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探析日本书法艺术发展与书法教育 |
范文 | 刘扬 陈爱琴 摘要:书法艺术在日本文化历史中发挥着浓墨重彩的作用,本文概述中国书法艺术对日本书法的影响。日本书法吸取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精髓,并在临摹与模仿中创新,形成了具有独特民族文化特征的“和样”书风;其书法教育由小学高中的书道课展开,论述了书法教育的启蒙功能、育人功能、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 关键词:书法艺术;书法教育;书法功能 中图分类号:J2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0)21-00-02 1 中国书法艺术对日本书法的影响 “新春吉书”是日本新年第一次握毛笔书法绘画的仪式,通常在1月2日举行,也被称为吉书、试笔、初砚等。用若水研磨,向着吉利方位书写诗歌,常写的诗歌有“长生殿里春秋富,不老门前日月迟”等汉语诗句[1]。每年1月15日东京都会还在东京都千代田区的日本武道馆举行新春吉书大赛活动,这已经成为新年的代表风物诗,寄托着日本人对新的一年的期待与向往,书法已成为日本民众对新生活新气象期望的载体。 书法这一艺术荟萃起源于中国,不仅是中华文明的璀璨结晶,并且在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熠熠生辉,汉文明体系与中国儒家和禅宗思想一起沦肌浃髓地影响熏陶了日本的书法艺术[2]。日本书法虽出自中国且深受中国影响,但经发展,已经完全形成了本身独特的风格,独树一帜,与日本的民族精神和思想文化深深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日本是一个擅长于模仿与精进的国度,公元5世纪,书法经由朝鲜半岛流传到日本,日本便在形式与书体上模仿中国书法,继而与中国书法比较相近.这一时代为日本书法的奠基时期——平安时代[3]。随着日本汉字石碑的出现,临摹中国书法之风盛行,日本的书法艺术开始萌芽,其中最著名的便数日本最早的书体石刻《宁治桥碑》,成为日本后人临摹欣赏的典范,拥有一定的艺术成就与价值。唐朝年间,经济文化日益强盛,为全面广泛地借鉴吸收唐朝的先进文化和技术,促进日本国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繁荣,日本先后多次派遣遣唐使来中土大唐,中日之间的文明往来也日益密切[4]。唐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的作品经由遣唐使传入日本,影响了一代日本书法家,形成了一种特殊的书风——唐风。 2 日本书法艺术发展与书法教育 平安时代中期,书法传入日本后,日本不再拘泥于效仿中国书法,而是形成本身独特的书风,在书法发展之路上不断拓宽自己的道路,规范了书法的书道,创始了日本独有的和样书风,其中楷范的书法艺术就是“三迹”。“三迹”即小野道风、藤原佐理、藤原行成,这3位都是平安中期的书法家。小野道风出身汉学世家,为和样书风的代言人,其作品被称为“野迹”,主要作品有《玉泉帖》《常乐里闲居诗》等;藤原佐理的作品被称为“佐迹”,擅长草书,真迹有《诗怀纸》《离洛帖》等;藤原行成则另有一番成就,和风书法源于小野道风,发展于藤原佐理,完善于藤原行成,他的真迹被称为“权迹”[5]。 平安时代后期,假名书法逐步风靡,模仿借鉴了中国草书,较之模仿的晋唐书法抽象简练,后发展成一种日本独有的唯美性艺术形式。而正是由于这种极致的唯美性,导致此书风发展之路愈来愈窄,最终只是昙花一现[6]。 日本书法受中国书法艺术的影响,经过不断临摹与模仿,逐渐掌握了书法艺术的精髓,汲取了书法艺术的精华,与日本民族精神和民族特色相结合,形成属于本国独特的书法艺术,成为日本璀璨的文化瑰宝,令后人欣赏与敬佩[7]。 书法的兴盛和发展也促进了书法教育的普及,日本小学阶段设立书写科目,自小培养学生欣赏书法美的兴趣。高中阶段设立书道课。日本高中的《学习指示纲要》书道部分的目标提出:“参与一些普及性的书法项目,养成对书法崇高的热爱,丰富文化修养,使自身的书法功底得到潛移默化的积累,进一步提高表现与品鉴方面的基础技能。”[8]日本书法教育也包含政府和一些教育机构举行的习字常识教学和文化项目,可分为师范教育、职业教育、书法家培养这几个大目标,以师范教育为主要目标,如培育小学、高中的习字书法教师。 日本书法具有教化育人的功能,儿童与幼儿在识字启蒙阶段就有机会上习字课,反复练习假名和汉字书写。历史上,文字是作为统治阶级垄断性文化象征出现于历史舞台,平民百姓无法进入官方的教育机构进行文字习得,当时能写一手好字便是体现文化权威的标准之一[9]。所以,在日本,从小就十分注重学习写字与书法,书法活动成为人们走向上流社会并提高修养的重要手段,这为书法教育的发展以及书法教育传统的形成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书道教育注重对人心性的培养,显得平易近人,更显书法艺术的本色,影响着生活的方方面面,书法学习已成为提高个人修养与文化素质的具体表现[10]。书法在培育大众的品德修养、智力素质、生活习气、特性形成、鉴赏才能等各个方面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恰如包世臣在《艺舟双揖:答三子问》中说:“书道妙在性情,能在形质。” 日本书法的萌芽兴起与蓬勃发展也产生了对书法专职人才的需求,书法的职业教育也应际而生,以满足普通国民对于书法教育的需求[11]。日本有一种名为“赏状士”的生业,他们处理各种证书、邮件、项目会议的姓名卡、典礼程序安排表、祝词、海报、信纸等等,包括学生的结业证书、集会的标题、位置姓名笺都是由赏状士和学者一类的正规科班人士用毛笔亲手书写,并在字体、格式上都有着日本独特的规定[12]。 书法职业教育不仅是一种鉴赏教育,也是一种人格教育,更是一种人文教育,它在提升人们书法欣赏能力的同时,也能够提升人们生活中发现美的能力[13]。政府与机构会开设一些书法文化班,个体也会开设一些书法教育机构,如书道会、书法联盟等,进一步提升人们的书法文化素养。随着对专职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以书法为职业的情况有3种:教育机构中的书法教师、艺术文化机构中的管理者、企业中的艺术设计者。这是一种良性发展趋势,不仅有机会普遍提升人们的书法能力,也填补了市场人才需求的空缺。通过书法职业教育发展,不仅可以增加受教育者的才华和学识,而且能够提高他们的修养和人格魅力,塑造职业人的高尚品格[14]。 日本是一个鼓励“终身学习”的国度,书法是一种细水长流的生活情操,可以渗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因如此,书法作为传统文化便呈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书法习得可以陶冶情操,参酌古代字帖,敬仰古人风姿,潜移默化地影响个体的人格培育和人文熏陶[15]。生活中离不开文字,书法艺术是人类高级的生命活动,陈绎曾在《翰林要诀:变法》说:“喜即气和而宇舒,怒则气粗而宇险,哀则气郁而字敛,乐则气平而字丽。情有重轻,则字之敛舒险丽亦有浅深,变化无穷。”书法艺术是愉悦精神的再生体,宇宙间唯人有心,有心则有情,有情乃有趣,乃有心灵之愉悦。书法是一门奇妙的艺术,是灵魂与情感的产物,是把生命、生活自身审美化的成果,是形式美和情感要素的直接结合。书法是纯粹的艺术,是灵魂的原始创造,它不只是一种高级的艺术形式,还具备普通文字艺术无法获得或无法望其项背的非凡价值和功用——身心双修[16]。 3 日本书法教育的社会功能 书法与现代社会密切结合,具备强大而不能取代的社会功用。首先,书法文化由教育传递,教育活动对个体和社会发展产生各种影响与作用,使书法文化更好地被一代一代人传承。其次,文字是承载文化的必备工具,是人类书写言语的符号和交换信息的工具。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识便是文字的产生,同时它也是人类由愚陋走向文明的分水岭,大大推动了社会发展,是历史记录的工具。而书法是文字的艺术体现方式,通过艺术书写能更好地记录与传播文化,使人类精神文明的宝库日益丰硕而生辉[17]。并且,艺术是人类在物质生活之上创造的一种精神产品,来源于物质生活的同时高于物质生活。日本社会通过书法教化,将书法艺术与传统节日巧妙联结,如文章开头所述的日本新春吉書活动,将书法推广普及至全社会乃至全民族,形成一种欣欣向荣、温良儒雅的社会书风。 日本现代书法文化还具有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第一,书法教育事业的发展如日中天,国家软实力日益增强,人们的物质消费水平不断提升,文化消费的欲望也愈来愈强烈。书道事业的发展推动着文化产业的发展,书法展览、书道会等文化活动的开展,促进了书道用品如文房四宝产业的发展,书法教育发展促进文化发展,使文化具备经济力,成为社会生产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文化的商品属性释放出来,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迅速增长,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高[18]。文化产业所蕴含的商机也越来越巨大,促使书法机构、书道企业的发展欣欣向荣、蒸蒸日上,书道产业的发展同时也能吸纳就业,使更多有用人才能在合适的岗位上创造出自己的一番天地。第二,书法教育的发展也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娱乐生活,促进人们全面发展,陶冶情操,修养性情,提高个人素质,也极大地提高了国民素质[19]。第三,书道已经扩展到商业设计行业,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推动了日本新兴产业的诞生,这一产业叫作“设计书法”“数据化书法”“商业书法”“美术书法”,是借由计算机的平面图像处理性能来处理和设计书法艺术作品。书法设计基于手写书道作品,用于商业处理各种元素,如广告、包装、商标、产品设计等。这样的一批复合型人才将专业的书法知识技能与现代社会的元素结合起来,给书法产业注入新的活力,为书法艺术带来了新生[20]。 4 结语 书法艺术是一种独特而璀璨的文化瑰宝,象征着悠久厚重的文化历史中坚定不移的文化之基,具有多向度、多层次的文化品格,这种品格和性质与民族传统文化的各方面都具备显性和隐性的亲密联结,在联结中显示出其多方面的文化功能与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 成玉峰.中国汉字中古音韵韵尾山摄、臻摄、咸摄、深摄与日语字训读音的对应研究[J].江苏大学学报,2016(5):86-92. [2] 奚昕.《斧柄集》的深层生态学思想与中国的儒、释、道文化[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9(2):31-39. [3] 陈红梅.混沌的阈限:自我探寻·艺术抉择·审美人生[J].三峡论坛,2019(5):60-65. [4] 邵华.中西方文化差异在翻译中的体现[J].疯狂英语,2018(4):148-150. [5] 张永亮.西行《山家集》“恋歌”中的“物哀”美[J].安徽文学,2018(11):96-97. [6] 韩启群.西方文论关键词:物转向[J].外国文学,2017(6):88-99. [7] 张永亮.专利摘要汉日翻译策略研究[J].现代语文,2017(8):123-125. [8] 祁文慧.翻译“理想”与“艺术”实践[J].英语广场,2019(2):57-59. [9] 王富银.化妆品广告词修辞特点的语用分析[J].英语广场,2016(1):47-49. [10] 鲍志坤.《宠儿》象征主义分析[J].英语广场,2019(12):6-8. [11] 祝一舒.试论许渊冲翻译思想的特质[J].上海翻译,2019(5):83-87. [12] 何宝年.中日同形词翻译対比研究[J].东北亚外语研究,2020(1):85-90. [13] 邵华.英汉情感习语对比[J].艺术科技,2019(19):27-28. [14] 朱德付.顺应理论视角下车贴的语用功能探析[J].汉字文化,2019(22):24-25. [15] 祝一舒.语言关系与“发挥译语优势”——试析许渊冲的译语优势论[J].中国翻译,2017(7):65-70. [16] 杨喜刚.“一带一路”视阈下江苏地方旅游外宣推介语言服务研究[J].英语广场,2019(04):50-52. [17] 祁文慧.《呐喊》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评析[J].英语广场,2019(6):17-18. [18] 祝一舒.翻译认知与翻译历史观的建立——“中外翻译史”课程教学探讨[J].山东外语教学,2018(11):109-117. [19] 韩启群.“物的文学生命”[J].外国文学,2019(1):41-47. [20] 刘祥海.从高低语境文化看中美广告语言差异[J].艺术科技,2019(18):33-34. 作者简介:刘扬(2001—),女,江苏徐州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日本语言文学。 陈爱琴(1962—),女,江苏南京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日本语言文学。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