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谈紫砂壶制作工艺
范文

    方耀可

    摘 要:紫砂工艺经过千年演变,众多历代文人的介入,从雕刻、印、点彩等装饰技法中体现文人墨士的人文字画,融入紫砂艺术中,极大的提高和丰富了紫砂文化。

    关键词:工艺;制作;手法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9-0023-01

    宜兴紫砂作为民族艺术玫宝,同奇石、兰花一道称为文人三雅。明朝正德年间紫砂鼻祖供春采土制壶,首开紫砂壶之先河。六百多年来,经过历代紫砂人锦心巧手,创造了独有的紫砂工艺技法。紫砂陶艺是中国工艺美术宝库中,造型最丰富、制式最广博、艺术品味最高的工艺精品。大度的爱大度挺拔;清秀的爱清秀细雅,古朴的爱古拙生辉;巧趣的更爱趣味耐寻。著名紫砂艺术大师顾景舟在他《壶艺说》一文中指出“一件佳美作品的内涵,必需具备三个主要因素:美好形象、结构精湛的制作技巧和优良的实用功能。”

    宜兴紫砂具有它的独特性,如泥原料的蕴藏占尽地利;宜兴紫砂壶的造型千变万化,其造型采用全手工的拍打镶接技法制作的,这种成型工艺与世界各地陶器成型方法都不相同。紫砂艺人成型中有搓,拍,打,刮,接,光等传统技法。清末时期有用模制或轳辘成型的工艺。不论圆、腰圆、四方、六面、侧角、高矮曲直都可以随意制作。同时还为造型的平面变化提供条件,这就形成紫砂结构严谨、口盖紧密、线条清晰等工艺特点。 作为既有实用性又有艺术性的紫砂壶,在做工方面是非常讲究的。壶身各部分比例协调,点、线、面的过渡转折清晰流畅。壶口和壶盖之间结合紧密自然,如果按在壶盖上面的通气孔,倒水时不会有水流出来。壶嘴和壶口的高度一般应在同一水平线上,在倒水时,水流呈水柱形,不会是发散的。从传统的造型来分析,在每件器形的结构中,根据造型艺术的理论和法则多是由点、线、面组成的主体与附件如壶的嘴、鋬、口、底、足、盖的子等等的配置关系,各个方面的比例适当与否,外轮廓线的结构上的缓冲过渡,明暗面的技法(即制做手法)处理,空间与实体所形成的虚实对比等等。

    紫砂壶独特之处在于其制作原材料紫砂泥的优越性。所以评断一把紫砂壶的优劣,首在于其用泥的品质。虽然泥色的变化,只给人带来视觉感官的差异,与其使用的功能无关。紫砂泥具有可塑性和结合性,与它是甲泥矿中的一个夹层,其颜色紫红,质地细腻、柔韧有关。可塑性是指原料经过加适量的水混炼后,形成泥团,这种泥团在外力作用下,可以制成所需要的各种形状而不开裂。当外力撤消后,仍然保持其形状不变的性能。紫砂陶从泥坯成型到烧成收缩约8%左右,烧成温度范围较宽,变形率小,生坯强度大,因此茶壶的口盖能做到严丝合缝,造型轮廓线条规矩严而不致扭曲。把手可以比瓷壶的粗,不怕壶口面失圆,这样与嘴比例合度,另外可以做敞口的器皿及口面与壶身同样大的大口面茶壶。

    紫砂温润素雅独具特色的美,同时承载着一种文化而登上了艺术的殿堂。功能之美,其一,用紫砂泡茶,可以尽得色、香、味之蕴,而无熟汤之气。暑天泡茶不易变味,汤色清润,绵软揉滑。其二,壶泡之茶,如隔数日,只要除去茶渣,注满开水,倒出后即把热壶浸没冷水之中,吐故纳新,元气即复。其三,紫砂壶为砂质壶,泡茶后壶身传热缓慢,保温性好,摸时不感炙手。其四、紫砂壶壁由于材质的原因,内含双重气孔结构,壶内易于留香。紫砂壶使用經久,涤拭日加,自发暗然之光,入手可鉴,真是久且色泽光明。

    紫砂壶形制又有高矮之分,按茶沏泡之理,高壶宜泡红茶,红茶在焙制中是经发酵,不避深闷,高壶沏泡更香浓。矮壶宜泡绿茶,绿茶在焙制中未经发酵,不宜深闷,故扁壶泡绿茶则保持澄碧新鲜的色、香、味。用壶、养壶、壶面不可涂油,用壶不可用口直接对壶嘴去吮,这样保持自然光,保护茶壶泡茶不失原味。紫砂壶与施釉的陶瓷茶壶相比,茶汤确实不易变质发馊。这种功能是由茶壶本身精密合理的造型所决定。紫砂壶的嘴小(嘴流出口成一定的斜角)壶口壶盖配合密切,位移公差0.5毫米,口盖形式都成压盖结构。而施釉茶壶,壶嘴大都口朝上,口与盖的位移公差达1.5毫米左右,且口盖形式都成嵌盖结构。由于紫砂壶制作的精密度高,比施釉的瓷壶,减少了混有黄曲霉等霉菌的空气流向壶内的渠道。因此,相对地推进了茶汁变质发馊的时间。从可查的历史文献中,我们知道紫砂工艺历经:供春、时大彬、陈鸣远、邵大亨、顾景洲、蒋蓉等这些名家的实践经验沉淀,总结出世界独一无二的成熟制陶技艺。

    人类自古以来就一直追求并演变着文明,从新石器时代起,标志着人类文明巨大进步的即是——陶土器具的发明,而宜兴的古代制陶尤为发达。从最初粗糙的土陶茶具,到今天蕴含民族精髓的紫砂艺术器具,它的发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共用到专一,从粗糙到精致的历程。 人性本能追求真善美,宜兴紫砂陶土质地的完美,理所当然受到人们钟爱。

    参考文献:

    [1]中国工艺美术史,2008.

    [2]曲延波.中国明清紫砂壶艺鉴赏[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3]韩其楼.紫砂壶全书[M].北京:华龄出版社,1980.

    [4]顾景舟.,徐秀棠.宜兴紫砂珍赏[M].香港:三联书店,1992.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3:4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