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新生儿监护室环境对早产儿的影响及护理对策 |
范文 | 武静
【摘要】目的:研究早产儿在不同新生儿监护室环境下的影响及对策。目的:随机抽选我院2017年2月~2019年11月收治的84例早产儿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法将纳入研究早产儿分为对照组(N=42例,常规护理措施)与研究组(N=42例,环境干预护理),对比两组早产儿体重情况与摄奶量。结果:研究组新生儿在7日龄、14日龄摄奶量与体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产儿易于受到外界因素干扰,医护人员及对新生儿监护室进行环境干预后,能够改善早产儿治疗期间的生命质量,提升摄奶量,增长体重,促使早产儿健康发育。 【关键词】新生儿监护室;早产儿;环境干预 早产儿是指临床中胎龄为32周(±5周)的新生儿,身体器官发育不完善,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干扰。早产儿在新生儿监护室中,会受到灯光、噪声干扰,各种治疗措施也会对早产儿造成刺激,容易使早产儿出现呼吸暂停、神经发育不良等不良风险事件。因此加强新生儿监护室环境干预,能够提升早产儿的生命质量。此次研究,随机抽选我院2017年2月~2019年11月收治的84例早产儿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抽选我院2017年2月~2019年11月收治的84例早产儿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N=42例,常规护理措施)与研究组(N=42例,环境干预护理)。对照组(N=42例,常规护理措施),男婴22例,女婴20例,胎龄29~37周,体重1249~2174g。研究组(N=42例,环境干预护理,男婴23例,女婴19例,胎龄29.5~37周,体重1250~2174g。两组早产儿体重、胎龄、性别对比P<0.05,差异性小。 排除标准:(1)遗传疾病;(2)代谢疾病;(3)先天畸形。所有早产儿父母均知情、同意此次新生儿监护室环境护理干预研究。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42例早产儿接受常规护理措施:(1)将早产儿送至新生儿监护室,调整好各项仪器;(2)记录新生儿每日出入量,观察新生儿各项生命指征;(3)按照医嘱要求为新生儿进行治疗。 研究组42例早产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环境干预护理: 噪声控制:(1)調整警报声音大小,医护人员发现警报后要及时关闭警报声音;(2)将新生儿监护室治疗车更换为静音车轮,减少噪声;(3)控制医护人员讲话声音大小,并将手机铃声关闭。 光线控制:根据早产儿作息时间以及治疗需求,将夜间0点到早6点、下午16点至18点设置为安静时间,将窗帘拉紧,调节室内灯光亮度。 鸟巢管理:让早产儿的下肢呈现曲屈状,轻收其下巴,使用包被U型环绕早产儿。 减少治疗刺激:不要随意惊醒早产儿,尽量在其非睡眠时段进行治疗。同时,医护人员要轻抚婴儿,减少婴儿外界刺激。 音乐护理:每日早、中、晚各播放一次轻音乐,每次15min。 1.3 观察项目 对比两组早产儿体重情况与摄奶量,观察早产儿入院初、7日龄、14日龄体重与摄奶量情况。研究期间,早产儿体重情况与摄奶量均由专职护理人员负责称量、记录。 1.4 统计学分析 此次新生儿监护室环境影响研究中,所涉数据均使用SPSS 16.0软件处理。摄奶量、早产儿体重均为计量型数据,并用(x±s)表示,行T检验进行组间对比,P<0.05则表示组间差异性大。 2 结果 2.1 早产儿体重 如表1:入院初两组早产儿体重对比,P>0.05;7日龄、14日龄两组早产儿体重对比,P<0.05。 2.2 摄奶量 如表2:入院初两组早产儿摄奶量对比,P>0.05;7日龄、14日龄两组早产儿摄奶量对比,P<0.05。 3 讨论 早产儿身体器官发育不完全,受到惊吓后容易出现不良风险事件。新生儿监护室是早产儿专项救治室,但在治疗过程中,保温箱、开关箱门声音、警报声、医务人员声音、灯光变化、治疗刺激都会对早产儿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导致早产儿条件反射混乱,饮食不振,消化功能紊乱,体内氧饱和度下降,部分早产儿在不良影响环境刺激下甚至会出现脑出血现象[3]。 环境干预护理措施,能够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优化新生儿监护室环境,减少噪音干扰,也能够让早产儿治疗期间能够及时受到安抚,降低外界干扰因素对于早产儿的影响[4]。 此次研究,随机抽选我院2017年2月~2019年11月期间收治的84例早产儿进行分析。经过环境干预后,研究组新生儿在摄奶量与体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数据结果说明了对新生儿监护室进行环境干预的必要性。 综上所述,早产儿易于受到外界因素干扰,医护人员及对新生儿监护室进行环境干预后,能够改善早产儿治疗期间的生命质量,提升摄奶量,增长体重,促使早产儿健康发育。 参考文献: [1] 岳少婷,张军,马登慧.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环境压力对早产儿神经发育的影响及其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9,21(11):1144-1147. [2] 蔡如意.个体化发育支持护理对新生儿监护室早产儿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8):111-112. [3] 胡凌.发展性照顾对早产儿护理应用价值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临床护理杂志,2016,08(1):21-23. [4] 赵优优.发展性照顾干预模式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41(6):473-47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