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李煜这个人 |
范文 | 张 洛 摘要: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有很多奇闻发生在帝王身上,南唐后主李煜就是一个很特殊的帝王,他的人生经历,存在许多谜团。在政治上,他是一个不成功的皇帝,而在艺术世界和情感生活中,他却是一个多面的能手,颇耐人寻味。 关键词:李煜 南唐 奇 提到李煜(937—978),不禁令人心生感叹:世上不愿做皇帝的人,大概没几个,但是坐在皇帝的位子上,肆意作践,不为皇帝之所应为者,倒也不乏其例,李煜就是这样的人。历史并不是简单机械的重复,而是让人把玩不已的魔方。李煜是南唐后主,顾名思义,南唐——不是大唐,只能算偏安一隅类似地方政府性质的政权;后主,不是先主,只能是生于深闺之中长于妇人之手而又扶不起的阿斗。这也不能怪他们,都是历史的安排:大凡后主,往往是坐享江山,不知开国之艰,不懂创业之难,不明治理之道,他们的任务似乎就是享受和败家。李煜这个人很“奇”,要而言之,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相貌奇。 《新五代史?南唐世家》载李煜“丰额,骈齿,一目重瞳子”。这个不得了。《新五代史》是官修的史书,只要官修史书这样写,就说明有这样长相的人是帝王龙种。如果说“丰额”不算什么,那“骈齿”可不是一般人都有的,《竹书纪年》卷上说“帝喾高辛氏,生而骈齿,有圣德”,《孝经?钩命诀》上也记“仲尼斗唇,舌理七重……龟脊、辅喉、骈齿,面如蒙倛”,李煜与帝喾、孔子一样,是圣人,他们吃的食物很精细,牙弓小,牙列拥挤,进化程度比众人高,活该生下来就受人景仰。再说“重瞳子”。历史上有如此长相之人,搬着手指头没有几个,大舜、项羽是,余者实在寥寥,李煜一点也不比大舜、项羽差。 二、出生与死亡奇。 李煜在中国传统的节日——七月七日这一天出生,这是个带有瑰丽感伤色彩的节日,牛郎织女在这一天相会,世间的悲情爱恋,总让人感觉缠绵悱恻而不免流泪哀伤。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故事,大家都是知道的,好事者云:“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声私语时”,端的浪漫感人——如果你也懂得风情,你也会一掬同情之泪。如果说出生是天时的安排,不足为奇,且看李煜之死,李煜同样死于七月七日。或许上苍觉得泪水还不够多,于是派人间一个人——宋太祖赵光义将李煜毒杀,让他奇上加奇。赵光义用的是牵机药,有人说是中药马钱子,服后破坏中枢神经系统,全身抽搐,头脚缩在一起,状极痛苦,未及入殓,通体便已溃烂。谁说皇帝就该享受尊荣,他的痛苦比常人深重百倍! 三、爱情生活奇。 不知“爱情”一词用在李煜这样的帝王身上是否恰当,是否有辱或亵渎人间神圣而纯洁的感情。古人云:“情之所钟,在帝王家罕有”,李煜之奇,或许在此。他喜新而不厌旧,娶大小周后姊妹两人,诗书往来,感情旖旎。那娇媚的小周后“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与他画堂南畔幽会,柔情蜜意,让人羡煞。南朝天子爱风流,尽守江山不到头。南唐天子的命运,自然也不会与南朝天子有什么本质的不同,李煜最终也未能将风流进行到底,等待他的是悲惨的命运。 四、能力才华奇。 李煜是文学的天才,却是蹩脚的皇帝。命运总喜欢作弄人,李煜是第六子,几位兄长相继早亡,赶鸭子上架,却偏偏让他当上了皇帝,运气真是好到了家。但麻烦却来了,李煜不该会的样样精通,该会的却一窍不通,真是天教心愿与身违。李煜在诗词书画、音乐舞蹈方面,无所不精,而对帝王而言,这些似乎都没有多大的用处,他只要会一样就行了,那就是治理国家的本领。他还没有做好思想准备,就仓促披上龙袍,歪斜地坐到了龙椅之上。拿惯了笔砚的手,再去摸玉玺、宝剑,有一种说不出的异样感觉。 五、性情奇。 历史上的皇帝,无论怎么说,明君还是有的,但刻薄寡恩、流氓无赖、暴殄天物者似更多一些。他们举首投足,都关乎百姓的身家性命,所以很容易走向好或坏的极端。李煜这个人,“性骄侈,好声色,又喜浮图,为高谈,不恤国事”,性情尤奇。他不仅多情,爱惜宫中的花花草草,爱惜宫中如花的娇娥,他还非常孝顺仁慈——无论是对父兄母后,还是对妻妾百姓,莫不如此。他总是心太软,总愿意息事宁人,崛起的大宋王朝,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李煜不是清醒的现实主义者,他的长处在于吟风弄月,诗酒流连。他是人见人爱的帅哥,却非长于征战的猛男,文弱怯斗,好生戒杀。他优柔寡断、耽于幻想,虚心接受臣下的劝谏而坚决不改。 在李煜的身上,似乎还可以罗列很多“奇”,就此打住吧。为何如此之奇?究其原因,概不出以下几点:第一,早年环境太好,缺乏忧患意识。第二,遗传基因的力量太强大,养成了后主平和温顺的性格。第三,时局太险恶。他惮于罹祸,少年时代即自甘寂寞,产生归隐之心。第四,身边的女人太多,导致他太多情、太天真、太多疑。他对敌人存有过多的天真幻想,又无慧眼识人的襟怀,无法做到用人不疑,身在宝山也只能徒然兴叹。第五,他太走运也太背运。他是绝代才子,却更是让人怜悯的薄命君王,竟连苟延残喘也不能,耻为违命侯,留给 世人一曲品咂不尽的“长恨歌”…… 还有一件事,与李煜有关。元代陶宗仪《辍耕录?缠足》引《道山新闻》云:“李后主宫嫔窅娘,纤丽善舞。后主作金莲,高六尺……令窅娘以帛缠脚,令纤小,屈上作新月状,素袜舞云中,回旋有凌云之态。”李煜精心培养出窅娘——中国古代最早的芭蕾舞青年舞蹈家,可算功绩卓著,不仅为中国舞蹈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开辟了中国妇女缠足的辉煌历史。对此,我们又作何感想呢?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