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云在堂识小(三十)
范文

    杨未君

    陈寅生真品“发票”

    一次在北京乡公周继烈老师府上,得晤陈寅生的曾孙陈先生,有幸和周老师一起看到了陈先生带来的家藏的一些寅生旧物。其中一件纸品,可视为研究陈寅生的极为重要的史料。今遵周继烈老师所嘱,将这件史料分享,供刻铜爱好者和感兴趣的读者参考。

    这是一页木版印刷的纸品,尺幅近似二十二开,纸质颇薄(或是绵连),蓝墨楷书竖排,十行,每行四至二十字不等,共一百五十二字。字体是我们熟悉的寅生楷书,是寅生亲笔所书。

    内容为:(原文无句读)

    启者:近因镌字墨盒各处假冒贱名者太甚,真假难凭信,不得已添设发票一纸,注明年月款识。凡有赐顾者,请详查字体、刀法并核对年月款识,庶不致误。抑或携盒至舍查验,尤为妥当。光绪五年八月初一日起,以后所刻皆有此票为凭。倘盒上所刻年月上下款识与票上所书不符者,亦系伪作。己卯八月朔 妙严室主人陈寅生谨识

    式墨盒 光绪 年 月 日刻

    上款 下款

    翻刻此票 千里必究

    鲍康在其著作《观古阁续丛稿》(光绪初年出版)中提及陈寅生,有“余戚陈寅生麟炳,工篆刻。所镌铜墨盒足与曼生壶并传。都人士争购之。厂肆颇有袭其名者”的说法。“厂肆颇有袭其名者”,可见光绪初年,即有寅生刻铜仿品出现。在未见到这页“寅生蓝印小纸”之前,我们曾提出疑问:不知当时寅生仿品多到何种程度?不知寅生对坊间仿品态度如何?仿制者是何等水平?现在从这件珍贵的史料中,我们似乎找到了部分答案。从这件文书的文字和语气看来,在当时仿制寅生之作或已相当猖獗,“镌字墨盒各处假冒贱名者太甚”,陈寅生对造假者也几乎是忍无可忍了,才采取了积极的打假措施。

    假冒陈寅生的刻铜作品,有水平很差、“一眼假”的,似乎也有水平足够高的,以至于寅生说出“请详查字体、刀法并核对年月款识,庶不致误。抑或携盒至舍查验,尤为妥当”“倘盒上所刻年月上下款识与票上所书不符者,亦系伪作”这样的话来。这页“蓝印小纸”是附随真品墨盒送给顾客的(“光绪五年八月初一日起,以后所刻皆有此票为凭”),不仅是寅生真品的“发票”,是作者亲书的鉴定证书(墨盒的形制、刻制年月和上下款都是要在這印好的纸上亲笔添写),也是一篇讨伐假冒伪劣的檄文,是陈寅生的“打假宣言”。

    虽区区百五十言,薄薄一张旧纸,但意义极为重要。寅生研究本来就资料缺乏,只言片纸亦足当珍视。其不仅对研究寅生刻铜有意义,也对我们了解清末琉璃厂的文化商业有帮助,对我们了解近代中国工艺美术史有帮助。

    囿于见闻,目前我们还没有见到附有此纸的寅生刻铜墨盒实物。从目前看到的实物和资料来看,陈寅生为了维护品牌、保证客户买到真品,在不同时期是采取了不同的防伪措施的。这件蓝印小纸或许只是陈寅生打假的措施之一。它的实际使用详情,还需要更多的资料文献和实物来佐证。我们相信并期待,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更多相关的材料出现。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2:1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