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中国画的表现性 |
范文 | 张雪琳 这是一个经常被大家提及的话题,中国画的线造型是她独特的气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受西画的影响,有些作品偏离了中国画的方向,说是中西结合结果却丢失了很多中国画的元素,今天我在此以自己的创作感悟简单地说一下中国画的表现性即意象造型艺术。 我们一般将那种侧重于对内部主观世界间接或曲折地表达外部客观世界的艺术创作统称为表现性艺术。它重视主体意识,重视创造个性,重视有意味的形式,在本世纪的人类审美领域的开拓方面有他的积极作用和贡献。 一、 东西方艺术的差异 西方的艺术一般是再现性(也就是写实性)的。他们侧重于对外部客观世界的再现和摹仿,通过外部世界表达内部主观世界。如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画家达芬奇是再现论的阐发者和实践家,他认为艺术家的心灵应该像镜子一样映照自然,同时他并不排斥艺术映照自然时所要达到的理想化。中国画的表现性不同于西方,缘于古东方的精神,世界浑朴而静观,东方的思维方式带有神秘的直觉性、感悟性,这种思维方式的特点和长时间形成的民族文化心理构成了与西方不同的美学体系,总体上倾向于表现性,但二者又有交叉互融现象。近世纪东方艺术由古典的表现转向现代的再现,西方艺术则由古典的再现的转向现代的表现的,如梵高、塞尚、高更。 二、中国画表现性的历史渊源 “外师造化,中法心源”这是大家都熟悉的一句话。它是要求主客观的契合统一,把对客观对象特征的认识转型为对主观感受情意的抒发,这就使中国的各种艺术——绘画、雕塑、戏剧、舞蹈,更接近了音乐、书法,带有强烈的精神性、表现性和抽象意味。老庄哲学美学对中国画产生了巨大影响,他所强调的艺术创造精神的高度自由深深触及了艺术的自律性,并促使艺术表达的语言、技巧、手段由倾向客观的写实转向主观的写意。中国画的表现特质在魏晋时初露端倪,宋元写意趋于成熟,明清文人画拔起了一座舒展个性的高峰。如顾恺之的《洛神赋》意象如梦;范宽的山水之境表现了一个博大宏伟的宇宙世界的精神形态;八大山人笔下的鱼、鸟、荷呈现一种超凡脱俗的傲岸高洁的神情,达到了中国古典表现性的至高境界。 三、中国画表现性是意象造型艺术 中国画以线造型不同于西方的块面造型,它是由线的长短、曲直、方圆、疏密、转折、节奏等来塑造形体,并不是照抄自然,要适当的夸张变形,塑造出心目中完美的艺术形象,所以“看山不是山,看人不是人,看鸟不是鸟”,山水、人物、鸟兽只是构成画面的一个个形体,或三角形,或方形,或不规则形。一幅画面上会出现多个不同的形体,它们形态各异,互相交叉融合构成了一幅幅富有韵律感、节奏感的画面,所以说中国画是意象造型的艺术,是把自己意念中的造型和颜色按自己的需要予以再生。比如画竹子就要求画家胸有成竹,观察自然中的竹子,作画时描绘的又是心目中的表现自己思想感情的竹子,竹子的颜色可以是画家根据画面需要的各种颜色。中国画也是平面造型艺术,画面需要平面化的处理方式,但并非图案化,是在平面中追求变化,这也是表现性的最大特点。 四、山水、人物、花鸟创作中的表现性 中国画对自然中的田园山水有一种独特的情结,因为中国的山水画不是再现自然景观,而是画家通过对自然客观的表现赋予自然以文化的内涵和艺术审美的观照,重视作品中以自然生活为前提的真实创造——写生,通过写生把生活中的“境”转化为艺术作品中的“境”,把生活中的“情”转化为艺术作品中的“情”,力求“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像,故得形似”(王昌龄语)。人物画是客观的形神与主观的情思兼备。如顾恺之主张绘画应是画家主观情思所感受、所理解、所概括、所集中,理想化了的现实;如《洛神赋》发挥了高度的艺术想象力,富有诗意的表达了原作的意境,画中的洛神梳着高高的云髻,被风吹起的衣带,赋予了水波上的洛神一股飘飘欲仙的来自天界之感,她欲去还留,顾盼之间流露出倾慕之情,这种意象表达人物最是动人。花鸟画历史悠久,直到魏晋南北朝以独立形式出现(但仍处于萌芽状态),至两宋达到了一个繁荣期。宋徽宗时期强调写实,但并非似西方的写实,而是在强调注意观察客观物象的同时再加上作者的主观表现,达到形神兼备,最终也是意象表达;南宋的梁楷、法常的花鳥画开水墨写意之先河;北宋文同的墨竹可说是最早没骨花鸟的杰作;明末八大山人更是将花鸟画的表现性达到了一个高峰;近代的齐白石、吴昌硕皆是中国画表现主义的杰出代表。 五、中国画的表现性决定了艺术作品的高度 举一个题外话的例子,如写文章,拙劣的文章常常是词句的堆砌,扭曲了人物的个性,好一点的文章是光芒四射,吸引了人们的视线。最好的文章是作家自然的流露,它不堆砌,读的时候让人不觉得是在读文章而是在读一个生命。绘画作品亦如此,三流的画作是表象的描摹;二流的画作是技法的堆砌,让人感觉作者是在用十八般武艺来表现他刻画的形象;一流的画作是生命的创作,是艺术的主观表现,它会触动人的心灵给人精神的享受。这个世界一切的表象都不是独立存在的,一定有它深刻的内在意义,那么改变表象最好的方法不是在表象上下功夫,而是一定要从内在里改革,可惜在表相上用功的人往往不明白这个道理。 艺术作品的高度取决于是否能巧妙的将自然物象转化为艺术形象,拙劣的作品总是简单地复制生活,真正优秀的作品是要用中国画的语言表情达意,体现民族精神、家国情怀,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系统。 参考文献 [1]王宏建.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年.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