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中学音乐课程评价模式探究 |
范文 | 李志杰 摘要:音乐课程评价是对音乐课堂实施情况和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和价值鉴定。评价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在音乐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笔者将从实际出发,总结目前中学音乐课程评价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探索多元化的评价模式,期望能够构建出有效的中学音乐课程评价方式。 关键词:中学音乐;音乐课程;评价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08-0237-02 一、引言 音乐课程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成效的检测,也是对教学目标达成度的检验,是对学生的音乐学习进行的全方位价值判断。①通过课程评价我们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下一阶段的教学提供情况反馈,并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在2011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对我国的音乐课程提出了评价建议,使得我国的音乐课程评价得到了相应的改善,诸多教师也积极的展开了音乐课堂教学评价,增加了评价的比例,但是由于理解不全面或者过于追求評价的表面现象,而使得音乐课程评价也出现了不少问题。 二、中学音乐课程评价的现状 (一)评价过程流于形式 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关注到了评价的重要性,一个完整有力的教学体系的形成离不开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参与,@但是很多教师却在理解。上产生了误会,把“评价”理解成为“为了评价而评价”,将评价作为教学的一部分,但是却并没有发挥出评价的的真正功能。在教师评价过程中,教师最常用的评价语言就是“你真棒!”。从形式上看教师增加了评价的频率,注重到了学生的互动以及对学生的评价等。但是从评价的内容来看,没有针对性,无法从评价中获得相应的反馈,没有与预定目标的比较,评价结果都是没有意义的。 (二)评价模式比较单一 在目前的中学中,比较多样的评价方式就是采用随堂考试的形式,教师一般采用演唱、演奏的形式来进行评价,并配合一些简易的笔试内容,而其综合的成为作为课程的唯一标准。从形式上看,就是教师比较注重终结性的评价,评价的模式主要集中随堂考试、期末考试等形式之上,并没有太多的对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实践参与度、学生的其他技能(演奏、表演或其他)进行评价,对学生社团活动、课外音乐实践活动、文艺竞赛等内容都没有纳入评价的范围之内。这种评价模式是非常单一的,忽视了评价的过程性,忽视了评价的参与性,得出来的评价也是不够全面的,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三)评价结果无法激励学生 在目前的评价体系中,大部分的评价都是属于终结性的评价,是以分数或者等级的形式出现的,所储藏的信息是比较少的,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音乐表现、学习情况等都无法形成体现,对于学生学习成效反馈不强,对往后的学习的引导性也不够。这种评价对学生没有任何引导作用,也没有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也有部分学生会认为你评价只是教师的个人想法,不具有公平性。其评价结果是单薄的,没有充分的发挥出评价的激励功能和促进发展功能)因此学生也不会在意这个分数的高低,从而激起继续学习的兴趣。 面对这种情况,中学音乐教师必须积极的调动自己的积极性,积极思考音乐课程的评价方式,进行多元化的评价模式探索。 三、中学音乐课程评价多元化模式探索 (一)师评生评相结合 师评生评相结合就是“师评生”与“生评师”两种评价方式的结合。在以往的中学课程评价中一般只是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老师是课程评价的主体,教师是评价的权威:而学生是被评价的对象,是被动的接受评价的主体。在新课程标准提出以后,教师们更加的关注以学生为本体,将评价视为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共同建构意义的过程。师评生”能够激励学生的学习,也能够指点学生的学习,而“生评师”能够促进教师的自我反思,能够使教师更加了解学生的需求,从而做到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如在欣赏完一首作品(如莫扎特《第四十交响乐》)的时候,教师可以对学生今天的欣赏感受进行提问,在学生回答以后,教师给予中肯的评价,教师也可以请同学对自己的课堂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评价,大胆的邀请学生进行评价参与。这种评价形式让学生与老师之间是一种零距离接触的状态,有利于建立起和谐融治的师生氛围。 (二)定性定量相结合 定性评价是描述性的,是说明评价对象的性质和程度。定量评价是数量化的,是对评价对象的数量化分析和计算来判断其价值。在音乐课程教学中,由于音乐的特性,很多部分是无法用量化进行评价的,如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反应、过程与方法、实践参与、合作交流、音乐感知与体验等等,这些只能运用语言进行描述,无法用数据表达,所以只能运用定性评价。定性的评价一般是教师或者学生的描述为主,并且尽量表现出评价的激励功能。而对于音乐教学内容中的知识技能方面可以进行相对应的量化评价,如对风格流派的分别,对主题的听辨,背唱歌曲的数量、识读乐谱的程度等等,都是可以多定量分析的,这些内容如果,用定性评价反而显得不清晰,可以运用笔试的方式,以分数或者登记来进行量化分析。因此在进行评价的时候可以运用定性和定量评价结合的方式进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做到评价的准确性。 (三)过程性与终结性相结合 过程性评价是没有固定的时间限制的,是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它是从被评价者的需求出发的。终结性评价则是在一定时间段(一课时、一学期、一学年等)结束以后,在这一时期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的总结性的评价。终结性评价大多是对学习成果的检验,对这一段时期知识技能的掌握。终结性评价主要有以下的方式:成果展示法(如举办“班级音乐会”、“小小音乐家”等音乐活动)、评价报告法(即教师对学生进行的总结性描述);游艺性测评法(运用游戏来展现自己的音乐能力)等。在音乐课程评价的过程中,不仅要有对学习过程中的评价,同时也需要对一段时间中的学习进行终结性的评价。 (四)自评、他评、互评相结合 自评就是学生通过自我评价来认识自己在学习和音乐能力上面的问题和兴趣所在,并在不断的自我评价中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及时纠正自己的学习方向。在自评中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问题引领式的评价,也就是通过自己给自己提问题来完成对自己的评价。他评是对他人的评价,每个学生除了要能够对自己进行评价之外还有具备能够评价他人的能力,可以对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学习成果等形式进行评价。互评有很多种形式,有小组互评,组内互评、组间互评。互评的形式是体现在一种同学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实现同伴教育。在课程评价中实施自评、他评、互评相结合有利于构建一个融洽的合作与交流氛围,使得整个课堂生动活泼。 (五)成长记录袋与电子档案袋相结合 成长记录袋是通过记录成长的方式来进行评价,它可以是自评,也可以是他评,还可以是师评生,它可以有过程性评价,也可以有终结性评价,它也可以包含定性和定量评价。如自己将自己的成长经历(参加的音乐活动、参与的音乐实践、获得的音乐奖励等)以一种图片或者照片文字的形式装入一个记录袋中,也可以将教师对自己的评价、同学对自己的评价、自己的评价、终结性,成绩单等,按照时间的顺序进行排放,使得从记录袋中可以看到学生的整个学习历程。我们也可以将评价的内容以电子档案的形式存放,这样会更加直观更加丰富,还可以保存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或者进行音乐表现的视频音频资料,更方法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学生的音乐成长历程。 四、结语 评价是根据教学目标、教学理念,经过調查分析,对整个教学情况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评价能够激励学生的学习,优化教师教学行为,在中学音乐课程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面对目前的音乐教育现状,中学音乐课程评价必须实行师评生评相结合、定性定量相结合、过程终结相结合、自评他评互评相结合;成长记录袋与电子档案袋相结合等多元化的评价模式,还要强调量化评价,评价指标不仅要涵盖音乐课程的不同领域,更应该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态度。只有实现了评价多元化的结合,才能更准确的对学生进行评价,学生才能在评价中获得鼓励,总之,期望中学音乐教师评价走向更加有效的方式。 注释: ①郑灿珊.从点滴中见成长——谈成长记录袋在中学音乐课程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音乐教育,2009(08). ②邹雅菁.如何建立高校音乐学专业课程考核方式的评价体系[J].当代音乐,2015(19):39-40. ③孙红成.底线思维:基础教育音乐课程与教学方法论的应然选择[J].当代音乐,2016(09):6-12. ④黄河,浅谈音乐专业中的素质教育[J].当代音乐,2016(01):46-47. ⑤张莲.运用多元评价促进音乐学习[J].当代音乐,2018(02):50-5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