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自语
范文

    孙健

    

    一个人是什么样的气质类型、品格修养,以及趣味追求决定着他的精神面貌,同时也呈现在他的作品视觉里。精神领域的表达大致应该分为两类,一类是向外的,另一类是向内的,无论你用什么方式、方法。

    我的特质决定了内敛的、自省的、安静的方式更符合内心的表达;冷静、客观的表达自己内心的所思所想,有着类似宗教般的虔诚。

    客观的影像经过大脑里审美体系的过滤所体现在画布上的图式,就是我审美臆想的表达。

    对于艺术家而言,更重要的是作品所呈现的面貌以及打动人的程度,然后是他所持的观点、思考的状态及所用的手段,其它可以忽略不计。

    每个人在经过大量的知识学习、或是对感兴趣的知识尽情掌握之后,所形成的那个表达,是没有预知性的。

    人自身的复杂性有时候连自己都难以掌控,人不会一成不变的,他会跟着经历与体验的变化而变化,当他们站在自身经验与传统的交汇点时,这其中的反思与自省又是弥足珍贵的。

    每个在中国环境中成长的艺术家,他的中式审美都是渗到骨子里的,只是每个人运用的因素多少而已,我可能对传统关注的多一些,传统文化拌着茶多喝了一点。

    艺术家所采取的表达形式与方式,和他们的知识修养与趣味追求相关联的;当你吸收的知识营养和审美趣味更多的来源于传统时,它所呈现的本土特征是显而易见的。

    头脑中产生的内心世界与上帝创造的外部世界并无二致,是同一种存在。艺术只能通过内觉意象,以揭示内心的真实为主要的绘画方式,来获得心灵的补偿。

    内容和形式表达上是东、西兼而有之,图式上、表现手法上却是东方的、表现的、意象的,而考虑更多的还是形状的、线条的、平面化的处理与运用,在意识里和传统的对应与连接还是难以分开的,这些自我状态表达的作品里,也是身处中西交汇之中的一种关于自身的思考。

    只要有人类存在,艺术就难以终结。每个时代都会有代表那个时代强烈特色的作品,只是身处不同时代的人们所创造的作品在整个美术史中所处的高度不同而已。

    西方的艺术表达形式、方式进入到中国的环境以来,经过消化、转化程序之后所呈现的作品特色,会代表着中国的作品特征。无论怎么说,这种在中国自身的传统基础和人文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艺术形式,会在“嫁接”之后成为世界美术史的“链接”。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0: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