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谈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
范文

    张璐

    摘 要:文章结合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尤其是文化馆的均等化实施的现状,提出目前存在的问题。指出文化馆需理顺资金渠道,加强科学谋划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布局,将农民工文化服务切实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最终达成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真正实现。

    关键词: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3-0174-02

    一、前言

    长期以来,全国各地,片面理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观点,领导干部往往对经济建设投入的精力更多,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相对较少,甚至当成是经济工作的附庸。还有一些领导干部认为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不挣钱、还要往里搭钱。这些观念直接导致地方党委、政府对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重视不够,组织推进力度不够。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及党的十八大对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做出了明确部署,如何把党中央的要求落到实处,首要的任务就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发展文化事业摆上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统筹规划、同步推进。这个问题不解决,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就是纸上谈兵。

    二、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及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第一是公共文化服务的硬件建设滞后。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等还少,布点不均,覆盖面不广,还应加大建设的力度。

    第二是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不均等。目前,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存在城市闲、农村无的局面,尤其是在我国的农村,公共文化设施老、少、旧、破,特别是到了冬天,除了电视并没有什么公共文化服务。

    第三是文化服务方式陈旧,把公共文化仅理解为看看戏、看看电影或送送书报等。基层把公共文化服务理解为是上级的工作,不是自己的享受和精神层面的追求,进而影响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发展。

    第四是公共文化服务是官办的多,自办的少,享受者还没有成文化的主角。①

    所以,要吸收国外和发达地区发展基本公共文化的成功经验,倡导城市农村等自办文化、自当主角,调动群众的文化自发、文化自觉,主动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的文化需求。

    前不久,文化部长蔡武曾就全国农民工文化建设情况指出,十三亿人口中有将近两亿人口游离在我们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之外,这是一个很大的漏洞。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他们基本上享受不到,而城里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离他们又有一定的距离。正是这种“流出地管不着、流入地不愿管”的尴尬现实,致使我国大部分农民工文化生活呈现“孤岛化”、“边缘化”、“沙漠化”的态势。农民工的业余活动主要是聊天、睡觉、看录像、玩牌打麻将、闲逛等等,而读书看报、参加文娱活动的还是少数。

    “十一五”以来,尽管我们也采取一定的办法,农民工的文化生活也有所改进,但存在的问题依然较大。

    其原因:一是公共文化服务(或设施)的供给不够,二是收入低下导致农民工文化生活整体不足,三是农民工超负荷劳动影响文化需求。

    尽管城市中的文化设施和休闲场所已经比较丰富,但由于业余时间和经济承受能力有限而无法享用。而且随着年龄在四五十岁以上的老一代农民工的陆续返乡,1980年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城市产业工人的主体。他们比老一代农民工受教育的程度高,职业期望值也高,不仅对物质享受有较高的要求,对精神享受也有较高的要求。

    三、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途径

    (一)理顺和落实资金渠道

    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离不开资金投入,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人才队伍培养和建设等。公益性的属性决定了这部分资金,必须要由政府公共财政来承担,这方面,各级政府必须要把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保证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有规范和稳定的资金保障渠道。

    同样,在政策导向上,必须建立全社会关注、关心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政策框架,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形成党委、政府主导,社会各界参与的投入保障机制。对农村,应形成对农村公共文化事业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资金投入不足一直是制约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根本原因,因此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资金投入不足问题。同时,要积极争取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

    (二)加強科学谋划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布局

    受经济发展实力的影响,我国公益性文化事业欠账较多,广大人民群众期盼享受更多、更好文化发展成果的愿望十分强烈,尽快满足他们的需求,各级党委、政府责无旁贷。

    但到底从哪里着手,我认为,最现实、最有效的抓手就是科学谋划我国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布局,从而使我国发展文化事业做到有的放矢、有章可循。文化建设的薄弱环节在农村,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重点也在农村。政府要鼓励建立农村社团组织,形成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化的公共文化服务组织基础。各级政府必须切实履行社会管理职能,改进文化服务方式,加强组织协调,在公共文化供给领域建立起完备的政府服务和调控机制,充分发挥各种社会团体、行业协会、中介机构等农村社会组织的作用。要有效推进农村文化事业单位改革,优化结构,提高效率。要建立完善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须建设一支包括阵地管理员、文化辅导员、文化活动骨干、文化经营者在内的强大的高素质的专兼职结合的文化事业从业人员队伍,增强文化建设活力。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文化服务体制。这不仅仅需要改变从“以经济为导向”向“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的政府职能转变。

    同时,还要出台和规范中央政府与地方基层政府的公共文化服务问责机制,通过服务型政府建设和地方治理的完善,实现文化领域的公共资源配置的重点由城市向农村倾斜、由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转变。这需要从根本上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政策,强化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政策基础。

    (三)将农民工文化服务切实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农民工文化权益已

    1.政府及部门要发挥主导作用

    各级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把丰富农民工文化生活纳入公共服务范畴。各级文化馆、群艺馆,艺术活动中心,要积极参与进来。真正让农民工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的成果。要从根本上消除农民工在城市生活中的“文化孤岛”现象,仅靠每年几次文化“送温暖”活动是远远不够的。要做到:

    一是尽量把城市中的文化设施如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等向农民工开放。在一些建筑工地,设立图书室、阅览室等,供农民工借阅。

    二是坚持积极向上的娱乐导向,在就近的演出场所组织低票价的演出,满足农民工的文化需求。

    三是免费培训有才艺的农民工,积极为他们提供展示才华的演出舞台。四是积极建立部门协同机制,引导用工企业、文化企业、民间公益性组织等各类社会力量参与农民工文化建设,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农民工文化工作的格局。

    2.设立专项经费建设农民工精神家园

    ②设立以财政投入为主的农民工文化专项经费,充分利用城市社区文化中心或建设相对固定的农民工文化活动中心,购置活动设备和器材。按照公益性、基本型、均等性、便利性的特点,充分利用公益性文化设施,开展流动文化服务,为农民工提供更多的公共文化活动空间。以城市社区为载体,将农民工纳入社区管理,让农民工逐步融入到社区文化生活中。采用政府补贴的方式满足农民工对公共文化的需求。依托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为农民工提供网上阅读、影视播放、知识讲座、信息查询等文化服务。

    3.定期对农民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

    科学制定农民工培训规划,努力落实培训专项资金,充分利用已有的公共文化设施资源,广泛开展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社会团体、用工单位也要定期为农民工开展具有针对性、实用性的专业技术培训。从而不断提高农民工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使他们尽快地融入城市,实现物质和精神“双丰收”。只有尽快把农民工纳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他们切身感受和体验到现代文明的丰富多彩,他们才能在城市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不断增强共同体意识,并建立对社会的新认同。

    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前瞻

    公共文化服务应该在公民文化权利的基础上,强调以“文化民生”为核心的公民文化权利新型理念。要把文化作为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是把人民养足养肥就好了,这是一个全新的理念。

    從欧美国家经验看,最终都要落实到一个“社区文化发展机制”。正是社区所独有的地域性、归属感、亲和性和互助性等特征,使得以农村社区、城市社区为载体的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具有可触及、易获取、可享用等便利简捷特点,通过提升城市社区、农村社区既面向辖区本地居民又面向辖区外来务工人员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推进城市与农村社区内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与资源的共建共享,为搭建充满生机活力的、开放包容的、和谐共享的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平台,塑造具有包容性的制度化生存与发展空间。所以,社区文化发展机制是实现公共文化均等化的一个重要路径。这种社区发展机制是与社区自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当然,集权制国家要走向社区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以前我们是把社区机制与单位制隔绝开来,今后要统一起来。现在看来单位制不仅没有解体,而且有强化的趋势③。单位人没有走向社会人,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任重而道远。

    五、结语

    落实到一个“社区文化发展机制”。正是社区所独有的地域性、归属感、亲和性和互助性等特征,使得以农村社区、城市社区为载体的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具有可触及、易获取、可享用等便利简捷特点,通过提升城市社区、农村社区既面向辖区本地居民又面向辖区外来务工人员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推进城市与农村社区内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与资源的共建共享,为搭建充满生机活力的、开放包容的、和谐共享的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平台,塑造具有包容性的制度化生存与发展空间。

    注释:

    ①出自祝福恩教授语,黑龙江省委党校副校长,省行政学院副院长,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学院博导.

    ②出自李军语,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领导科学教研部副主任.

    ③出自唐亚林语,复旦大学公共管理博士后,华东理工大学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研究所副所长.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4: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