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读《艺术与错觉》有感 |
范文 | 彭娟 摘 要:贡布里希《艺术与错觉》的主旨在于回答了艺术为什么会有一部历史。作者改变了我对一些关键性问题的理解,贡布里希在论证中广泛地涉猎了大量的古典文献和许多现代科学的分支,使其论题不仅具有渊博的基础知识,而且还获得了某种科学的精确性。时至今日,《艺术与错觉》仍在艺术界、美术界、哲学界引起广泛的讨论,并且它现在已经成了二十世纪西方思想史上的重要文献,不仅在人文科学领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且影响到了自然科学领域。 关键词:艺术理论;错觉 中图分类号:J11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3-0006-01 一、理论观点 《艺术与错觉》是一部引人深思,不断产生硕果的经典著作。博闻强识且具有极强抽象思维能力的贡布里希,以渊博精深的见解,贯穿了美术史的许多研究领域(如古代埃及的藝术程式、古希腊艺术革新等)和社会科学(如心理学,哲学,文学,宗教等)的具体指示的介绍中,阐发了艺术为什么会有一部历史,丰富的内容,充满生机,使全书充满了热情。一经启卷,就仿佛品尝到一杯醇香的法国波尔多红酒——温馨而浓烈,不全是理论学习,好似一种品位和享受,却也不同于阅读传统小说时的那种品位,而是一种伴着愉快兴奋的思考体验。 二、内在逻辑 在《艺术与错觉》序言中,贡布里希强调这步著作的理论观点是“图画在线的心理学研究”,一方面是“图画再现”,也就是说,他避开了非再现性(即非具象艺术)图画问题,另一方面他研究的是“再现心理学”,而这种研究性对象即在现性图画。他是逾越艺术领域进入知觉和错觉的,从而产生多种多样的错觉和对知觉和错觉的广泛探索。贡布里希的《艺术与错觉》这部著作的内在逻辑粗枝大叶可以这样分: 1.绘画是转换,而不是摹本。解释光线转为颜色的英国画家康斯太布尔是贡布里希在《艺术与错觉》中引证的一个重要范例。康斯太布尔是被称作“印象派绘画之父”的风景画家,是英国伟大的浪漫主义风景画家。贡布里希以康斯太布尔的三幅画:《德达姆溪谷》(油画速写)、《从兰格姆看德达姆的景色》(铅笔)、《德达姆溪谷》(铅笔),做了比较和分析,从后两幅画中素描的不同部分所反射的光的强度来看,其实仅是略有加强而已,而从第一幅油画速写的画面上,明暗层次已转换成色域,这就是素描转化为色彩的关系。 2.没有图式(脑海中的预成图式)就把握不住主题。贡布里希认为在摹写和再摹写的过程中,艺术家把一种新的模式同化为自己的模式和图式,没有图式就把握不住母题。艺术家对母题的摹写中运用了自己的思想和技巧,不一定和现实生活中的实景一样,会有一定的差异,如图特摩斯法老在他的关于叙利亚远征的史话里收录了他带回了埃及植物。 3.埃及艺术、希腊艺术、欧洲中世纪艺术和文艺复兴艺术以及中国艺术中图式的比较。埃及的绘画图式遵循“正面律”的特点,贡布里希认为,埃及人创造的形象之所以具有观念、图式的特征,原因在于他们具有清晰特征的形象,作为加强永恒性的符咒。在贡布里希看来,埃及艺术只涉及发生什么事件,不涉及事件怎么发生,而希腊艺术是把从埃及艺术继承下来的那种近乎图画文字式的形式性和叙事画的概念性结合起来。在中世纪的艺术预成图式就是形象,是摹写的艺术,所以当时的作品一般线条都比较肯定。到了文艺复兴时代幻觉主义的叙事性绘画重新兴起,这也是一个依靠预成图式的时代。 4.图式修正、制作与匹配。作为传统“艺术模仿自然”理论最有力的批判者,贡布里希认为,所谓的模仿自然,实质上不过是按照等效关系,把客体整理为艺术手段—模式、图式、语汇—所能容纳的表现形式。我们是依靠图式来整理自然,只有当图式与自然格格不入时,我们才对图式进行修正、调整,以便重新应付自然。认识的过程即获得知觉的过程即对大脑投射的过程,即制作和匹配、暗示和投射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在观看事物时,不同的人观念的投射过程不同,心理定向的选择原则不同。 5.绘画与错觉的关系。贡布里希在情报监听处工作的经验表明预测产生错觉。他把错觉和艺术家的绘画联系起来,认为一个象征符号在任何一个特定的情境中出现的概率越大,投射就会代替知觉,知觉也会代替投射,从而产生的幻觉也就是错觉,而艺术家不能把看到的纯粹的物象直接投射到画面上,而需要理智的推断和想象来完成画面,贡布里希认为不完整的物象给与我们各种各样令人迷惑的涂鸦画哑谜,他指的就是印象主义。 6.绘画与透视的关系。伟大的经验主义者威廉·霍格斯的《错误的透视》表现了如果一幅画的透视不正确,那它就不可能存在于这个世界,证明了透视法立足于程式之上,不能偏离程式。 三、结语 贡布里希的《艺术与错觉》其副标题是“图画再现的心理学”,作者研究的是“艺术家或工匠”的心理。这种心理可以借鉴到艺术品拥有者、欣赏艺术品者的身上。同时,这本书也填补了在艺术史和哲学之间的空白地带。让我们对图式与矫正和制作与匹配有了深入的认识,对绘画与错觉的关系、绘画与透视的关系、绘画与视觉的关系以及漫画的演变历程有了深入的了解,使我们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贡布里希的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 尽管如此,贡布里希的研究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正如我们平时所说的“对症下药”,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具体分析。虽然贡布里希开辟了语言学视域、扩展了视觉艺术研究的心理学维度,深化了我们对视觉艺术的理解。但是,他的一些艺术理论也不完全适用于所有的艺术流派。对此我们应该进行批判性的考察。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