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浪漫与救赎:论马克思的诗歌艺术
范文

    摘要:卡尔·马克思青年时代创作的大量诗篇,不仅表现出了他创作的激情和对爱的渴望,还反映了他对社会现状的批判。这些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超越经验世界的浪漫画卷,浪漫,见之于情感相较于语言的无限;浪漫,始于现实又终于现实。不仅浪漫,是欲挽救迷茫的爱,是欲以拔山倒势之气概挽救现实。马克思对自己真正的救赎是对浪漫主义中已有的幻想成分进行批判,最终转向现实主义的完成。

    关键词:马克思;诗歌艺术;浪漫;救赎

    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2-0-02

    据统计,马克思的诗歌如今保留下来的有111首,且这些诗歌被分布在6册诗集之中,包括《爱之书》第一、第二部,《歌之书》《献给父亲的诗作》以及马克思姐姐索菲亚收录的两册诗集。这些诗歌是研究马克思文学的重要直接依据,更是马克思后期思想理论创作的萌芽。然而,国内学界对马克思的关注,更多注重其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相关的伟大著作的研究,忽视了从马克思早期诗歌创作中探求其思想的源头。在中国知网检索主题词“马克思的诗歌”为例,只获得聚焦于马克思诗歌的33篇期刊文献,这种有意或无意的绕开放置不顾,对深入研究马克思的思想是不利的。这些文献对马克思的诗歌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对爱情的赞美,局限于诗歌表现出来的浪漫主义的外在形式,忽略了根据后期马克思伟大著作中的思辨逻辑和马克思本人的创作风格,深挖这些诗歌背后潜藏的马克思的矛盾心理和宏图远志。

    1 浪漫:语言的有限和思绪的无限

    马克思在《爱之书》第一、第二部与《歌之书》中,明确表示这是写给燕妮的,在《献给父亲的诗作》中也有为燕妮创作的诗歌,可以说,对爱情迷茫、痛苦又执着的心理,贯穿马克思的诗歌创作。马克思诗歌中浪漫主义思想的表现,首先得益于马克思中学时期与浪漫主义哲学思想的接触,再者与燕妮的感情危机带来的忧愁和痛苦,加速了马克思感情的浪漫抒发。

    1.1 浪漫的追溯:环境和教育的影响

    浪漫主义是在对启蒙运动的反思和批判中产生的,而马克思诗歌中所体现的浪漫主义思想也有可追溯之地。1835年,马克思依循父亲的心愿到波恩大学学习法律,但这个时期马克思却对文学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他有40%的选修课与文学相关,其中两门文学相关课的任课老师是当时德国早期浪漫派的代表人物。除此之外,马克思还参与了诗歌兴趣小组,与兴趣小组的组员们共同在诗歌中徜徉。在波恩大学学习的这一年是马克思与德国早期浪漫派接触最频繁的时期,但这一年的大学生涯并非马克思诗歌中浪漫主义思想的渊源,马克思早在与燕妮的父亲冯·威斯特华伦亦父亦友的交往中,就深受这位热衷于浪漫主义诗歌作品的长辈的影响,还在其影响下閱读了莎士比亚和荷马的作品。如果还要追溯马克思诗歌中浪漫主义成分的渊源,还有中学时代对康德—费希特哲学的接触,因为浪漫主义思想的哲学基础便是这两种哲学。另外,马克思也受到了父亲亨利希的影响。亨利希的文学素养很高,对莎士比亚、歌德、席勒的作品都有深入的研究,从小就培养了马克思的文学爱好。从马克思中学时期的作文,特别是《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可以看出他的语言天赋和作文水平,以及从小就表现出的为人类解放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远大志向。

    1.2 浪漫的动力:对爱的渴望

    马克思诗歌中体现的对爱的渴望,首先见之于对燕妮之爱。燕妮,被公认为特利尔最美丽的姑娘和“舞会皇后”,她蔑视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切传统观念。1836年夏,面对马克思的求婚,燕妮瞒着父母和18岁的马克思私订终身。同年10月,马克思从离家不远的波恩大学转赴离家遥远的柏林大学读书。1841年4月15日,马克思提前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但光有一篇博士论文并不能维持生计,因而他和燕妮不得不打消结婚的念头,继续等待。1843年6月19日,马克思终于在克罗茨纳赫与苦等了他7年之久的燕妮结婚。马克思的诗歌正是这种等待中的迷茫和执着的完美写照,思念的痛苦泯灭不了马克思的决心和勇气。但马克思的诗歌中的爱,更体现为一种大爱,一种对万物苍生幸福生活的倾注,是欲力挽狂澜改变现实世界不停歇的追索,这种爱延伸到对整个宇宙的思索和探寻。马克思道:“你们只能向爱敞开胸膛,你们要永远保持永恒的力量;我已经把慈爱注入你们的心房,你们应当放射出我的心灵之光。”[1]正是由于和燕妮的爱情、婚姻在现实中屡屡受挫,马克思才在诗歌中表露出对爱情的渴望,这种浪漫之爱最终上升为对世界、对宇宙的大爱。

    1.3 浪漫的危机:与现实的碰撞

    即便年轻的心再浪漫,对理想再渴望,终归要与残酷的现实相碰撞。马克思在诗歌里畅游,抒发对燕妮的爱,但在诗歌之外,还是会不间断地碰到地位悬殊、相隔遥远等现实状况。燕妮不肯向他吐露衷肠更使马克思心急如焚,期望又失望、敏感又执着的循环往复,使马克思更加痛苦。当他在诗歌里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时,当他回过头来面对父亲对他不能为家庭带来优厚物质条件却挥霍无度的指责时,他的心里同样矛盾和痛苦。文学和诗歌中的浪漫使他得以享受短暂的美好,但时间一久,特别是当它跟现实反复碰撞时,这种幻想中的美好会自己瓦解,浪漫的主题将得到反思。当马克思发现自己对文学的热情、对诗人的向往,并不能满足他的现实需求,并不能解决他的现实问题的时候,他终于清醒过来寻求他路,以解放自己和自己的爱与理想。

    2 救赎:诗歌里的和在诗歌里

    马克思创作的大量诗作,不仅抒发了他对爱情的迷茫和渴望,也有对青年马克思世界观、人生观的明显表达,同时还深刻表现了他对社会现状的不满、讽刺和批判。这些诗作感情真挚、思想崇高深刻,表露了马克思的人道主义和博爱精神。诗歌中超出经验世界的体验,让他进一步发觉了资产阶级灰暗的一面,接而转向对现实的批判,从现实中寻找解决的方案。

    2.1 救赎迷茫的爱

    马克思在诗歌中,常常以“星星”“繁星”作比喻,他把燕妮比作高空中的星星,照耀大地,是整个宇宙的宝藏。即使平民的他和出生贵族的燕妮地位悬殊,即使两个人的爱情受到很多人的质疑,但马克思穿破一切障碍和“愤恨”奔向心爱的人,群山、河流也无法阻挡。但是7年漫长的等待有时候也磨砺着燕妮那颗不安的心,生活中并不都是甜蜜和快乐,女孩的心思有时候会被蒙上纱。马克思在诗歌《我的志向》《梦想》中,希望自己的盟誓可以得到燕妮甜言蜜语的回应,但总被燕妮拒绝。马克思的父亲也担心他“夸张和狂热的感情”,担心他不能“得到平静”,[2]救赎人们沉睡的心灵。

    2.2 救赎灰暗的现实

    带给马克思迷茫的,不仅是爱情,还有对种种现实状况的追问。当时的德国社会化大生产得到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暴露,还有周期性经济危机发生,这一切都使马克思十分鄙视腐朽的黑暗势力,同情当时社会底层受压迫的人民,憎恶德国伪善的宗教正统思想和死气沉沉的市侩风气。他在《讽刺短诗集》中,把坐在安乐椅上的德意志人,比作腐烂物里的“蛆虫”;他在《抱怨》一诗中,直接阐述了使他自己焦躁不安甚至疲惫不堪的“内心的斗争”。但是他依然畅言不会停止自己的脚步,违背自己的志向,比如在《人的自豪》中,赞扬那种即使没有保护伞依然扬帆起航,为了实现自己的远大志向视死如归的人。马克思就这样在诗歌里和灰暗现实作坚强的抗争。为此,他还在诗歌《感触》中,鼓励和告诫自己不要因为浪潮的拍击就畏缩不前,更不要给自己机会彷徨和虚度,要为了实现自己变革现实社会的伟大梦想而不断勇敢奋进。

    3 反思:向现实的转变和对现实的批判

    3.1 潜移默化:父亲的引导和朋友的影响

    马克思在诗歌的浪漫世界里批判现实,坦言不喜写信的父亲担忧马克思的状态,因此常常去信提醒他“不要完全离开扎根的大地”。[2]亨利希还建议马克思减少甚至停止文学活动,因为一方面这并不利于成为律师,另一方面它并不能给生活以丰厚的物质利益,但马克思并没有给予回应,亨利希直接指责马克思是毫无意义挥霍金钱的“利己主义”。与父亲观念与行动上的冲突,还有父亲时不时对现实和物质利益的提醒,对马克思思想的转变具有很大的催化作用。那些诗歌中的浪漫,美好却有些痛苦,浪漫主义走到极致便会瓦解,于是马克思开始关注黑格尔,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在一定程度上似乎解决了马克思的精神危机。再者,海涅和马克思曾有一段非常珍贵的忘年之交,在海涅的影响下,马克思对浪漫主义逐渐转向反思,他对反动的或模仿很拙劣的浪漫主义所持的态度是批判和嘲讽,而对积极进步的浪漫主义则选择加以肯定和引导。1837年11月,马克思在给父亲亨利希的信中告诉他将终止诗歌创作。

    3.2 重要节点:《莱茵报》时期的自我探索

    “《萊茵报》时期”一般指1842年4月—1843年3月,马克思从撰稿到退出《莱茵报》编辑部的一年不到的时间。在这个时间段,马克思对浪漫主义的态度坚定而明确。他在《评部颁指令的指控》一文中,直接指出反对浪漫主义思潮是《莱茵报》发挥影响的一个重要方面,当然,此时主要批判浪漫主义虚幻和封建的一面。接着,著名的《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再一次证明了马克思对封建和虚幻的浪漫主义的批判,他评价普鲁士颁布的新的检查令具有一种“精神的浪漫主义”。这一时期的马克思还挖掘了浪漫主义的本质,认为浪漫主义不过是由于逃避现实而展现出来的一种幻象,是由封建贵族的阶级性决定的。还有一个众所周知的事情也对马克思向现实主义转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那便是马克思在这一时期遇到的“难事”,即对“物质利益发表意见”,使他对现实中的种种状况或问题产生了思考。

    3.3 彻底救赎:十足的现实主义者

    如果说《莱茵报》时期使马克思有了明显的现实主义转向趋势的话,那么1845年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神圣家族》的出版,则是马克思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转变的重要标志。特别是1850年后,马克思的思想认识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他对现实主义的理解更加深刻,向现实主义的转变更加彻底。从对真实性的理解上来说,他批判欧仁·苏、黑格尔的主观唯心主义幻想,认为他笔下的人物或“自我意识”哲学都脱离了人的“现实性”。马克思主张应该使人物描写围绕具体现实展开,不应在幻想中使个人抽象化。在这里,现实主义应该是真实存在的,且是具体的。就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来说,马克思通过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引用,对“真正的社会主义”进行批判,强调要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1]而不是在意识里靠想象预测未来。这一时期马克思彻底向现实主义的转变还体现在他对典型问题的探讨和研究上。比如他对福格特对自己的污蔑所作的反击和批判,用“圆满的人物”等多个称呼对其进行戏谑性的回击,将他的谎言和卑劣品格揭露。再如对金克尔这个“大人物”的批判,马克思也留出篇幅,在当时真实的特定环境下,一步步揭露金克尔的宗教浪漫主义感伤,揭露他对革命的叛变和“时代的英雄”的虚假性。马克思用自己的行文解释了现实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形式的表达是为内容服务的,现实主义的语言和形式都是朴素的。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96,416.

    [2] [德]亨利希·马克思.亨利希 马克思致卡尔 马克思(1836年12月28日)[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850,857.

    作者简介:唐其毛台(1995—),女,甘肃甘南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7: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