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白裤瑶细话歌的网络传播现状 |
范文 |
[摘? ? 要]白裤瑶是我国瑶族的一个支系,因男子穿及膝白裤而得名“白裤瑶”,主要分布在广西南丹县里湖瑶族乡、八圩瑶族乡以及贵州省荔波县瑶山乡等地。细话歌是白裤瑶的“山歌”,用于恋爱、仪式等场所。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手机的普及,细话歌的演唱形式、演唱地点、演唱时间等都發生了变化。如此背景下,对细话歌的传播现状进行调查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白裤瑶;细话歌;网络传播 一、 白裤瑶细话歌概述 白裤瑶是有着优秀文化传统的民族,他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文化艺术。五彩斑斓的挑绣、蓝白相间的蜡染、承载历史文化的铜鼓等,民族色彩浓厚。这些绚丽多彩的文化艺术,在祖国的文化宝库中独放异彩。其中,细话歌作为白裤瑶的民歌,在其民族情感交流中起到重要作用。 与其他少数民族一样,白裤瑶是一个歌唱的民族,其中细话歌是白裤瑶青年男女恋爱时吟唱的爱情歌,因为歌唱时抱头咬耳对唱,声音小而得名。白裤瑶的青年男女一般到14、15岁就开始进行恋爱活动,以歌交友,称为“玩俵”。凡是能聚集人的场所,都是白裤瑶青年男女交识朋友、发展恋爱的时机和地方,比如在歌圩上、婚宴上,甚至在葬礼上。男女相聚的时候就会吟唱细话歌,三尺之外很难听清楚。在黄昏后,到山坡上、圩市上,在那里抱头咬耳,情意绵绵,互诉衷肠。细话歌内容涉及广泛,从个人情况到父母、亲戚、生活、劳动等都有涉及。 白裤瑶是瑶族的支系之一,主要聚居在广西南丹县八圩、里湖瑶族乡和贵州荔波县瑶山一带,文中就南丹县里湖瑶族乡地区的白裤瑶细话歌进行调查分析。 二、 细话歌的网络传播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发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截至2019年6月, 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 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1%。互联网普及率为61.2%。{1}互联网普及率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通过手机利用网络拉近与世界的距离,现在不用“行万里路”,也能“知晓天下事”。 (一)传播媒介分析——以抖音、快手、火山小视频为例 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7.59亿,其中长视频用户规模为6.39亿,占网民整体的74.7%;短视频用户规模为6.48亿,占网民整体的75.8%。{2}近几年,短视频平台作为一种新的社交形式逐步进入大众的视野,因短视频时长短、制作简单、群众基础深厚等特点,吸引大量的用户使用,例如:抖音、快手、火山小视频等APP。 1. 短视频分类及其划分 (1)抖音APP 抖音是一款音乐创意短视频社交软件,于2016年9月上线,用户可以自己选择歌曲、调节视频拍摄快慢、增加美颜滤镜等特效,制作自己的视频作品。这种方便自己制作短视频的形式,迎合了年轻人个性化的需求。 (2)快手APP 快手的前身是“GIF快手”,起初是一款制作、分享GIF的手机应用。2012年转型为短视频社区,是用户记录和分享生活的平台,用户可以在快手上分享视频和图片。 (3)火山小视频APP 火山小视频是一款记录原创生活的小视频社交软件,是今日头条旗下的短视频渠道,但与抖音、快手不同的是,火山小视频可以根据视频播放量来获取收益。 2. 短视频的当代特征 (1)感官、用户体验 如今短视频APP都是以视频为基础,加以社交和社区等形式打造平台,把影像制作从专业殿堂走入大众生活,区别于以往的文字聊天的通讯软件,在听觉、视觉的感官上给人更直面的感受,带给用户一种真实感和亲近感。软件自带的音乐给用户有更多的选择空间,后期还有编辑、滤镜、特效、加速、放慢等功能,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调整,满足用户的心理需求。 (2) 记录、分享生活 社会繁荣发展,家庭生活幸福,在智能手机和4G网络的时代下,人们都希望通过镜头记录下美好的瞬间。一些生活日常、有趣小事都可以拍摄下来,上传至网络便一键分享至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平台,使人们的社交范围更广。 (3) 视频内容短 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下,人们的生活压力、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只能通过等公交、坐地铁等这些不需要处理事务的时间来放松自己,疏解压力。这些短视频的时长、内容更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二)村民访谈实录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手机的普及,细话歌传播除了在当地的年街节、瑶年节等民俗节日或民众私下演唱之外,还通过微信、QQ、抖音、快手等社交软件进行传播。当地熟练使用手机并喜爱细话歌的人们会通过微信群、QQ群来对歌。 笔者对当地的村民进行采访,以下是部分采访录: 1. 里湖瑶族乡仁广村何政军,41岁,在家务农 笔者:您平常使用手机进行对歌吗?使用多少年了?群里的聊天人员都来自哪里? 何政军:我平常用手机QQ,微信我不会登入,用了4年了,群里都是白裤瑶族的人,有南丹里湖和八圩的比较多,又相互认识的就拉进群里。 笔者:是买了手机才开始用QQ的吗? 何政军:不是,手机我早就用了,但是QQ我不会,这个QQ是我儿子给我的,他们教我用,我才开始使用QQ。 笔者:QQ群里的人员年龄大多都在多少岁?有年轻人吗? 何政军:50多岁的都有,年轻的不会唱,一般都是30岁以上的在群里。 笔者:你加了多少个群?最多的有多少人?有没有人比你的群还多? 何政军:没数过,139个,最多的有一千九百多人。 2. 里湖瑶族乡仁广村何友军,30岁,在外务工 笔者:微信和QQ你都玩吗?你都会在群里唱细话歌吗? 何友军:都玩,如果唱细话歌的话在QQ上比较多,我前年才开始玩微信。我听得懂,但是我不会唱,不像他们能对答如流。 笔者:像你这样对细话歌感兴趣的人多吗? 何友军:也有挺多,但是会唱细话歌的人100个里面可能只有两三个这样。 笔者:除了微信、QQ你会玩其他的社交软件吗?比如抖音、火山小视频什么的。 何友军:我有玩快手,经常发一些小视频到快手上,包括细话歌和一些日常视频,火山小视频里关于白裤瑶的不是很多。 笔者:有人跟你互动吗?你觉得快手里有白裤瑶的人吗? 何友军:有啊,他们会评论和点赞,都是认识的人。多啊,起初我关注了一两个,后来慢慢更多了。我还会去优酷看白裤瑶的视频。 3. 里湖瑶族乡化果村懂初屯,兰明军,41岁,在外务工 笔者:用微信比较多还是QQ比较多?什么时候开始用? 兰明军:这些我都不用,我微信用得比较少,QQ我没用。我去年开始使用微信。 笔者:你喜欢细话歌吗?会唱细话歌吗? 兰明军:我不是很喜欢,但是我听得懂。我不会唱细话歌。 笔者:你平常怎么了解细话歌?你有加入微信群吗? 兰明军:别人发给我,我就看。有,很少。 通过以上的采访,细话歌的传播从现实歌圩演变到网络传播,通过智能手机和互联网这一媒介,在网络中向大家展示细话歌的风采。细话歌的网络传播多以微信、QQ等通讯软件建立的聊天群为主,用户用语音聊天的方式进行细话歌对歌,聊天群中的用户大多来自南丹里湖乡、八圩乡的白裤瑶族人,用户们相互邀请加入聊天群,群成员的数量不断扩大。 其中,QQ的用户群体多以40、50岁的喜爱细话歌的中年人为主,他们的QQ账号是子女申请。微信的用户群体则多以30岁左右喜爱细话歌的青壮年为主,因为青壮年在外务工,微信的使用频率更高。火山小视频、快手等短视频媒体平台也是以青壮年用户为主。 (三)当地年轻人的选择 笔者采访了几位白裤瑶当地的青壮年,当地年轻人会更喜欢使用快手APP,他们觉得在快手APP上能找到更多的白裤瑶的小视频和族人等相关民族信息,在其他软件中卻极少找到。 笔者从热门的短视频软件中挑选三款进行对比,在这三款短视频软件中,抖音于2016年9月上线,用户群体多偏向年轻人,具有较强的社交属性。截止至2019年1月,抖音国内日活跃用户已经突破2.5亿。{1}而快手APP在2012年11月上线,比抖音APP早4年进入大众视野,在转型为短视频之前拥有一定的用户基础,在用户基础比抖音更多。火山小视频是三款视频中,上线时间较短、用户基础较少的视频社交平台。 通过以上数据比较分析,直接以“白裤瑶”命名的用户大多数在快手APP中,在快手APP的白裤瑶用户中,年龄最小的也有十几岁,以分享日常生活为主,拥有一定评论和点赞量,其中也有细话歌,但细话歌的部分较少。其实还有一些潜在的白裤瑶用户,他们不用“白裤瑶”作为用户名,也使用快手,也会发布与本民族的相关日常生活。 快手APP在软件的主页面设计上很简洁,主页只有“关注”“发现”“同城”“搜索”这4个分区,用户更容易操作和使用软件。视频的呈现方式区别于抖音“直面而来”的视频,用户有更多自行选择权,用户可以根据视频的封面,来自行选择想看的视频。 白裤瑶传统文化保存较为完整,民族认同感极高。白裤瑶的民族认同意识主要是表现在传统服饰文化的维系、传统农耕文化的维系和传统居住文化的维系等。① 其中,传统服饰文化是最能直观感受的。在快手APP中,白裤瑶用户通过民族服饰来判断用户是否为本族人,并通过点赞、评论等功能在快手上进行交流,增进民族认同感,用户群体不断扩大,在快手APP上白裤瑶的用户数量逐步上升。 三、 细话歌“线上”“线下”传播现象的比较研究 民歌是人民群众表达思想感情最直接、最真切的形式。被称为“人类文明活化石”的白裤瑶,细话歌经过世代的口口相传,流传至今。在网络快速发展的今天,细话歌演唱的场所、时间等都发生了变化。 (一)细话歌“线上”和“线下”传播现象对比分析 传统的细话歌是青年男女恋爱时抱头咬耳所唱,在圩日、山坡等场地上一簇簇、一对对席地而坐,互诉衷肠。改革开放推进现代化建设,越来越多的现代科技产品进入人们的生活,交通的改善、教育提高等,越来越多的白裤瑶年轻人走出瑶山,进城务工贴补家用。手机的普及更是给人们更多的选择,白裤瑶村寨中早已不见白裤瑶青年男女抱头咬耳、圩日相见的场面了,年轻人不用盼着圩日赶集会情人,可以通过手机自由的交友、自由恋爱。 如今现实中男女成双成对演唱细话歌的场面,只有在政府组织活动中才能看到。例如:里湖瑶族乡人民政府支持每年的白裤瑶年街节、白裤瑶瑶年节等民俗节日活动,都是以政府协调、民间举办的形式。在2018年中国白裤瑶年街节活动中,由南丹县白裤瑶民俗文化保护发展协会承办,里湖乡政府、八圩瑶族乡人民政府、南丹县文广新体局、南丹县旅游局等政府部门协办,各个社区联合组织5男5女共10人代表本社区进行细话歌歌唱比赛,每人每天补助100元。这种由政府主办或协办的白裤瑶民俗节日活动,参与有补助的奖励机制,吸引了不少白裤瑶群众进行关注并参与到细话歌的活动现场中。 细话歌的线上传播主要指的是,细话歌以计算机互联网技术为基础进行数字化信息处理的形态。例如在微信、QQ等一些通讯软件,建立QQ群、微信群、私信聊天等虚拟歌圩空间,通过一对多或一对一的方式进行细话歌对歌;在快手、抖音、优酷等视频APP里,游客、白裤瑶族人等用户现场用手机、DV等设备录制细话歌,上传到网络等。 与线下的传统的细话歌传播相比,线上的细话歌也有很多利与弊。 利: 1. 打破时空的限制 互联网的广泛使用,能够让全球各地的网民在网络上进行交流,打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扩大了细话歌的传播范围和空间,为细话歌创造了“虚拟歌圩”,不受节气、年节、圩场等时间和空间的影响,喜爱细话歌的人们可以随时进行交流和沟通,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促进了细话歌之间的交流。 2. 细话歌传播成本低 随着通讯软件的保存功能越发完善,借助现代科技手段,人们可以通过软件中收藏、下载、缓存等功能,把细话歌的视频或音频保存在手机中,无需借助光盘、唱片、U盘等固态储存,使细话歌的传播成本更低,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学习、了解细话歌,有利于细话歌的传承和发展。 3.传播范围更广 互联网的介入,细话歌转到新兴的短视频等社交平台,为细话歌的传播提供了更多的形式,不再依靠口口相传或局限于本民族地区,从而走向大众的视野,让更多的人们了解细话歌。 弊:缺少情感共鸣 民歌是一种情感的艺术,表达着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和爱恨情仇,与人的情感紧密相连。细话歌作为白裤瑶表达情感的方式之一,从抱头咬耳的方式转到冷冰冰的电子语音,听觉上的转变可能使细话歌中存在的情感因素发生转变,不似现场交流般真挚。 (二)“新”细话歌 随着科技网络的发展、通讯软件的丰富、网民的增加,互联网这一新型的传播形式日益成熟。网络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白裤瑶细话歌在适应时代发展中与时俱进。传统的细话歌在发展中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等手段,衍生出新的形式,成为“新”细话歌。 1. 功能上:交流沟通——娱乐消遣 细话歌作为白裤瑶青年异性交往的媒介,以歌言情,利用细话歌来自主求偶。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越发便利、教育水平逐渐提高,白裤瑶青年男女观念意识发生了变化,为了家庭生计外出务工,随之,他们的择偶范围不再仅限于本地区。白裤瑶青年男女作为细话歌的使用主体不在本民族地区,因此,40-50岁左右的白裤瑶中老年则成为细话歌的主要传授者和使用者,在这一年龄区间里,细话歌的择偶功能失去作用,则转换为他们的娱乐消遣的工具。 2. 形式上:抱头咬耳——登台演唱 传统细话歌是由白裤瑶青年男女戀爱时抱头咬耳演唱,如今,细话歌的择偶功能转变为娱乐消遣功能,在民族文化宣传、大众娱乐需求等因素影响下,细话歌的演唱形式也在政府组织的年街节、瑶年节等民俗活动中发生改变,歌师手持话筒台上演唱,男女歌手齐坐一排,台下有观众聆听,还有电视台直播、录像、摄影等科技手段的参与,昔日抱头咬耳的细话歌已然变成带有表演性质的“新”细话歌。 3. 场地上:圩日节日——舞台、网络 传统细话歌是在圩日上青年男女席地而坐演唱,或是瑶年节、年街节等民俗节日等。智能手机的普及和通讯软件的兴起,人们可以在QQ和微信中发送语音进行细话歌对歌,可以一对一私聊,也可以在聊天群组中大对歌,观摩他人对歌的同时自己也可以参与其中,甚至可以群视频对歌,使细话歌有更为广泛的空间进行传播。 (三)“互联网+细话歌”的传播现象分析 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计划。“互联网+”指的是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联合,以优化生产要素、更新业务体系、重构商业模式等途径来完成经济转型和升级{1}。随后,“互联网+”为各个行业的发展指明方向,同时民族文化也借助互联网传播产生新的形式。 细话歌依托于互联网这平台,形成了“互联网+细话歌”新型传播形式。细话歌借助手机通讯软件、短视频软件等网络平台,产生“新细话歌”这一形式,使细话歌受众更广、受众间的互动频繁且细话歌的时效期更长。在细话歌传承日益“老龄化”的情况下,互联网介入使细话歌在白裤瑶年轻群体中获得了“回温”,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细话歌,关注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借助“互联网+”这一纽带,以细话歌为代表的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成为吸引白裤瑶年轻群体回到本民族文化内部的有效手段。 四、结语 细话歌是白裤瑶民族智慧的结晶,是祖祖辈辈口口相传的民族历史,汇集了白裤瑶的民族情感和民族文化。传统单一的民歌传承方式加上多变的互联网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年轻群体与传统细话歌的“隔阂”和距离。欣慰的是,还有不少年轻群体在保护细话歌的阵地上坚守着,笔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何明军是原生态歌手,就职于南丹县歌娅思谷风景区,白天在景区做导游,晚上弹唱白裤瑶的瑶族歌曲,参加各种歌唱比赛活动,曾作为原生态民族歌手登上广西卫视,将细话歌与流行歌曲相结合,用瑶语进行演唱,让更多的人了解白裤瑶民族文化。细话歌在互联网的传播使其又获得了“新生命”,我们期待越来越多的民歌在顺应时代潮流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并生生不息的传承下去。 作者简介:唐月媚,女,壮族,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院2016级民族音乐学专业本科生。 {1}{2}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44次《中国互联网网络发展统计报告》,来源:中国网信网[EB/OL]http://www.cac.gov.cn/2019-08/30/c_1124939590.htm,2019-8-30. {1}QuestMobile短视频2019年半年报告——行业研究报告[EB/OL]http://www.questmobile.com.cn/research/report-new/58,2019-08-06. {1}前瞻产业研究院[EB/OL]https://bg.qianzhan.com/report/detail/1909091648561802.html,2019-09-09.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