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析马远《寒江独钓图》中的空白之美
范文

    于瑶

    摘 要:空白是中国画的鲜明特色之一,也是艺术意境的最高表现。马远的山水画,布局简约,水墨沧桑,意境深远。他的《寒江独钓图》巧妙运用“空白”赋予了作品诗一般深远的意境,充分体现了中国画“空白”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虚实相应;空白;意境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11-0159-01

    “空白”是画中之画,是整幅作品空灵妙境的关键。“空白”不仅增加了画面美的魅力,而且在画面中有鲜明的、强烈的表现性,从而净化了画面。“空白”对意境的表现是中国画主要的艺术表现手法之一,而马远的《寒江独钓图》很好地利用了空白来构图。

    马远是一位艺术禀赋很高的画家,当李唐画风盛行画院的时候,他将李唐新创的技法融入自己的创作中,并结合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进行大胆的改革,将李唐的局部构图变得更为简洁。所刻画的形象往往经过高度提炼,画面景物多经过裁剪和巧妙经营,留出更多空白,造成空旷虚渺的环境氛围,形成南宋特有的山水画风格。

    一、《寒江独钓图》的空白

    唐代诗人柳宗元有一首绝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南宋画家马远所作《寒江独钓图》便与此诗有关,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中描述的自然环境,是诗人心中感受到严酷的社会现实的写照。后两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是这幅画的主题,流露出凄清孤独的落寞情调。这位迎风抗雪、孤舟独钓的渔翁形象,正是诗人不屈精神和孤独情怀的人格化身。①

    《寒江独钓图》画一老人坐舟之端,舟的另一端被老者压得翘起,垂钓于水中,仅在舟的前后画几道波纹,其余皆空白,却表现了浩茫大江中垂钓者的逍遥自在。画家巧妙地利用四周空白突出中央主体,同时也给人以江水浩瀚的想象空间。布局简约,独具一格,在烘托画面气氛和营造意境上很具有特色。只画了一叶扁舟浮于水面,一位渔翁独自坐在小船的一端,除此以外,没有任何物体,几乎全是空白,画家画得很少但画面并不空,反而令人觉得江水宽阔,寒气逼人,远处大片的空间拉开了画面的空间距离,与一叶扁舟形成强烈对比,把观赏者的眼光积聚于此,景虽小却意境深远。这种诗一般耐人寻味的境界,是画家的心灵与自然结合的产物,在艺术上则是利用虚实结合而产生的结果。

    一般来说,画面上的主要物体要引人注目,次要部分可以忽略,这是人们在观赏事物时的基本要求和习惯。中国画家作画就是根据这种习惯来处理画面的。画面主体要求清楚、明了、突出;次要的东西连同背景可以尽量简略舍弃,用大片空白代替。

    二、空白在中国画中的艺术价值

    “空白”源自中国书法和绘画的布局艺术,讲究在画面上要适当留有空白。在留出的空白中让人展开想象,品味无穷的乐趣,为观者的审美思维提供了想象、鉴赏的空间,以此来增加图画整体的美感和意境。在国画中,空白是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形象的延续和衍生,代表了疏与密的关系和画面的空间。它不仅与具体物象息息相关,而且衬托了主体,同时也使得画家在艺术创造过程中能够发挥最大的主动性。

    “空白”并不是没有东西,而在于其空灵,虚中求实,从而达到“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于是在创作中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题,画家常常有意识地留出“空白”。清代邓石如称:“字画疏处可使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以当黑,奇趣乃出。”讲的就是留白的妙处。宗白华在谈到中国画的空白时说:“空白在中国画里不是包罗万象位置万物的轮廓,而是融入万物内部,参加万象之动的虚灵的‘道。画幅中虚实明暗交融互映,构成飘渺浮动的氤瘟气韵,真如我们目睹的山川真景。”画山水时,空白是高天浩渺;画鱼虾时,空白是静水流深。

    空白,留出了想象的空间,让人觉得整个画面活了起来。画面的空白是一种高深的构图艺术,在图中某些地方一定要留出空白,不能把颜色填满整张图,否则必然让人觉得拥挤不堪,凌乱乏味。

    三、空白對后世中国画创作的影响

    在现代中国艺术家的作品中也可以体会到“空白”,如潘天寿所创的作品《朱荷》,画面底部约有三分之一处画两片泼墨荷叶,挨边底一支重色朱花直冲天头,天顶题款,叶间略显几笔小草,画面中部留有大面积空白。《朱荷》中的大片“空白”是构成画面美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空白”是中国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神的折射,它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画艺术的表现力。在中国画中利用画中“空白”,是为了创造一种笔墨所不能表达的意境,以创造中国画的无言之美。

    四、总结

    由于“空白”的特有作用,不同的欣赏者,完全可以选择在艺术的想象空间中创造适合自己的艺术效果,获得美的感受。根据作画立意的需要,而在画面上留下了许多空白的艺术手法是中国画在构图上的一个重要特点。学习和研究中国画的这种传统形式美,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体验作品的艺术魅力 。

    注释:

    ①褚亚男.小析—论马远山水画中的诗画融合现象[J].东方艺术,2005.

    参考文献:

    [1]王伯敏.中国画的构图[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1.

    [2]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3]陈池瑜.俞剑华中国绘画史论研究的成就与特点[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9(03):40-46+39.

    [4]胡家祥.宗白华所讲的“艺境”辨识[J].江淮论坛,2009(03).

    [5]褚亚男.小析—论马远山水画中的诗画融合现象[J].东方艺术,2005.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