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我国民族声乐多元化发展的思考
范文

    肖轶轩

    摘要:中华民族的声乐有着悠久的历史,是绚丽多彩,非常多元化的。本文阐述了我国民族声乐多元化的背景,分析了我国民族声乐在当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给出了我国民族声乐多元化的发展思路。旨在为民族声乐的教育与发展提供些许借鉴。

    关键词:民族声乐;多元化;传统;创新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民族声乐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西学东渐也好,唱法争论也罢,中国的民族声乐在探索中发展,在发展中进步,发展到今天的多元并存,既是世界文化的大融合对声乐艺术的促进,也是我国国情下发展的必然进程。

    一、我国民族声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虽然现在我们的民族声乐经过几千年的成长发展至今形成了科学体系,但在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忽略了传统民族声乐艺术。我们过分注重民族声乐吸收美声唱法的优点,反而导致传统民族声乐中的艺术个性缺失,一味的只向前发展歌唱技能,而不重其质量和民族的东西。传统的民族声乐艺术是中国民族声乐发展赖以生存的土壤,换句话说就是传统民歌是基础,大力倡导对传统民族声乐的保护。第二,我们的民族声乐在和谐中发展。不能只注重“传统”守旧而不前进,也不能只要求具有“现代”,化而不尊重传统。民族声乐不能单一而要多元化发展,“多条腿走路”。第三,出现唱法单一的问题。在声乐领域,有很多歌者只善于使用一种发声形态与音色来演绎作品,很多高等音乐院校培养的声樂学生唱法单一、界限分明,使得听众难以分辨同类唱法的张三与李四,出现了“千篇一律”、“千人一声”的现象。他们同老一辈优秀的歌唱家相比,在演唱的民族风格与地方色彩的表现上,在继承和学习中国优秀传统声乐方面显得“底气不足”。

    主要原因:一是众多演唱者缺乏对戏曲、曲艺、民间音乐的学习,对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深入的研究不够。二是有些歌唱家尤其是有些青年演员对民族音乐的看法不甚正确,认为民歌小调陈旧、土气,发音方法不科学,地方戏曲难听、落伍,演唱这些作品难以表现自己的歌唱技巧。三是在如今大部分地方的民族声乐学派和民族声乐教育中,只存在一种教学方法,一种声音模式的影响,一切以西洋美声唱法的标准来衡量歌唱的优劣,演唱的音质、音色、共鸣、吐字、用气等等。四是造成某种声音一统天下现象的存在,传媒也负有重要的责任。这几年的电视歌曲大奖赛和春节文艺晚会实际上对演唱风栉“千人一面”的出现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我国民族声乐多元化的发展思路

    1.保护传统民族声乐是每一个音乐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传统的民族声乐艺术是我们的文化遗产和文化精华。作为年轻的一辈,不能只是一味地崇洋媚外,总觉得西方的就是好的,西方的就是完全正确的,属于西方的的音乐文化我们都要吸收进来,这是错误的观念。我们要重视传统文化,保护我们的传统音乐。首先,我们要有民族意识,多去阅读相关的传统理论书籍,多陪我们的老一辈昕我们传统的戏剧戏曲,把传统艺术的精髓应用在自己歌唱表演中去,把传统声乐歌唱方法经过我们巧细的探究之后再进行二度创作,加入自己的理解,民族唱法才会实现演唱风格的多元化。其次学会尊重传统艺术,保护传统的民族歌曲。坚持“共性”和“个性”的发展,即掌握科学的歌唱方法为共性,为基础,有自己的风格和创新为个性,我们只要强调共性,不忘个性,在继承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独特个性和鲜明民族风格才能做到有个性的民族演唱方法。

    2.政府及社会组织也应发挥积极作用。对传统的保护不只是落实到个人,还要靠我们的政府和相关文化部门对其实施一些实质性的保护措施和管理条文,或者组织开展有关民歌的比赛和社区互动节目。当然媒体的呼吁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当今媒体传播为主导,传媒能给大众一定的引导作用。关于传统民族声乐的保护主流媒体应该充分发挥其作用,尽最大努力地去宣传,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等现代手段,专门设相关的传统音乐节目,专门设相关的民歌讲座介绍并普及相关的民歌知识。

    3.不断学习,开拓创新。任何一种艺术形式或者演唱方法都不是完美的,因此不管是西方的美声还是中国的民族唱法,不管是传统的民族声乐还是现代的民族声乐,不管是国内的民族声乐还是外国的民间音乐,我们在学习和吸收的过程中要敢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当然前提还是尊重传统为基础,再去结合自己的实际去整合再创新。我国的民族声乐工作者、教育家和艺术家在我们的民族声乐进程中做了很多的贡献,他们坚持了共性和个性的结合,使我国的民族唱法具有自己明显的风格特点。另外,我们的歌唱家们和声乐学习者要在文化走出去方面作出自己的榜样,在开个人演唱会音乐会时,坚持把民族的特色呈现出来,展现一个高水平的演唱和带有自己创新风格的音乐会。在创新方面,虽然目前对我们来说有难度,但是我们还是应该先去向前辈们去学习,多听多看,然后加入自己的理解去论释,活到老学到老,创新之路也是如此,需要我们去不断地想,不断地努力,不断地创新。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4:0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