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金承志与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合唱套曲《泽雅集》评析
范文

    赵雪吟

    一曲成名天下知

    2016年,一首《张士超你到底把我家钥匙放在哪里了》引爆网络,其工整严肃的多声部演唱形式配以荒诞的歌词,《射雕英雄传》《牛仔很忙》《西部大镖客》以及各种游戏音乐的音乐主题都或多或少的杂糅在这首合唱作品中。大众纷纷惊呼:“原来合唱可以这样唱!”一曲成名天下知,在“张士超的钥匙”之后,金承志的更多作品《感觉身体被掏空》《春节自救指南》等“神曲”相继问世,延续了以往怪诞风格的同时,立足于当下人们的生活状态,触动了大众心中的共鸣点。

    在当今社会,似乎出奇出怪往往比出精品更容易流行。“神曲”效应使得这一团员全是非科班出身的业余合唱团瞬间跻身为民间业界排名第一的位置上。除了正常的音乐演出以外,影视、广告等通告不计其数,这些对于一个做小众音乐的合唱团来说无疑是成功的,但作为彩虹合唱团的指挥兼“神曲”的作曲家金承志却不这么认为。这个刚过而立之年的年轻团长和同龄人相比有着一种自觉的清醒,他推掉了过多的宣传与商业演出,他所享受的是音乐带来的快乐,而不是把它当做任务去完成,也更不是把音乐当做谋生的工具。

    对于金承志来说,十年的蛰伏与合唱团五年的磨练换来的成功显得更加不易,他像一个巧匠用心雕琢着他的每一部作品,每一首音乐。他形容自己的音乐是在用全身的力气表达生活中一点点鸡毛蒜皮的忧伤和小事,用轻描淡写的方式去表达巨大的沉痛,而“神曲”的本身还是严肃音乐,不是不正经的嬉笑玩闹。当然他并不是我们认为的只创作背离原始合唱形式哗众取宠的作曲家,他无数次申明:“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的风格基本上是九分严肃,一分活泼和幽默。”而更多的聽众只把注意力放在了最后的一分上,忽视了他作品本身高雅的严肃感。上海音乐学院作曲与指挥系专业毕业的金承志创作了很多严肃的音乐作品,皆极静极雅极柔极美,与他创作的《张士超》《感身空》等作品有着强烈的反差。从最早的《净光山晨景》《三十幅》到新发行的“表白神器”《我喜欢》,以及合唱套曲《泽雅集》《落霞集》都无不透露着浓浓的诗意,恰到好处的旋律行进和和声编排,配以雅致的歌词给人以无言的情景感。从神曲追来的听众们无一不感叹:金承志还有这样正经的一面!

    竹柏得其真

    《泽雅集》发行于2016年1月9日,最早演出于《双城记》崔薇及金承志作品专场音乐会,是金承志最早创作的一部无伴奏合唱套曲集,共分7首作品,分别是《竹林》《月亭》《夕烧》《山坡》《海岸》《湖上》和《小溪》。

    这部作品基本上是根据金承志在以往生活时看到的一些真实场景有感而发创作出来的,更像是一部典型的山水小品。而这些真实场景来源于金承志的故乡——温州。当年因为金爸爸生病,一家人在温州泽雅山上选了一处僻静之地休养,每天过着渔樵耕读的生活。那段“草木择地生,禽鸟顺性飞”的田园生活为金承志以后的创作提供了很多灵感。温州的风景也被他尽数收录进他的《泽雅集》中,包括江心屿、松台山、泽雅山。第一首《竹林》甚至是全部用温州话来演唱。每一首都是曲中有画,温州的春夏秋冬、夏晴雨雪都在他的作品中有所体现。他更是一个古典文学的爱好者,早年便养成了读写繁体字的习惯,所以他的歌词常常带有浓厚的古风韵味。这使得合唱的空灵悠远把如古典诗歌般的歌词晕染开来,歌曲中绕梁三日的典雅旋律和古意盎然的文学意向合二为一,把传统五声调式与西方简约主义风格进行了巧妙的融合,用偏现代化的语言把古人的风骨唱出来,使得画面的意象性和渲染性呼之欲出。

    听完《泽雅集》后第一个感觉是金承志的才情和诗意究竟能到达何种地步?才能写出这样境界辽阔、造化殊胜的歌曲?一部套曲竟能有让人瞬间安静下来,感到“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魔力,一曲唱罢眼前都是雾气,心中尽是平静,意境之美不言而喻。它是自由烂漫的大自然,如月般静,如山般沉。如果说金承志的神曲更多的是在平凡中迎难而上找到自我的价值,在他的《泽雅集》中则更多的是逃离这平凡的世界,去感受大自然的雅致与清新,做一名隐于大野的隐士。

    七首歌曲衔接紧密,结构构思巧妙,描绘了七幅秀丽的山水画卷,从《竹林》的夏初的梅雨时节再到《小溪》春至,真可谓夏有凉风冬有雪,春有百花秋有月。

    第一首《竹林》是金承志根据南宋赵师秀的《约客》一诗有感而发的作品,作为《泽雅集》的序曲初听有种吊诡的意味,旋律多采用同音反复和级进的方式,节奏悠长而缓慢,歌词更是少见的采用了温州方言,别有一种诵读诗经之感,在第二段时女高声部的旋律似薄雾一般把沉静的女低的支声伴唱包裹,和声在四、五度展开,略加留音似的环绕,营造出竹林村口,薄雾袅袅,空山鹭鸣,观棋局听雨的美感。

    第二首《月亭》不同于《竹林》约客客不至的愁淡情绪,更多是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期待,金承志称这是首七夕时节的恋爱歌谣。第一段男声独唱配以分解和弦伴唱,而第二段音乐上运用了相距一小节、男声下行五度的自由模仿,对答式的轮唱给歌曲更有层次感,使人不由得被感染,深觉意境悠远、身心舒畅。“望月亭内笛声远,白露城外约客归”。旋律略施变化,完全是风清月霁天河静淌,“嗟我怀人,眞彼周行”,无外乎是世间最美好的事了吧。

    第三首《夕烧》的歌曲名字本身就是一种美感,名字取于二十四百乐色彩雫,以日本美景的颜色命名。这大概是《泽雅集》中创作最成熟的一首作品,无论是在音色、和声的运用,还是词与曲融合度、团员演唱的音准、循环的呼吸都无可挑剔,不同声部的分配更是绝佳。在曲子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出金承志对日本作曲家相泽直人等人模仿的影子,歌词从前二首的诗化改变成了半文半白的风格,颇有种日本俳句的感觉,旋律在切分的节奏中拉开,小调的感觉墨色郁郁,反观却有种厚重大气之感,童年记忆的颜色泼洒了一夏,恰似一幅山水水墨。

    《山坡》《海岸》《湖上》三首曲子同样是美好的水墨画卷。纯人声推进节奏,外延无限的内涵表现,漫不经心的节奏体现出音乐“雅”的气质,看不出这是金承志有意而为之,不自觉带听众走进意境幽深处,体会音乐的缠绵悱恻、悠然自得。弱起的节奏、整齐而干净的和声与反复连绵的旋律声部呼应合二为一,《湖上》一曲终后还特色性的加入了吟诵,使得作品诗韵更浓。《海岸》中“月光把海面晒成了白色”,海浪的此起彼伏,阿嬷在岸边催着回家,不同于《湖上》的“草木黄,一夏一盛,人间贵,一会一期”,一个是有爱的人等你回家的勇气,另一个是感叹人生匆匆的哀伤。但相同的是色调是温暖的,不绝如缕的意境所带来的直指人心的力量,那一瞬间音乐传递出来的所有东西都是真实的、永恒的。

    最后一首作品《小溪》一改之前六首作品的日本“和风”,更像是一个终曲的“彩蛋”,五声的中国调调阳光、质朴。全曲不到2分钟,却呈现出满满的画面感,童年乡村的记忆扑面而来。金承志曾说这首歌就是他童年十二三岁生活的真实写照。村口的大黄狗,爹爹捕鱼,母亲种花,挑柴的阿公摔一跤都是真实的故事。半声的跳音唱法使声音更具有流动感,男女声部轮流采用支声复调的方式模仿锣鼓声以给主旋律声部生动的趣味性,所有的“菜品”都在衬词的地方采用了仿童声的念白方式,摔了一跤的阿公,坐在门口大口吃瓜的少女都显得更诙谐可爱,生活气息十足。

    当然由于作品创作周期只有一个月,《泽雅集》在文字、音乐、排版上都有着些许不足(《湖上》这一曲经过金承志反复修改但还是不满意),由于金承志固执的艺术坚持,坚持不做录音棚演唱版本,只做“一期一会”的现场演出,在现场版本中偶会出现不和谐和弦打耳朵,个别团员会出现一些音准、咬字、收韵、节奏把握等控制不好的问题。但仍不影响合唱的整体性。作为一支大多数团员没有受到过正规声乐训练以及复调技法的业余合唱团来说,音乐的清晰和细腻能够被完整的表现,他们已做到他们能做到的最好。

    谁持彩练当空舞

    《泽雅集》中风景各异,有远山、海岸、碧波、皎月等等,但一千位听众听过后心中也还是会有一千种不同的风景。在听众听到音乐的同时,内心中也翻滚起和所唱风景基调相同的色彩。早在20世纪俄国作曲家斯克里亚宾曾提出音乐与色彩水乳交融的构想,他认为音乐总能与视觉感受联结在一起,音乐中可以听见“颜色”。《泽雅集》中的每一部作品都似乎异曲同工的表达了这一观点,这部合唱套曲集给人的整体的色调是柔和的,远山是氤氲的森绿,近水是睡着的浅碧,月色是被洗涤过后的白,夕晖是橙黄,木屐是暖灰。“一年四季美如画,风光旖旎总当时”,七首套曲的色彩拼接在一起构成山水画,也成就了“风雅”二字。

    如同“彩虹”的团名一样,这个看似随意的名字并不是偶然而得,赤橙黄绿蓝靛紫在他们的作品里是能切身被“听”到的,旋律、和声、节奏、音色的变化影响了听众听觉感受的同时也带来了心理色彩交织的享受,直截了当的听觉印象和乍看无形似有形的视觉印象使得听众官能界限通通丧失,彻底沉醉于《泽雅集》色彩斑斓的音乐中。

    这部合唱曲集面向的只是小部分音乐爱好者,它更适合在自由安静的环境中去聆听,它的色彩不是大众偏爱的大红大绿,接受度在这点而言必然大打折扣,它不同于几首偶发空缺的无厘头“神曲”是为大众审美而买单,但还是感谢这几首《神曲》让我们认识到这支合唱团,也惊艳于其主要作品的魅力,中国传统文化与合唱进行了紧密的结合。作品里有典致的闲庭落花,也不乏生活的柴米油鹽酱醋茶。大俗与大雅在彩虹合唱团这里没有冲突的浑然一体。

    相思歌白头

    许多媒体喜欢拿“月亮与六便士”形容金承志的音乐创作进退不失矩,他的音乐在严肃与戏谑间能够真正做到游荡自如。老金自己也曾说:“如果一味地追求月亮而不顾及六便士,我觉得是不对的,艺术一定是跟生活发生紧密关系的,没有一个艺术家可以直接站出来说自己与社会毫无关系。”不扎根生活,谈什么艺术,金承志的作品就是这样,少了些佶屈聱牙,少了些故弄玄虚,多的是真实的生活。他所描述的都是大家能看到的场景,所写的也是能听得懂的生活,但从他的作品中又能感到无论是自然还是社会中所蕴含的细微末节的美。让人觉得他捡起六便士的同时,不忘仰望头顶的月亮。

    合唱至今作为小众音乐、高雅音乐,似乎从未走进大众的视线。它的鉴赏仍然是有门槛的,大众媒体的错误引导、中国音乐教育的缺失使合唱越发变得曲高和寡,里面的人没有走出去,外面的人亦无法进来,两者尴尬的僵持着,而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的出现无疑是合唱的一次“跨界”的创新,当然这一步总需要有人去走,总需要付出代价。人文爱乐合唱团创始人周锴这样评价金承志:“他一直在尝试用不同的技术来构建合唱音响,传达出他心中的音乐。”对于彩虹合唱团来说,合唱作为一个艺术载体,可以尝试加入任何新的不同的风格、体裁,发展更适宜大众接受的音乐形式,以便把彩虹合唱团音乐观念传播给更多的人。

    好玩而不低俗,严肃又不失轻松,总会有人为这样的音乐去买单。只懂乍见之欢,不明久处不厌的人是不愿意为类似《泽雅集》这种小众的音乐付钱的,懂音乐的爱好者是希望看到收敛起戏谑腔调真正做到“造化随顺,风雅之诚”的彩虹合唱团。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9:5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