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马恩“典型”理论研究 |
范文 |
摘 要: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合著的《神圣家族》中分析与评价了小说《巴黎的秘密》等作品中的人物,提出了关于艺术形象典型性的概念,在艺术创造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新媒体环境下,动态图形设计成为未来当代设计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以汉诺威世界博览会动态图形设计为例,通过典型形象的共性与个性、典型形象和典型环境两个方面肯定马克思、恩格斯“典型”理论对动态图形设计中艺术形象塑造表达的重要性。 关键词:马恩“典型”理论;动态图形;设计;典型;艺术形象 中图分类号:J0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0)13-00-04 随着时间的不断流逝,人们在科学数字技术领域有了显著的成果,同时人们在视觉方面的需求也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人们不再局限于二维的平面图形,因此动态的图形设计便成了未来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方向,因此如何塑造动态的艺术形象就显得尤为重要。马恩“典型”理论对艺术形象的塑造起到尤为重要的指导作用。他们在此理论中提出的观点主要有两点,首先是关于典型形象的“共性”与“个性”的问题,其次是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即典型形象和典型环境的关系问题。他们认为创作主体不但需要真实再现那个时代的发展趋势和意义,而且需要真实地表现出那个时代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达到艺术再现与表现相统一的真实。 1 动态图形 1.1 早期追溯 图形和符号在历史上很早就已存在,从最早发现的西班牙阿尔塔米拉岩洞壁画到古埃及的狮身人面像以及中国古代陶器、青铜器上的纹路等等。在初期,图形符号纹路的表现方式均为静态的、平面的,而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和数字技术的进步,在19世纪末,卢米埃兄弟对爱迪生发明的“西洋镜”进行研究升级,电影的早期形式就此开始促成了影像呈现技术的诞生。而这种影像呈现技术的发明为动态图形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1.2 动态图形的界定 动态图形设计属于一种交叉性学科的理论概念,它是平面设计、动画设计、影像制作、3D建模等一些学科结合而成的,但自出现以来还并未有特别明确的概念界定。根据翻译来看可以大致解释为运动的、移动的图形。大家所说的会动的图形设计,其实就是图形跟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自身的形态,简而言之,就是将时间维度运用到图形设计上。因为被赋予了时间维度,因此在二维空间的基础上拓展了空间表现范围和深度,能够更加精确和显著地展现三维空间,使视觉形象的表现更加立体化。 2 艺术形象——典型性 1859年,马克思在其著作《序言》中提出“艺术生产”这一概念,这是他在美学中所提出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概念。他将艺术与人类的生产联系在一起,从人生活的方式是生产实践活动的观点出发,将美术中所包含的所有艺术都看作是一种生产的形态,当作是人类生活的一种实践生产活动,它是一种自由的精神上的生产。 艺术生产的结果必然是艺术作品,在艺术作品中,艺术典型就是高度真实和高度概括的艺术形象,同时,它又凝集了创作者自身所拥有的个性、真实感情和独特的审美创作。艺术典型从本源上说其实就是来自真实的生活,由艺术家去归纳那些生活中的事物所得出[1]。在文学领域,如鲁迅笔下的阿Q虽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虽然阿Q是一个虚拟的艺术形象,却能很真实地表现出实际生活中的人,因为在他身上所表现出的各类性格特征正是在那个年代多数人身上所共有的。当我们读到这个虚拟人物的故事时,就能联想到当时的社会面貌和生活产生情感共鸣,这些情感共鸣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 3 汉诺威世界博览会动态图形设计 典型的艺术形象只要被创作主体所创造出来,让受众者熟知,便会让受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并且如果这个艺术形象是积极的,便会对受众产生正面的积极作用。如今,人们能接触到艺术作品的途径越来越多,不仅可以在书本、展馆里接触到,还可以在互联网上了解到。古今中外的各种文学类作品,已经创造出了太多成功的经典艺术形象,而动态图形所创造出来的典型的艺术形象却很少。汉诺威世界博览会的动态形象可以说是特殊且经典的成功案例。 2000年,主题是人、自然与技术的汉诺威世界博览会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的会徽“推动力”更是在视觉方面给我们展现了一种全新的表现形式。接下来,笔者从典型形象的共性与个性,典型形象和典型环境两个层面来对汉诺威世界博览会动态图形的艺术形象进行深度剖析。 3.1 典型形象的“共性”与“个性” 恩格斯在《致明娜·考茨基》的信中这样说道:“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这句话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典型化理论的一个重要观点,揭示了创造出的艺术形象正是共性与个性的辨证统一体。 汉诺威世博会的动态艺术形象的设计者是德国科威尔工作室成员之一的麦克盖斯(Michael Gais),麦克盖斯和成员们认为对于像世界博览会这样的盛会而言,任何一幅具象的图画呈现出的效果都会感觉过于单薄。他们开始寻找适合的形态及图形,进行艺术形象上的调研,希望能够全部体现出2000年世界博览会的主题和观点[2]。 最终他们选择了一种“推动力”作为动态的艺术形象。通过计算机程序运算生成了一个动态波纹图形,其中动态波纹有两股力量:全覆盖的波纹中包含一股小波纹。它们的结构可以根据不同的场合、环境发生变化,形成无数不同的运动形态。这种“推动力”在视觉上是可视的,是独特的,却又是可识别的。 而这两股“推动力”这一视觉形象其实就是马恩所说的“典型”,“推动力”也可成为典型。世间万物每种个体的存在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典型”的,但“典型”是不能脱离所处的环境单独存在的。“典型”只有与所处的環境相互融合,才能让大众感受到“典型”的合理,并且能够感同身受。因此,他们所设计出的“推动力”这一艺术形象是符合的,这一动态的艺术形象与人们在21世纪运用自己的智慧不断变化、不断思考、不断创新,推动世界向前发展的一种概念是一致的,两者是不可分离的。 3.2 典型形象与典型环境 只有描绘出了典型的环境,才能创造出不一样的典型的艺术形象。汉诺威世博会的艺术形象就是一个特殊而又典型的例子。它所处的“环境”并不是设计图中的那股“推动力”,而是当时的那个时间段2000年——世纪之交,没有什么环境比这更加合适了。21世纪,人们对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期待,因此所设计出的艺术形象必须是独特的,且具有代表性的。 在汉诺威世博会的动态艺术形象的设计中,为了与主题相契合,麦克盖斯和他的工作室成员们决定在形态不断变化的过程中颜色也跟着不停地变化,世界博览会的主题与概念是人、自然与科技[3]。动态波纹的颜色在不同的环境中进行互动改变,不断变化的过程色也代表着人、自然和科技三者的相互融合、相互影响的设计理念。这一动态图形中的“艺术形象”真实地反映了处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的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因此增强了人们的参与感。并且在参观的同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亦如恩格斯在《致敏娜·考茨基》的信中所说的观点,应该学会在场面和情节中去将所想表达的情感自然地流露出来,而不应该将它特地明确地指点出来[4]。作为一个艺术创作者,对于世界的情感泄露和批判,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呈现,而是需要通过多种多样的艺术手段来表现,就像这动态波纹一样,通过不断变换颜色和形态来间接折射所要表达的效果和思想,就如文学中鲁迅先生所提倡的“曲笔”一样。 3.3 “艺术形象”的情感共鸣 为何世博会的动态图形能够引起观展者在情感上的共鸣?艺术与情感息息相关,艺术的生机与活力是离不开情感的。在审美需求、观赏的过程中,情感自始至终起着主导的作用。在动态图形的“艺术形象”中包含并且凝集着创作者自身真实的感情,因此在艺术欣赏的过程中,情感同形象与认识联系在一起,让参观者在情感上得到相同的共鸣意识。 在世博会的宣传期间,麦克盖斯和他的工作室成员们以尽可能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和色彩变化来展现“推动力”这一形象概念。例如,他们在名片的颜色和名片的形态上进行了创新。工作室的成员们无论是在办公还是外出都会随身携带一种图案的名片,成员们将它们分享给周围的每个人。并且在大量发行的同时,还开发制作出了一种平面设计网格。这种网格方便让其他设计形式的使用,让人联想到2000年世博会五彩缤纷的形象,色彩组合和大小千变万化,设计出的动态图形在上面亦可有可无。 4 结语 在数字技术发展快速的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人不满足于设计所表现出的视觉效果与表达方式,开始追求新的表现效果和新的表达方式[5]。在图形形象的动态化创新这一设计体现上需要避开市场,追求表面视觉的同质化,建立动态图形,树立新的设计理念。笔者通过马恩“典型”理论的两个层面分析了汉诺威世界博览会动态图形设计这一优秀案例,了解了塑造典型的艺术形象,无论把什么当作主体形象,都需要注重形象的共性与个性,二者要相互影响,缺一不可,并且在塑造艺术形象时要注意结合实际生活选取具有代表意义的环境去创作。一种理论或是评价、观点能否得到发展和认可,不仅要看它是否真的具有真理性,最重要的一点还是要看它是否能够满足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社会层面实践的需要。只有当它与新的实践相结合,总结出新的实践经验时,才可获得不竭的生命力。本文在阐释的过程中发现,马恩“典型”理论不仅在文学领域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艺术领域的各个方面也有同样重要的指导作用与地位。 参考文献: [1] 王宏建.艺术概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79-82. [2] 曲中直.跳出设计的窠臼——Michael Gais汉诺威世博会会徽设计访谈[J].今日上海,2004(12):36-37. [3] 倪罡.核心图形的系统化生成方式浅析[J].设计艺术,2009(04):72-74. [4] 李中一.马克思恩格斯文艺学体系[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65-68. [5] 李文锦.从锦上添花到缺一不可——产品中的“交互设计”[J].工业设计,2011(12):90-91. 作者簡介:朱婧姝(1997—),女,江苏盐城人,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201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