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文化产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比较研究
范文

    刘陶 王静

    摘要:生态视角下的文化产业集群是一个具有生命性、竞争性、自适应性等诸多生态特征的系统。保持文化产业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使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实现良性运转和生态平衡,才能使文化产业生态不断向有利于产业成长的方向演化。

    关键词:文化产业;生态系统;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11-0200-01

    一、前言

    自然生态系统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精确而完善的系统、经济而精巧的结构、可靠而协调的功能,能高效率地使用物质和能量。Hannon(1997年)认为生态学与经济学都有立足于系统观点、运用动态方法分析组织成员的演化与发展等共性。Lewin(1999年)认为:经济系统中的企业和各类组织类似于生态系统中的种群,生态学理论适用于解释经济系统的发展规律。

    二、自然生态系统与文化产业生态系统

    种群是生态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一定空间内同一物种个体的集合。种群由个体组成,但不等于个体的简单“相加”。种群内各个个体不是孤立的,而是通过复杂的种内关系组成的一个有机的统一体。根据自然生态理论,种群是特定边界和空间范围内具有共同形式的所有组织的集合,种群与自然环境之间有着复杂的有机联系,形成了以食物链、物质和能量相交换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内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互相作用、互相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生态系统的范围根据研究需要可大可小,它可被分为若干个子系统,也可以和周围的其他系统组成一个更大的系统来研究,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最为复杂的生态系统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人类主要生活在以城市和农田为主的人工生态系统中。

    产业集群是大量相互关联的企业和机构在某一特定区域上的聚集,这些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集合形成企业群落。产业集群的发展不仅要依靠集群内部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也需要企业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与环境共同发展。比较种群与产业集群的定义,我们可以发现两者有一定相似性:产业集群可以看做是在一定空间中相同或相关产业的经济组织的集合。

    生态视角下的文化产业集群,是一个具有生命性、竞争性、自适应性等诸多生态特征的系统。文化企业及横向、纵向相关联的机构与其赖以生存的产业生态环境有机耦合,构成了文化产业生态系统。在这个复杂的系统中,微观企业间的合作与竞争关系、共生性推动着产业集群的不断演化。

    三、文化产业生态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

    生态系统是一个不断进行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复杂动态系统,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还原者以及非生物环境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不断演变,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并在一定时期内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动态平衡状态,即生态平衡(Ecological Equilibrium)。文化产业生态系统的构成与自然生态系统极为相似:

    1.生产者(Producer)。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最基础的成分,一定区域中生产者的状况决定了其他物种成分的种类及分布。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利用简单的无机物转变为生态系统中流动的能量,为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的自养生物。文化产业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则是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使用及消费的经济单元,如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购买者或投资商,他们将资金或劳动力投入文化产业生态系统,不仅为文化企业发展提供了生产要素,而且也决定了企业的生产与经营倾向。

    2.消费者(Consumer)。消费者是生态系统中进行能量傳递、物质交流和信息传递的生物,对初级生产物起着加工、再生产的作用,促进了整个生态系统循环和发展,维持着生态系统的稳定。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是直接或间接利用植物所制造的现成有机物得到能量的生物。文化产业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则是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生产的经济单元,如文化产品的生产企业、服务提供企业,他们将文化资源转换成文化产品,创造物质的附加值。

    3.还原者(Decomposer)。还原者,又称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中将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无机物的生物,对生产者的重新吸收利用,生存和种族延续提供营养保证,使生态系统的物质得以循环、能量得以流动。文化产业生态系统中的还原者则是将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转变为资金等物质并回馈给社会的文化市场。文化市场通过对文化资源要素进行转换和优化配置,使得文化生态系统的价值平衡和良性循环。

    4.非生物环境(Abiotic Environment)是生态系统中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能量及其生活场所,是除了生物以外的所有环境要素的总和,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等多种因素,对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产生着影响。文化产业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环境则可以视为配合文化市场完成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转变的社会相关行业组织或商业机构,它们与文化产业生态主体的关系密切,既是其服务的对象,同时也为其提供服务。

    四、文化产业生态系统的生存竞争关系

    生存竞争是指生物与生存环境中的其他个体相互竞争以维持生存和繁衍后代的自然现象。达尔文(1859年)认为:生物与环境发生的这种关系包括个体和同种其它个体斗争,或者和异种个体的斗争,或者和生活的物理条件斗争;生存竞争产生的原因之一在于生物的快速繁殖,由于食物和空间有限,所以不免到处存在生存斗争;同种个体间的生存竞争最为激烈,由于它们的生存需求条件相似,因此其生存竞争的激烈程度显著超越异种个体;生存竞争的结果是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适者不仅获得生存的机会,还能“繁殖其类”。生存竞争学说是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客观反映,文化企业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与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群体之间的关系有着一定的相似性:

    1.资源争夺。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争夺的资源是食物和住所。同样,文化企业为谋求生存和发展,也需要争夺有限的文化资源和市场份额空间。企业之间争夺的是两种资源:一是维持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各种投入要素,如资本、具有高素质的劳动力、技术人才和优秀管理人才、技术等;二是市场资源,即消费者及其需求。这两种资源的有限性是企业之间竞争的直接原因。

    2.适者生存。自然生态系统中“适者生存”是指物种间和种群内相互竞争以及物种与自然环境的抗争,能适应者得以存活下来的一种丛林法则。同样,文化企业面对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不适应者可能面临生存危机,适应环境变化能力较强的文化企业才能得以存活。

    3.群落演替。生物群落是一个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在群落的发展变化过程中,由于规模、地域等因素发生变化,一些物种逐渐消失,另一些物种的种群随之而兴起,最终达到一个稳定阶段。

    对于文化产业而言,一是当文化市场规模扩大后,可能受益于经济环境、国家政策等因素得到快速发展,但也可能受到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加剧等不利因素影响其生存和发展;二是区域中某些文化企业的发展可能会影响其他相关企业的发展,可能是带动其发展,也可能会导致其萎缩或迁移;三是将带动相关企业群落的形成,包括由文化产品生产上、下游企业组成的纵向企业群落和通过协作、结盟而形成的横向企业群落。

    4.生存空间。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栖息在与之相匹配的不同生存空间。文化企业在一定时期也存在一定的生存空间,如大型的文化企业在行业中处于主导地位,可以在广阔的空间拓展其业务活动,生存空间广泛;中小型文化企业在行业中地位较低,业务发展空间有限,一旦发生行业性生存危机,企业将面临生存风险。随着时间的变化,文化企业的生存空间也可能出现萎缩或扩张的情况。

    五、结语

    通过对自然生态系统与文化产业生态系统的比较研究,发现二者在功能结构、运行机制、演化机制等方面都存在着众多的相似性。因此,保持文化产业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使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实现良性运转和生态平衡,才能使文化产业生态不断向有利于产业成长的方向演化。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9:3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