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民俗纪实 |
范文 | 谢雱 李雪怡 谢婷 摘要:在现代化、国际化和城镇化的境遇下,“民俗纪实”已成为现代人的一种审美文化活动,其绘画中的“乡土情结”或“乡愁”绘画也成为了社会一道亮丽的风景。本文分析了“民俗纪实”在乡土绘画中的表现,探讨了“乡愁”景象如同一面镜子反映风俗民情,既是人们“乡土情结”的盈溢,也是人们在艺术活动中的审美文化回应,最后阐述了“民俗纪实”在“乡愁”绘画中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民俗纪实 乡土绘画 乡愁 审美回应 在国际化、现代化和城镇化的境遇下,人们的“乡土情结”被激活了,随之而来的便是艺术文化新河中民俗纪实性“乡愁”绘画的淙淙涌动。 这种乡土题材的绘画由于其特有的主题,一般都会与民俗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甚至还会借鉴一些民间美术的创作元素。但总体说来,以乡土为题材的绘画创作,无论是人物、静物或是风景,一般都会在“民俗纪实”中包含有或强或弱的“乡愁”元素,并在今天繁复纷杂的画坛构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一、“民俗纪实”是当代乡土绘画追求“乡愁”的景象 1.民俗纪实与乡土绘画的题材 民俗纪实,即对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实录或真实记录。乡土绘画的题材,即绘画作品中所表现、描绘的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如我国乡土绘画的代表画家孙为民笔下的《庄稼人》《农家十月》《深秋》《苹果熟了》等作品,其艺术形象就都是以乡村风貌、乡土生活为艺术创作的原型与题材。其中《庄稼人》就是一幅以乡村生活为题材的写实主义乡土绘画作品,画面描绘的是一位农家年轻母亲弯腰劳作的情景。妇女头上扎着的白色布条,手握笨重的农具,背上红色襁褓中熟睡的婴儿,还有地上散落的土豆、回眸的小犬、被时光染上旧痕的院墙,处处袅绕着馥郁的泥土芬芳。与这位年轻母亲一样,墙下那一头神色警觉的黑色母牛,也在小心地保护其身下的小牛犊。从日常生活的点滴之处挖掘劳作之美、朴素之美是孙为民的情挚所在。他笔下的一段古木、三两牛羊、几抹光影,还有破落的旧宅、可爱的牲畜……都是真实可感、亲切自然的。 2.民俗观念与乡土绘画的主题 民俗观念,即广大民众在社会生活中世代传承、相沿成习的生活模式,它是一个社会群体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 中国的当代乡土绘画代表画家罗中立对自己为什么画农民、为什么以领袖像的模式创作《父亲》如是说:“我国是一个农民的国家,但为农民说话的很少,说老实话的就更少,他们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是这个国家的真正主人。我采用领袖像的尺寸画农民,就是为了更充分的表现。”①他认为农民是这个国家最大的主体,他们的命运实际上是这个民族和这个国家的命运,这样一种朴实的民俗观念就直接影响了画家的绘画主题。 可见,民俗物质生活与民俗传统观念都是植根于社会生活最深层的东西,它们对于绘画创作的主题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引领意义与作用。 3.民俗活动与乡土绘画的内容 表现民俗活动的当代乡土绘画内容,一般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乡土绘画内容的作品主要是为了政治的需要,主要表现为农村发生的重大政策变革。例如王少伦的代表作《1978.11.24日夜·小岗》,表现的是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乡村发生重大影响的事件,是一件将人物内心世界刻画得非常丰富的佳作;第二类是从文化角度探寻乡村文化所蕴含的民族心理和精神,这类作品通常会借鉴一些民族民间美术的造型语言来表现。如在罗中立的作品《中夜》《农忙时节》中,他运用写意的造型手法所刻画的象征大地母亲的丰产女神形象,就充分运用了民间美术的一些造型语言;第三类是从人道主义的角度关注农民的生存现状,以乡村特有的景象和农民形象作为载体,来表现画家的独特情感和个性化的艺术认识。如段建伟的作品《门头》描绘的是乡村人盖房子的情景,为了吉利,人们要在房梁上面挂红布或者硬币,这些颇具有代表性的民俗活动便反映了当地的地域特色。 4.民俗事象与乡土绘画的表现形式 表现民俗事象的乡土绘画种类诸多,有中国画、油画、水彩、水粉、丙稀,以及民间年画、拼贴画、烙画等,但在表现形式上则以以下几个方面相对比较突出: (1)构图 在乡土绘画创作中画家大量采用的是一些构图饱满的形式。如在罗中立的作品中,人物通常不多,他喜欢采用顶天立地的构图方式,让画面显得饱满而富有张力。如他的代表作《父亲》画幅高达两米多,这既是气势的需要,也是“大特写”内容的需要,是作者在构图上成功运用取与舍、详与略等对照手法的佳作。 (2)造型 由于乡土绘画与民间美术的联系紧密,而民间美术中的人物造型常具有夸张、省略、变形等特点,所以这些特点也成为了乡土画家笔下人物形象的一个标志。如段建伟在处理人物形象时就常把人物画得面无表情,颇显“稚拙敦厚”,即使刻画的对象是成年人,他们的脸型、身材比例,都像是发育中的儿童。这些反映在他的作品《桥上情侣》一画中,那一男一女的痴呆目光,面无表情,就是如此。 (3)色彩 乡土绘画的色彩表现语言通常都有着紧密联系主题的象征性和平面性,尤其注重固有色的表达,这样更便于乡土气息的“土里土气”表达。在段正渠的作品中就常是厚重的、大面积的深色调,如他的作品《东方红》表现的是一个身穿黑布衣、头扎白肚巾、仰面唱着信天游的陕北农民歌唱家。背景通红的天宇和人物身后起伏不平的黑色大地碰撞出神秘而激情的涌动力量,还有几抹抢眼而泛着粗糙质感的白色尽显农民的朴素与沧桑。他正是用这般简单而极具张力的色彩吼出了粗野强悍的硬汉血性,也吼出了自在悠远的生命赞歌。 二、“乡愁”是当代绘画“植入乡土”的审美回应 1.植入乡土的形象实录 “树高千尺,落叶归根”。对于“乡愁”的关注、思考和表达逐渐成为了一种文化焦点,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因于它在中国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成为了无法回避的集体性的文化情感。但相对抽象的“乡愁”情绪,只有借助具体可感的外在形象并通过多种视听渠道才能进行表达。中宣部的国家重点工程百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对于传统文化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解读和表述。可见,“乡愁”是对于民族历史和群体记忆的文化想象,表达乡愁的形式可多种多样,乡土绘画是“植入鄉土”的形象实录,是乡愁情感形象化表达的有效载体。即使画的是一碗水、一杯酒、一朵云也要充盈着真实的乡土“烟火气”。段正渠的作品《纸牌》,灵感就源于乡村生活中再普通不过的片段,画面描绘的是一个农家窑洞里几个陕北汉子在昏黄的灯下打牌的情景。红褐色的主基调似乎让我们嗅到了黄土地上灼热、厚重的气息,桌上散布着七零八落的纸牌,几个汉子表情各异,好像都笃定自己能再赢一把,此画表现的正是夜晚陕北人茶余饭后的一种传统消遣方式。 2.乡土情结的记忆美化 传统渗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会自然地流传下去,“乡土情怀”对于个体的人在脾性、审美、追求等各方面的影响亦如是之。这种情结所产生的动力在俗常生活中或许是不明显的,但在人的一生中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却一直存在着,并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而愈显弥坚。当代绘画创作中以“乡土”为题材、以“以乡愁”为基调的作品如此之多,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如在当代乡土画家段建伟的系列乡土作品中,像《修电》《换面》《发烧》《做饭》《亲爱的叔叔》等作品中,所描绘的都是一些扛着梯子去修电、去集市换面、小孩发烧父母在旁边着急、农妇做饭、大人逗小孩玩儿等日常生活场景,但这些生活场景在他的笔下却都具有一種率真、纯净的美。②画家将这些记忆深处的“乡土情结”诉诸画面,表达了对乡村生活情态的真诚关怀,同时也是画家对艺术美学的一种诠释。 3.耐人寻味的精神家园 乡土绘画在艺术的本质上是相同的,人们在对“乡土情结”的发现中寻找到了与土地息息相关的人道主义精神,在对乡土绘画的理解和探索中,发现了艺术与生命之间的本质的、内在的联系。画家们在进行艺术创作时融入并倾注对乡土的理解与感情,这是对乡土的表现,也是对人性的追求,更是乡土绘画艺术真实的意义所在。罗中立这位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美术界的一面旗帜,其乡土绘画作品《父亲》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的创作离不开自已长年累月的生活积累,更加离不开他对大巴山农民的深厚情感。画面中人物粗糙的皮肤、额头上深深的褶皱,豆大的汗珠从两鬓流下,直视的双眼和干裂的嘴唇,还有干枯的手中端着的那个粗瓷大碗,无一不表达了作者对人的生存环境的关注,对农民命运的思考,这样一种人道主义精神正是乡土绘画一直追寻的精神家园。③ 结语 当代绘画中的“乡愁”景象正是人们在艺术活动中追求“民俗纪实”的审美文化记忆,这种景象为艺术创作者提供新的创作灵感,让他们能从更高的层面去观察、研究和表现“乡土情结”;同时,也赋予作品新时代的新的审美特征。 (本文为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绘画中的‘乡愁文化—— 关于乡土情结的审美文化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4C0726) 注释 ①熊开亮:《乡土绘画艺术语言》[J].大众文艺(理论).2008年4期。 ②参见秦嗣德:《乡±绘画中的主题性》[D].中央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年。 ③参见费孝通:《乡土中国》[M].乡土本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