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幼师学生素描能力点的培养
范文

    汪 梁

    摘要:素描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但幼师学生在学习素描时往往兴趣不大。本文主要探讨如何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通过对素描能力,最的训练来提高学生的素描能力。

    关键词:素描能力点幼师生

    素描是造型艺术最为基础的课程,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学素描主要是为了锻炼学生的绘画能力、造型能力、审美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素描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后续美术课程的学习效果,进而影响到学生的专业发展和就业能力。

    对幼师教育而言,学习素描主要还是为了培养学生画“形”的能力。这里说的“形”既包括物体的轮廓等“平面形”,也包括物体的结构等“立体形”,但应以“平面形”为主。能画出比例适当、结构准确、造型优美的“形”,是学生将来去幼儿园进行幼儿美术教学、制作玩教具、装饰教室等工作所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

    由于在基础教育阶段,美术课长期得不到重视,大多数幼师学生在入学时没有美术基础。在我任教的长沙师范学校,无论是高招三年制的学生,还是初招五年制的学生,一个四十多人的行政班上,只有二到五人曾经受过素描训练。高招三年制的学生理解能力、自控能力相对较强,能较好地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而初招五年制的学生,基础差,年龄小,学习积极性不强,学习素描的难度很大。学生初次接触一门新的技能技巧课,往往会表现出较高的热情,但上过几节课过后,学生普遍反映素描比较枯燥,画不好,之后便容易产生懈怠情绪,进而厌恶素描。那么要如何让学生学好素描呢?

    一、用优秀的作品开阔学生的眼界

    充分利用各项资源,将平时搜集到的名家名作或优秀的学生作品做成课件展示给学生看。将优秀的留校作品带到课堂上,让学生能直接观察原作,感受其作画方法和技巧。我发现。观看往届学生的留校习作往往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用著名画家的生平故事来感染学生

    中外著名画家中有许多画家的生平是极具传奇性的,很能吸引年轻学生的注意。如我国的郑板桥、八大山人、齐白石、徐悲鸿、刘海粟、张仃,国外的米开朗基罗、达芬奇、伦勃朗、凡高、高更、莫迪利亚尼等等。这些伟大的艺术家们对生活的热爱、对艺术的执著都能感染学生。当我在课堂上讲述他们的故事时,学生往往听得聚精会神,课后还有学生来追问这些大师的事迹。于是我趁热打铁,布置查阅参考书目和相关网站,要求学生就某位自己感兴趣的大师的生平故事及代表作写出小论文上交,以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计分。对于写得好的同学,让他们在上课时向大家介绍他写的大师的故事。这样既丰富了学生对美术史的知识,也提高了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

    三、用逐步达成的能力点来减少学生的畏难情绪

    本着“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原则,我在教学中把素描技能细分为多个的能力点,逐点对学生进行细致的指导:

    1“线条”练习:由于学生没有基础,初学时可以说是连一根直线都画不直。画素描的线条并不是由手腕发力,而是由腕关节、肘关节来配合肩关节发力,带动整个手臂来作画,手运动时应以肩关节带动肘关节来做平行移动。而不是上臂不动,只以肘关节为圆心转动前臂。这一阶段主要是培养一个良好的作画习惯,以自由练习为主,没有布置作业。

    2线条的比例:学会观察线条的比例是观察形的比例的基础。首先训练学生找线条的“中点”,这个项目培养的是比较两段线条长度的能力。再通过找一条线的“三分点”来让学生学会在头脑中估计线条的长度比例。再是画正方形、长宽比为1:2、2:3的长方形等训练,以学会比较不同角度的线的长度。这一阶段的作业为:用大小不一的同一比例的方形为元素,进行排列组合。可按不同比例关系多做几张。

    3线条的倾斜角度:一幅复杂的素描势必会有很多不同倾斜角度的线条,而画准这些角度对初学者而言是很有难度的。这个环节的训练首先是画一个直角,然后用直线等分这个直角。之后再要求画出从小到大的多个任意的角度,再在旁边复制这些角度。这一阶段的作业为:任意画很多根不同倾斜角度线条,互相交叉,形成一个复杂的线团,然后复制出这团线。可进一步引导学生感受线条分割比例与改变线条的粗细形成的美感。

    4单个物体长宽比例:有了之前的基础,这个阶段可以开始画一些简单的平面形了,如书桌、灯笼、电视机等等。画的物体造型简单,主要强调画准大的长宽比例。

    5多个物体问的大小比例、位置关系:这一阶段还是画一些平面形的物体,只是由单个物体变为多个物体的组合。要求学生学会比较多个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与大小比例,特别是要学会用水平线、垂直线来比较不同物体问的关系。

    6透视原理:在讲解透视原理的时候,学生感觉很容易懂,但真正要在作画时运用透视原理指导自己去画却又经常出问题。所以这阶段我让学生做很多纠错的练习,先出示一些错误的透视图形,让学生去改正。这比单纯要学生画要有效得多。

    7用基本形理解复杂结构:学过美术的人与没学过的人之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观察方法的不同,能够把复杂的物体理解成为简单的基本形,或多种基本形组合的人,才能说是美术入门了的人。这一阶段主要通过图片、示范来教会学生去分析如何用基本形概括生活中的物体。再反过来用画基本形的方法来画复杂的对象。作业为画基本形为圆形(圆柱形)、方形、三角形的物体各十个。

    8用直线来概括曲线:曲线的线形变化很多,不容易画准,所以我们要把曲线概括成多根直线组成的线形。而复杂的曲线又是由多个弧度曲线组成的,这阶段的难度在于观察并找到曲线的弧度中最为弯曲的点,再在其两边用直线概括曲线。(如图中曲线上的短横线表示将复杂曲线分解成单一的弧度,黑点表示单一弧度中最为弯曲的点。)

    9物体的明暗关系:明暗关系简单讲就是受光与背光的关系,首先要知道几种基本形的明暗变化规律,再将这些规律灵活运用到描绘的物体上。讲解时可给学生一些日常用品的轮廓线稿,要求学生涂出特定光源下的暗部。接着再讲“三大面五大调”,强调明暗交界线等知识,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10整体观察、多作比较:这点从第三阶段训练时就要开始强调,一旦学生学会“比较”。那画素描就不再是难事了。在做示范时边画边讲,把自己头脑中的思维过程也讲述出来,让学生更能了解老师的思路,从而画出更好的作品。

    四、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来吸引学生

    传统的素描基础教学中,几何石膏体静物是训练的主要内容,但学生对于几何体石膏往往兴趣不大。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改变了教学的内容:以简单的、规则的、几何化的静物来代替石膏体。如在画圆柱体时,我要求学生自带一个以圆柱体为基本形体的静物来写生,虽然同样是画圆柱,但学生画自己带来的杯子、瓶子时就更有

    兴趣了。在讲解平面形的比例时,我事先与学生沟通,选出几个他们喜欢的明星,将这些明星的头像照片用Photoshop软件处理成只有几个黑白层次的效果。再打印出来分发给学生画。学生在画明星照片时很有干劲,有的还与同学交换图片,绘制了多个明星的头像。在做“用直线来概括曲线”的训练时,我先用数码相机拍摄了班上课代表的头像,将眼睛部分打印出来后在黑板上演示如何用直线来概括眼睑的曲线,并出示一幅整个头像的直线概括画稿。布置的作业则是描绘自己和一位同学的眼睛。学生在画的时候都很认真,课堂气氛也很好。虽然最后的作业不能达到专业美术生的水平,但学生对这次作业的兴趣却是非常高的,有的还主动绘制了其它的五官,组成了一幅头像作品。

    五、用灵活多变的课堂教学形式来调动学生

    以前上课是较为固定的“讲解作业——讲解新课一布置作业——做作业——讲解作业”的一个循环,现在则改变了教学形式,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上来。如前面所讲的,让学生来讲述大师的故事;讲解作业时更多地采取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的方法;课堂练习时加强学生问的互动,有时还加入有一定游戏性的练习环节,如讲解复杂物体时,我先提示学生将这个物体理解成多个基本形体组成的部分,然后将学生分为两组,每一个部分请一个同学来绘制,看哪个组完成得又好又快。

    六、用文字总结来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

    幼师学生的美术课时少,要想在这么少的课时内尽可能达到更高的水平,没有理论的支撑是不行的。我要求学生在作业后写上自己对这堂课、这张画的感想。如:课堂上老师讲解或同学总结出的作画要点、自己作画时的感受,自己对画的评价等。学生的总结往往写得比较客观,能写出自己的不足,从而督促学生自我进步。

    素描训练是特别注重动手实践的技能课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好素描说到底还得靠学生自己勤学苦练才行。而作为老师最应该做的工作则是: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积极的学习环境,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素描能力点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认知力和表现力。

    参考文献:

    1李午兴,邱波素描教学之我见[J],艺术教育,2006(7).

    2(美)斯图瓦特·珀塞现代素描技法[M],杨志达,杨岸青译,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12).

    3王岩,王建国,殷小峰,素描[M],辽宁美术出版社,1998(8).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0:1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