些视觉的刺激可以唤醒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系统,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从而再导入用笔用墨的重要性,点出课题,使学生明白地认识到本课的学习内容,为下一步的技法学习制造动力。 儿童趣味水墨画教学所应遵循的原则: 一、创造性原则 创造是指发明、制造和创作。《宋书·礼志五》:“至于秦汉,其(指南车)制无闻,后汉张衡始复创造。”唐封演《封氏闻见记·文字》:“按此书隶,在春秋之前,但诸国或用或不用。程邈观其省易,有便於时,故脩改而献,非创造也。”都是说明创造是在创新思维指导下所进行的活动。在儿童趣味水墨画教学活动中,第一步就是要引起儿童的好奇心、求知欲,培养其表现的欲望,对儿童多鼓励,让他们敢想敢问,打破固有程式,引导其不断地分析归纳新对象,创造新形式,培养其成为具有创造性精神的个体。 创造性原则所体现出的是科学研究的价值意义,能使儿童在水墨画的学习中有所发展,有所突破,打破固有的程式。儿童水墨画的学习只有在创造性原则的指导下才能把握该课学习的本质内容,找到学习中的问题所在,要善于把继承和创新相结合。在练习掌握基本的技法上进行大胆的水墨实验,解放思想,突破框框,水墨实验要在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大胆地让儿童去画去表现。 二、因材施教原则 所谓因材施教,就是指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把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调整为适合学生接受能力的程度,并且考虑学生的性格特点和个体差异,能够使每个人的才能品行得到最佳的发展。这是现代教学必须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对培养适应新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儿童趣味水墨画,作为一门自由的艺术形式,在教学活动中更应该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在教学中,教师应当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与擅长以及不足之处,然后有目的、讲方法地因材施教。对反应迟钝的学生,要让其多做水墨画的基本功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要多激励他们进行技能、方法、形式的思考,勇于提出不同的见解;对接受能力强而态度马虎的学生,要让他们去表现难度较大的物象,并严格要求,让他们注意精益求精;对注意力不集中、好开小差的学生,要多变化表现对象及形式,提高专注力,培养他们的自控能力;对绘画感到接受很轻松或很困难的学生,要进行个别辅导,给接受能力强的开点“小灶”。 三、发展性原则 哲学术语中的所谓发展,是指事物变化中的从小到大,从简到繁,从低级到高级,从旧物质到新物质的运动上升过程。发展性原则所体现出的是对学生长远规划发展的促进,这也是当今素质教育特别强调的一个核心概念。 儿童水墨画教学中的发展性原则是指美术教学要有效地促进儿童的长远发展。这看似非常简单,但是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却不是那么容易的。前苏联建国时期卓越的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其基本观点是:在确定发展与教学的可能关系时,要使教育在学生的发展中起主导和促进作用,就必须确立学生发展的两种水平。一是他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学生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智力水平;二是他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但要借成人的帮助,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摹仿,才能达到解决问题的水平。“最近发展区”实际上就是指学生已有水平和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新的要求之间的这一段区域。 在儿童水墨画的学习中,要积极地引导学生自己去解决现有水平与将要达到的水平这个矛盾,即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实践,去尝试各种笔墨技法,去领会绘画要义。避免很多老师容易犯的教法上的错误,即总是自己传授答案,不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 四、积极评价原则 水墨画作品是儿童自己对所绘物象的特有认识,应该说绘画中的每次成长表现都是足以让人欣喜的。在对儿童的作品进行评价时,应使用建议、商量的语气指出其不足,指导他们进一步绘画创作。绝对不能用“准不准”、“像不像”、“拙”、“劣”来衡量儿童的水墨画作品,要尽可能多地去正面评价,哪怕是只有一丁点细小的进步,鼓励儿童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去完成每一幅水墨作品。 儿童的认识水平都存在着差异,在绘画中的表现更有强有弱,有的接受能力好,动手能力强,对这样的学生要给予积极的肯定;对接受能力差、动手能力弱的学生,更要寻其闪光点进行鼓励,儿童会从老师的积极评价中获得更多的启示,从而具有充分的信心,对绘画表现出强烈的表达欲望,表现出内心的真实体验。 儿童趣味水墨画教学的价值,要有积极的认识,它不在于让孩子学到了多少技能,技能有多么熟练,或着画出了什么惊世的作品,而是通过水墨画教学的开展,给儿童提供了充分自由的绘画空间,使他们获得了自主创作的机会,让儿童充分体会对艺术的感受,挖掘儿童的创作潜能,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进而使儿童获得成功的感受,为将来的发展建立起健全的人格,使他们用审美的情感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参考文献: [1] 王冰.美术与幼儿美术教育[M].济南:济南出版社,1997 [2] 张念芸.学前儿童美术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 刘玉林.中国当代少儿美术教育家丛书——刘玉林[M].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08 [4] 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J].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 [5] [日]矢代幸雄.水墨画的心理[M].朵云.1988(03) [6] 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许珂,泰山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讲师。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