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论紫砂的泥质与造型的关系
范文

    潘艳

    摘 要:宜兴紫砂陶艺起源于宋代,经历明清两代的成熟,发展到今天,紫砂拥有了更多的形态,不同的审美也使紫砂发展至今拥有了千变万化的造型、色彩、用途。

    关键词:造型;工艺;材质;品位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35-0040-01

    一、从各性看个性

    说到紫砂壶,就不得不提它的泥料,因为泥性的不同影响了紫砂造型的多变。

    号称“五色土”的紫砂泥,分为紫泥、朱砂泥、本山绿泥等三种,所谓“五色土”,是泛指色彩,表示泥色丰富,而不是绝对数目,其中以紫泥为最。五色土在中国历史初期就已经被赋予了不一般的象征意义:黄,象征居中的黄帝;青,象征东方太昊;红,象征南方炎帝;白,象征西方少昊;黑,象征北方颛顼。

    有着不同象征意义的不同颜色的土壤有着不同的酸碱度、成分等等,紫砂泥也同样如此。紫泥包括质地细腻呈青蓝色的“天青泥”;位于矿层中部,呈紫红色、紫色,隐现绿色斑点,质软致密,间有微小云母闪烁的“红棕泥”;位于矿层中部,云片状结构,成紫红色,鲜艳明丽,细而纯正的“大红泥”。

    從形而言,宜兴紫砂有着借形改装,亦就是借古代陶瓷器、青铜器、漆器、竹木器、玉石器生产、生活用器具,如包、帽、秤砣、乐器等实物之形改装成的宜兴紫砂壶等。

    从形而言,有几何形体、运用点线面的结合构成的壶体造型,有正方、长方、锥形、菱形、梯形、悬胆、张臂、扁长形、方圆组合等造型。从形而言,有自体伸缩,其中有整体的伸缩和局部的伸缩两种,这和造型的放大缩小概念又有不同,而是指构成造型的轮廓,整体的局部的向高度伸展,或向扁平压缩和扩张,达到效果。从形而言,还有抽象启示,天上云纹的变幻、烟的萦绕、纹乱线组合、奇石山川的花纹,给人以偶尔一得的启迪。以上这些都是紫砂茶具传统的、创新的壶体造型的源和家。

    紫砂壶的造型,说起来并不比其泥质的种类和各自的性质简单,大致说来可以分为几何形体、自然形体、筋纹形体三大类,各类造型皆有严格的工艺要求和规律依据:

    1.几何形体造型,俗称“光货”,讲究器皿的立面线条和平面形态的变化,以及形体各部位间的比例关系,可分为圆器和方器两种。圆器,根据球形、圆柱形、圆锥形等变化而来,由各种不同方向和曲度的曲线构成,圆器的造型规划要求“圆、稳、匀、正”,显示一种活泼柔顺的美感。方器,有四方、六方、八方、长方、扁方等,主要由长短不同的直线组成。方器造型线面挺括平整,有楞有角,给人以干净利落、明快挺秀的阳刚之美的感受。

    2.自然形体造型,俗称“花货”,又称塑器,是对模拟自然物体形态和带有一定的浮雕、半浮雕、线雕、圆雕装饰的壶式造型的统称。造型取材于自然界的瓜果花木、虫鱼鸟兽的形态,运用提练取舍的艺术手法,将自然形态予以变化夸张,创制成壶式。另一种做法是在几何形体紫砂壶上,以镂雕捏塑的手法,将壶的嘴、把、纽塑成自然物体的形态,或者在壶身显见部位施以简洁堆雕装饰。

    3.筋纹形体造型,习称为筋纹壶或筋囊壶,是制壶艺人创造的一种规范精确、结构严密的壶式。它将自然界中的瓜棱、花瓣、云水纹等形态,予以艺术化规范化,形成流畅自然的筋纹,纳入紫砂壶的造型结构中,使紫砂壶具有一种秩序井然、韵律鲜明的美。这类壶式造型的突出要求不仅壶身必须是筋纹形的,而且口、盖、嘴、纽、把也必须制作成筋纹形,使之与壶身纹理相契合,达到上下映衬,身盖齐同的效果。在整体造型方面还应做到“体形和谐,比例精确,纹理清晰,深浅自如,明暗分明,配色合理”。

    二、相辅相成方能相得益彰

    明白了紫砂泥的性质和特色,也了解了紫砂壶造型的学问,才能够将两者合二为一地看。不同的泥性适合做成的造型不一样,不同的造型需要采用的泥料也不尽相同。

    总的来说,这二者必然是相辅相成的,互相影响,有时甚至存在着互相制约的重要关系。

    这是我在实际操作中经常会注意也是经常需要注意的方面。尤其是紫砂泥质在烧制中的收缩性对造型的要求,需要牢牢地把握,方能提高壶的成型机率。

    红泥收缩率较大,烧成温度在1080摄氏度左右,通常只用其制作小品,容量在200毫米以内,做大容积的,一般也是选择仿古壶造型,因其圆润的线条与柔和的弧度相对于方形较易把握,在烧制过程中,虽然收缩性大,但弯曲的弧度起到缓冲的作用,就比较安全了。

    三、结语

    笔者在进行了无数次的亲身实践和翻阅资料了解紫砂泥料的特性后,也渐渐的了解了紫砂泥泥性和紫砂成型的特点,也在烧制失败的教训中更加客观的认识到两者之间的重要关系。就是这样一点一点的实践探索,才会充分利用紫砂泥料的特性,制作出更加完美和谐,气韵非凡的紫砂壶器,制作起紫砂壶才会更加得心应手,成品也将更加具有可赏性。

    参考文献:

    [1]何继.紫泥—王度宜陶珍藏册[M].台北:台湾奇园艺术中心,1982.

    [2]姚国坤,胡小军.中国古代茶具[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3]傅英书.紫砂收藏的学问[M].北京:蓝天出版社,2005.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3:5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