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探析传统舞蹈和戏曲舞蹈 |
范文 | 葛冰 摘要:传统舞蹈和戏曲舞蹈二者都属于中国民族舞蹈,二者都利用人体动作的表演展现艺术美感,一直以来共同为中国舞蹈领域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传统舞蹈和戏曲舞蹈都是中华民族舞蹈研究的重点内容,但是二者有很大的区别。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论述传统舞蹈和戏曲舞蹈,一是探究二者的功能,二是探究传统舞蹈和戏曲舞蹈的舞蹈动作,力图推动中国民族舞蹈的研究进程。 关键词:艺术;传统舞蹈;戏曲舞蹈 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14-0074-01 一、前言 舞蹈主要以音乐伴奏为背景,利用充满节奏感的肢体动作,表达音乐的思想感情和展现音乐的艺术美感,可以说,舞蹈为音乐增添了生命力。舞蹈一直被称为“艺术的母亲”,舞蹈的艺术地位可见一斑。从古至今,无论是传统舞蹈还是戏曲舞蹈,二者都富有个性,深受社会各阶层的喜爱。 二、探究传统舞蹈和戏曲舞蹈的功能 在中国漫长的舞蹈发展史,传统舞蹈一直以来都擅长表达思想感情,而在叙事上,传统舞蹈一直有所欠缺,可以说,在明清之前,从叙事来看,中国一直没有真正意义的情节性的舞蹈。 以著名的传统舞蹈杨贵妃表演的《霓裳羽衣曲》为例,据传,唐玄宗在梦中游览美丽的月宫,在月宫中他欣赏到月宫中的仙子,梦醒时分,他决定把自己的梦境融入到舞蹈的创作当中,因此,名动天下的《霓裳羽衣曲》诞生了。《霓裳羽衣曲》可以称得上传统舞蹈的一朵奇葩,但是,《霓裳羽衣曲》着重抒情,表达唐玄宗梦中见到仙子的喜悦,而没有展现唐玄宗前往月宫、和仙子见面的情节,可以说抒情有余,叙事不足。 新中国成立之后,传统舞蹈的功能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舞蹈也逐渐展开叙事。例如著名的古典舞《丝路花雨》,就是传统舞蹈融入叙事的典型。 《丝路花雨》主要以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和敦煌美丽的壁画乐舞为创作依据,用舞蹈叙述神笔张和他的女儿英娘的感人故事,展现了丝绸之路背景下,中原地区和西域地区的真挚友谊,《丝路花雨》可以说兼具抒情性和叙事性。 无论运用抒情还是叙事手法,传统舞蹈都具有独立性,但是戏曲舞蹈并非如此,戏曲舞蹈不具备独立性。戏曲舞蹈是戏曲表演过程中的一部分,是戏曲的唱、念、做、打中的“做”。戏曲舞蹈吸收各种舞蹈的精华部分,对传统舞蹈也有着继承性,但是戏曲舞蹈并不像传统舞蹈具有表演独立性。 由此可见,传统舞蹈和戏曲舞蹈的体裁功能有很大的区别,戏曲舞蹈的叙事性很强,但是它不能脱离戏曲表演而独立存在,而传统舞蹈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抒情的基础上融合了叙事手法,但是其独立的艺术形式一直未改变。 三、探究传统舞蹈和戏曲舞蹈的动作 传统舞蹈和戏曲舞蹈在表演时的肢体动作有很大的區别。笔者对二者的动作特点分别进行论述。 传统舞蹈的舞蹈动作风格各异,但是都崇尚洒脱和自由。传统舞蹈的舞蹈种类很多,有工整华丽、婀娜多姿、歌舞升平的宫廷舞蹈,还有散发乡土气息、豪迈自由、天然去雕饰的原生态舞蹈,以及起源于劳动生活、展现生活习俗、自娱自乐的民间舞蹈,这些舞蹈的动作和风格有所不同,但是都为中国传统舞蹈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戏曲舞蹈的舞蹈动作和传统舞蹈的动作有所不同,相比于传统舞蹈的自由洒脱,戏曲舞蹈的动作就相对程式化,因为戏曲表演就具有高度程式化。 戏曲舞蹈的动作程式化表现为戏曲舞蹈动作的虚拟性。一种是戏曲舞蹈动作的全虚拟性,例如,戏曲表演者在舞台上表演时,类似开门、关门的动作还有上楼、下楼的动作,就需要舞蹈演员结合想象利用全虚拟的动作展示出来。另一种是戏曲舞蹈动作的半虚拟性,例如戏曲表演中的骑马动作,就需要戏曲舞蹈表演者利用舞台上的表演道具马鞭来替代表演中的马,再结合骑马的舞蹈动作,在舞台上简单表演骑马动作,还有一种半虚拟的舞蹈动作就是划船,戏曲舞蹈表演者利用舞台上的表演道具船桨来替代表演中的船,再结合划船的舞蹈动作,在舞台上简单表演划船动作。 四、结语 在艺术天地里,不同的舞种没有高低之分,只有风格的迥异。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的洗礼,传统舞蹈和戏曲舞蹈已逐渐形成自己的个性风格,传统舞蹈和戏曲舞蹈的功能和舞蹈动作上的区别,为我们展现了中国民族舞蹈的独有魅力,笔者也期待中国民族舞蹈朝着更好的方向进步和发展。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