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比喻以微力成就宏伟之业。宋谢枋得《与李养吾书》: “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取讪笑于腐儒。俗吏、鄙夫、庸人,固宜。” ●《列子·汤问》:“太形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壮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遇也,聚室而谋,曰: ‘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 杂然相许……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其如土石何? ’ 北山愚公长息曰: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而山不加增,何若而不平? ’ 河曲智叟无以应……帝感其诚,命夸蛾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太行:即太行山。王屋: 山名,在今山西省境内。夸蛾氏: 神话中的力士。厝: 同 “措” ,安置。相传愚公欲挖平太行、王屋两座大山,率子孙挖掘不已,终于感动了天帝,将两山搬走。
愚公移山【出处】 《列子·汤问》:“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释义】 北山愚公决心要挖掉家门前的大山,他不顾别人讥笑,挖山不止,表示要子子孙孙挖下去,终会平掉大山。后以此典形容人有决心毅力,不畏险阻;也形容山河变迁。 【例词】 北公 北山愚 移山 移山志 移太行 愚公移山 愚叟移 山能移 【用例】 〔北山愚〕 宋·范成大《蟠龙岭》:“虽云北山愚,聊快南溟运。” 〔山能移〕 清·丘逢甲《庐山谣答刘生》:“生作愚公死精卫,谓海可塞山能移。” [移山志] 唐·许浑《送岭南卢判官》:“东堂旧屈移山志,南国新留煮海功。” [愚公移山] 唐·罗隐《投湖南王大夫启》:“斯亦冤鸟尚思于衔石,愚公犹锐于移山。”
愚公移山yúgōng-yíshān“愚公移山”是个寓言故事,出自《列子·汤问》。 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方圆七百里,非常高峻。在北山住着一个名叫愚公的老人,已经快90岁了。他苦于两座大山屹立在家门前,阻碍交通,就召集全家商量,说:“我和你们一起来削平面前两座大山,开出道路通向豫州南面,怎么样?”全家一致赞同。但是老人的妻子提出疑问道:“就凭您这么点儿力量,连魁父小山都搬不了,怎么能搬走太行山和王屋山?而且搬出土石都堆放到哪里去?”大家说,可以搬到渤海之滨和其他地方去。于是,愚公带领家人每天挖山不止。 后来,河曲一个名叫智叟的老头看了,笑着劝愚公说:“您也想得太简单了,怎么能干这种傻事呢?您这样年老无力,连山上的草木都搬不了,还能把大山的土石都搬走?”愚公长长地叹口气说道:“是您想得太死了,如此不通变故,简直连妇孺都不如。就算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再生儿子,儿子再生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而山不再增高,还愁挖不平它吗?”智叟听了无言以对。山神知道这件事之后,害怕愚公挖山不止,报告了上帝。上帝被老愚公的诚心所感动,便派遣两个大力神将这两座大山背走。 后人据此引出“愚公移山”成语,用以赞扬抱定宗旨,便坚持不懈,顽强地干下去的必胜信念和坚毅精神。
愚公移山yúɡōng-yíshān比喻做事不怕艰难险阻,有坚韧不拔的毅力。 故事传说北山愚公决心搬走门前挡路的太行、王屋两座大山,就带领儿孙每天不停地挖山,并准备世世代代挖下去。他的精神感动了天帝,天帝派两位神人把这两座山背走了。
愚公移山yúgōngyíshān比喻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和不怕困难的精神。 【例句】有个成语叫愚公移山,鼓励我们为实现目标要不断努力。 ❍ 林业战线的老英雄马永顺退休后发扬愚公移山精神,率领家人义务植树上千亩。
【愚公移山】古代寓言说,北山愚公下定决心要移去家门前拦路的太行、王屋两座大山,于是每天带领子孙们挖山不止,并准备世世代代挖下去,天帝被他感动,命令夸娥氏的两个儿子分别把山背走。愚公的愿望得以实现。见《列子·汤问》。后用来比喻不怕困难,坚持不懈,人定胜天。
愚公移山神话故事。《列子·汤问》:愚公年近九十,因太行、王屋二山阻碍出入,决心把它们搬走。智叟嘲笑他,他说:“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 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于是挖山不止,最后搬走了大山。后比喻克服困难的坚定决心。
愚公移山yú gōng yí shān古代寓言。北山愚公,年近九十。因房屋前太行、王屋两座大山阻碍出入,决心把山铲平。智叟笑他愚蠢。愚公说:我死有子,子又有孙,孙又生子,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每天挖山不止。上帝为之感动,派夸蛾氏二子把山背走。见《列子·汤问》。后用“愚公移山”比喻有志意成,人定胜天。清·黄宗羲《张苍水墓志铭》:“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常人藐为说铃,贤圣指为血路也。” 坚持不懈
坚持不懈执着 选择好的、对的并坚持不懈:择善固执 勤奋努力,坚持不懈:孜孜不已 孜孜无怠 孜孜无怠 孜孜不懈 孜孜不辍 孜孜不怠 孜孜不息 孜孜无息 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愚公移山 愚叟移山 持之以恒,坚持不懈:锲而不舍 沉着刚毅而坚持不懈:沉毅有守 (坚持到底,不松懈:坚持不懈) 愚公移山(同)铁杵磨针 铁杵成针
愚公移山非一日之功
愚公移山愚公搬走大山。指只要意志坚定,持之以恒,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相传古代北山有一位愚公,快九十岁了。他家门前有太行、王屋两座大山,出入很不方便,于是愚公率领子孙决心把山搬走。一位名叫智叟的老头笑愚公不自量力,愚公反驳说:“子子孙孙没有穷尽,而山又不会增高,怎么会搬不走呢?”后来,上帝被他的恒心打动,命令两位神仙把山背走了。(见《列子·汤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