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从《皇越诗选》看中国唐诗对越南古典汉诗创作的影响 |
范文 | 翁培 摘 要:中越两国在地理上相互连接,水路陆路贯通南北,在古典文化上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越两国的历史长河中,中国诸多的文学文化因素早已深深地植入越南人民的观念、生活、乃至创作上,慢慢变成了其一部分不可分割的内容,中国的古典诗歌也对越南的古典汉诗的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中国古典诗歌包含了诸多支流,内涵概念广泛,本文主要结合《皇越诗选》中的诗歌,浅析中国古代唐诗的创作对越南古典汉诗创作在内容、题材等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越南汉诗;唐诗;唐文化;题材 中图分类号:I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3-0003-02 一、前言 越南是受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影响比较深远的国家之一,越南曾是中国的一部分,历史上,秦、汉、唐等朝代均对越南进行过统治,同时,汉文字也曾经是越南的官方文字。在历史上中国对越南长达几百年的统治,使得中国的汉字、汉文化广泛地在越南地区传播。大唐盛世,经济政治文化空前繁荣,大量的人们迁移至今天的越南地区,与越南人民的方方面面都形成了交融,大量地讲学、教育等也更进一步地扩大了汉文化在越南地区的影响范围与影响深度。 二、中国唐诗对越南古典汉诗创作的影响 中国古典诗歌史上,唐代是诗歌史上难以逾越的高峰,唐代是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唐诗以丰神情韵见长,意境雄浑壮阔,无不在诗歌中展现着盛唐高昂的时代精神。在题材上,唐诗也有了新的突破,表现领域较之前获得了极大地扩展,诸如言志抒怀、忧民伤乱、山水田园、咏物寄托、贬谪流放等等,这些主题均为越南诗歌的创作提供了很好的范例,使其在内容上对唐诗进行了效仿。 七绝诗《天长晚望》: 村后村前淡似烟, 半无半有夕阳边。 牧童笛里归牛尽, 白鹭双双飞下田。 这首诗是陈仁宗所作。一轮斜阳挂在天边,即将西下,丝丝炊烟笼罩着一个个村落,缕缕余晖时有时无的洒下,远方放牛归来的牧童闲然自得地吹着短笛,笛声轻妙欢快,天边的白鹭双双朝着田野飞下,好不自在。给整首诗歌以轻快自然的笔调描绘了一副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之时,牧童放牛归来,白鹭自由地翱翔于天地田野之间的清新淡雅的田园风光图。给读者以极强的画面感,好像整个人置身于田野山村,享受着黄昏时分悠然自在的寸寸光阴。 这首诗歌让我想到了唐代诗人吕岩的《牧童》一诗: 草铺横野六七里, 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 不脱蓑衣卧月明。 这首诗同样写牧童放牛归来。开头呈现的就是一副乡村田野间大面积的绿色,丝丝缕缕清幽的晚风中还飘荡着牧童若隐若现的笛声,结束了一天的农事,酒足饭饱,还没来得及脱下蓑衣就在月上柳稍头时进入了梦乡。整首诗不禁给人以满足自得之感,让人羡煞悠闲节奏中的乡村生活。 《天长晚望》的创作与唐代山水田园诗的风格相近,都从简单质朴,清新自然的笔调入手,描绘了乡村傍晚宁静悠然旷然自得的景象。在意象的使用上,也多有重复,“村、夕阳、黄昏、牧童、白鹭”……都是山水田园诗使用的典型意象。诗中巧妙、细腻地描写了乡村田园风光,浓郁的乡村生活气息洋溢在字里行间,可以见得,中国诗人对乡村、山水等自然景物的追求,无不影响着越南诗人对自然风光的审美。 唐代文化内容涵盖面广,形式丰富多彩可谓空前绝后,各种思想在这一时期也形成了融合之态,对内相互相影响,对外兼容并包。宗教在这一时期也尤为盛行,儒、释、道三家并存,对唐人的思想文化,社会形态等均有着深远长久的影响,唐代诗人的精神风貌、人格品行等方面在不同程度上也受到了宗教的影响。在佛教的影响下,诗歌中也多体现了佛理和禅宗,隐喻着诗人对人生的顿悟与思考。 在唐文化的影响下,越南的诗歌中也不乏有体现佛理、禅理的。当初陈太宗一心向佛,想要隐居深山修行,但国师竹林却说“在山没有佛,佛在自心,心静而悟即是真佛”,他领略到了此番话的真意,修心养性不一定要隐居山林,排除周遭杂音,而是真真正正要使自己的内心放空、清净、顿悟。他回宫既理政又学道,心系百姓安康,陈朝历经三次叛乱后,人们依然安乐幸福。这一时期,越南的封建制度得以巩固,这也为汉诗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社会环境。陈朝皇帝从陈太宗起就对汉诗有所造诣, 后陈圣宗、陈仁宗对汉诗更是喜爱有加,皇帝对汉诗的青睐重视,更是推动了汉诗在越南地区的蓬勃发展。 陈太宗《寄清风庵僧德山》一诗: 风打松关月照庭, 心期风景共凄清。 个中滋味无人识, 付与山僧乐到明。 清风吹打青松,夜晚皎洁的月光透过松枝洒落在庭院中,心中凄凉的感受就如同眼前的风景一般冷寂,心中的所思所想无人能领悟,只有山中僧人能懂我心境,聊以慰藉,一同享乐到天明。 习习晚风,皎皎月光下的静谧体现在诗的字里行间,诗中所提到的“滋味”也只有置身凄清之景中的诗人和山僧才能领悟得到。这种空洞、清净、虚无的意境也许正是诗人心中所追求的境界,也恰如其分地体现了佛学禅理。 唐代诗人王维也是擅写禅诗的大家,他的《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这首诗创作于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期。王维早年信奉佛教,有着超凡脱俗的思想,加之他仕途坎坷,之后一直过着半隐半官的日子。正如他自己所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因而《竹里馆》就应运而生。 诗人独坐于幽深竹林中,独自抚琴以排遣寂寞。此时此景,心灵澄澈、意趣悠然,这也与竹林的清幽与明月的澄明所交相辉映,“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写诗人独自一人身处清净幽深的竹林之中,弹琴,长啸。弹琴与长啸无不体现出诗人傲岸高雅、超凡脱俗的心境,然而此情此景之中,却只有诗人一人,难免显得单薄孤寂,紧接下来的两句“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意在表明自己虽独居深林之中无人知晓,但也并未感到孤独,天上皎洁的月亮依然在照耀着自己,无需人与自己為伴,一轮圆月足以成为自己的知己,慰藉心灵,与自己心心相印。诗歌整体的基调安然宁静,诗人的心境亦与所处景致所散发的静谧幽远交相融合,达到人景合一。 这两首诗均表现了一种安详静谧的境界,在清幽寂静中放空自己。这正是佛学禅理教化在诗歌中的体现。佛学对中国古代诗歌的创作影响颇深,而越南汉诗也承接唐诗,研究佛教禅宗,并使其体现在了汉诗的创作上。 自古以来,圣贤所作的大多名篇,皆因心中有所郁结不得志而成。仲尼困顿,作《春秋》,屈原被楚王放逐,才有了后来流传古今的《离骚》,韩非被囚于秦国,乃有《说难》、《孤愤》等。细观之,皆因心中郁郁不得志,难以抒怀,故而表现在诗作里。 而在唐诗中,表现诗人怀才不遇之感的题材也很多见,初唐诗人陈子昂的名篇《登幽州台歌》,好一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空怀着一腔的报国热血,却无施展的平台,只能独自黯然神伤,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盛唐诗人李白,一身才气,却终生没有踏上仕途,然而他的诗里,更多表现的是桀骜不驯、不羁放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是对自我的肯定,“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对权势的蔑视,让人读着好不畅快淋漓。而越南诗中,也有类似感情的流露体现。 《春日病起》一诗: 病起心无一事宜, 瘦容苦被谷风吹。 闲人恐入般游罪, 信步巡帘谩赋诗。 诗人遭受贬谪,终日郁结困顿,心病既而身病,心中无一事是符合自己心意的。山里的风吹着自己枯瘦蜡黄的面容,自嘲自己是个“闲人”,信步漫游赋诗,远离朝廷的纷扰,恐再招致罪祸。 唐代诗人杜荀鹤,也有类似篇章,《自述》一诗: 四海欲行遍,不知终遇谁。 用心常合道,出语或伤时。 拟作闲人老,惭无识者嗤。 如今已无计,只得苦于诗。 这首诗也抒发了相似的思想感情,两诗中,诗人均把自己比作“闲人”,虽是自嘲解闷,但也不乏有对统治者昏庸的嘲讽,让有识之士变成闲人,是统治者的损失。两者中,也都出现了“诗”,自己不得重用,只能吟诗作对来派遣时光,也不失是一种豁达的境界。 三、结语 自古以来,言志抒怀、山水田园、贬谪流放等情况,不论是在动荡不安的先秦、魏晋,还是在国富民强的大汉、盛唐,更或是在毗邻我国的越南,都实属正常现象,纵观诸多不得志的古人们,往往是一些以文艺见长的各类文人和各路思想家们。造成这些的原因也难以一言以蔽之,或是自身与朝代不符,或是统治者的昏庸无能不得任用賢能。然而古人们似乎都用诗词歌赋来抒发自己郁结心中的不快,使得诗篇流传于后世,供后人品鉴,无论是中国古典诗歌还是越南汉诗,都不失为一种财富。 参考文献: [1]陈冠明.唐诗接受史研究模式与事例的创新[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1). [2]陈尚君.张寅彭记录.唐代文学的魅力[N].文汇报,2009. [3]陶铜殿(越南).《越南新诗与中国唐诗》[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