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以敢达翻玩文化的艺术家
范文

    洪威喆

    

    

    

    在近年艺博会上,出现以“敢达”(Gundam)模型零件组成的复合媒材作品,内容翻玩艺术大师梵谷、孟克、村上隆的名画,或是超人、蝙蝠侠、花花公子等流行文化商标,这是新锐艺术家林俊彬的创作,由于作风大胆强烈,深具个人风格,广受当代艺坛注目与市场好评,频频受邀至韩国、法国等地展览。他现为台湾艺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号8479)专职驻村艺术家,如此独特的艺术语汇,他可说是敢达模型零件创作的第一人。

    林俊彬,1981年出生于彰化,高中就读复兴美工,以优异成绩考上台湾艺术大学雕塑学系,而后继续于该系研究所深造,2014年毕业。林俊彬的创作理念,来自普普艺术的现成物概念(ready-made),是将依资本主义逻辑生产的文化商品,转化为艺术品,使观众思考流行文化与艺术的本质性。

    雕塑观念,追求的是风格的形塑,要有创作者的风格,例如在作品上留下痕迹、块面等以表现雕刻家的个性,因此林俊彬提出完全不同的思考点。在研究所时,他特地在淡水老街买了数百个非洲木雕,一个个锯开、黏合、重组成为新的样貌,他的作品材料,完全来自他人的创作,既不创造风格,也不为创作的媒材赋予意义,因为现成物创作的观念,是给予媒材展示的场域,使之产生意义,例如只要将敢达模型放置展场,它就会开始叙述自己的文化意义。

    林俊彬以“文化盗猎”的观念进行创作,图像形式来自流行文化或世界名画。“机动战士敢达”始于1979年的日本动画,进而引发相关文化商品的流行,敢达模型便是以塑料模型零件重现动画形象,作为媒材本身便具有时代性的文化意义,它象征工业转型,生产者由蓝领阶级转换成白领阶级,劳动与技术的型态转变。

    木材没有文化象征,直到雕塑技巧为其建构形象为止。敢达模型是文化工业产物,本身就具有文化象征。林俊彬以解构既成物的方式,召唤媒材既有的文化脉络,错置艺术品与文化商品的审美经验,继而使观者重新思考艺术的功能,以及艺术创作的意义生产机制。

    林俊彬以一盒要价新台币五六百块的敢达模型玩具作为创作材料,以体现经由金钱堆砌的创作观,这种极度铺张、浪费的表现手法,指涉资本主义商业逻辑的真实存在。例如在《梵谷的向日葵》这件作品中,向日葵是以黑色呈现,但由于敢达零件中的黑色素材,往往都是特定模型的少数零件,要拆上近百盒才能得到足量的媒材,材料费用高昂,还要透过多道工序剪裁、黏合,非常耗费心力,因此在处理大型作品时,林俊彬还会雇用助手群组成生产线,如工厂般进行机械化的材料处理程序,使创作过程更为贴近文化工业的概念。

    林俊彬目前正在进行的系列创作,是将梵谷名画的图像当作“战场”,用来取代一般人对城市、沙漠或森林那样的战地印象。当名画的形象立体化成为战争地形,观者可在画面细节发觉藏匿其中的敢达步兵,有的站哨、举枪,各就定位,透过名画形塑战争场面,比喻社会上各个文化意识形态交锋的战场。

    此外,林俊彬正将文化翻玩的触角延伸到中国山水画与园林盆景,他将平面的山水立体化与对象化,将原本应留白的部份填上色彩,主体则简化颜色,产生“虚为实、实为虚”错置视觉效果,进一步挑战水墨构图的虚实观念。

    虽然林俊彬解构各个文化符码作为创作材料,极力降低艺术家个性的表现痕迹,然而作为运用敢达模型零件创作的第一人,他已在艺术场域里独占敢达媒材的话语权,这也成为他艺术家身份的代表标章。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4:1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