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营改增对于企业的意义 |
范文 | 陈若男 摘 要:“十二五”期间,我国开始逐步推行营改增税收体制改革,由上海展开营改增试点工作,2017年作为营改增的收官之年,我国已经将营改增普及到我国的各行各业,取得了巨大成果。本文主要论述了营改增环境下,企业税收筹划工作面临的改变以及应对措施,旨在取得更丰厚的经济利润。 关键词:营改增;税收;企业;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F812.42;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09-0276-01 一、营改增的定义与背景 1.营改增定义。营改增,全称是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是指以前缴纳营业税的应税项目改成缴纳增值税。增值税只对产品或者服务的增值部分纳税,减少了重复纳税的环节,目的是加快财税体制改革、进一步减轻企业赋税,调动各方积极性,促进产业和消费升级、培育新动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营改增背景。营业税和增值税,是我国两大主体税种。營改增在全国的推开,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1)部分行业,部分地区2012年1月1日,率先在上海实施了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试点;至2012年12月1日,营改增试点扩大至北京、江苏、安徽、福建、广东、天津、浙江、湖北8省(市);(2)部分行业,全国范围2013年8月1日,营改增试点推向全国,同时将广播影视服务纳入试点范围;随后,铁路运输业、邮政业和电信业在全国范围实施营改增试点;(3)所有行业,从2016年5月1日起,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并将所有企业新增不动产所含增值税纳入抵扣范围,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营改增工程要在十二五期间完成,即2017年底。 二、营改增的优缺点 1.财务方面。根据企业的规模,在营改增过程中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一种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适用于“简易征收”税率,增值税税率为3%;一般纳税人,适用6%增值税税率。对于小规模纳税人而言,优点为小规模纳税人税率为3%,直接比原来的营业税减少了超过2.5%,达到了直接减税的效果;缺点为小规模纳税人不允许进行增值税票抵扣,也就是说增值税固定为3%,不可能再有减少。而且只能自己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要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必须去国税代开。对于一般纳税人而言,优点为虽然税率为6%,比小规模纳税人要多一倍,但一般纳税人的最大优势是可以抵扣收来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所以如果企业能收到很多专票的话,增值税会减少,甚至可能低于小规模纳税人的3%;缺点为供货方开专票手续繁琐,并且现在营改增不够彻底,很多行业还不开增值税票,所以能抵扣的进项很少。 2.管理方面:一是营业税时候一般授权期在1-3个月左右,到期去地税授权即可。增值税改为每个月初都要申报,并且在税控软件上增加了一些步骤,会更麻烦。二是营业税时候如果出现退票,可以直接退票,没时间限制。增值税的话,一旦超过当月,退票手续繁琐,不但要双方公司开各种证明提交各种东西,还可能遭到罚款。三是小规模纳税人由于不能自己开专票,要去国税代开,手续繁琐。 三、如何应对营改增的消极影响 1.积极学习营改增知识。积极学习营改增知识,增强对营改增的了解,对于以上问题的解决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第一,企业应加强对财务部门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综合素质,使其能够适应营改增转变后的税务工作;第二,工作人员要充分的了解自己企业可抵扣和不可抵扣的项目,了解和掌握最新的税收优惠政策和企业的实际运行情况。 2.加强对增值税发票的管理力度。增值税进项税发票的管理直接决定了企业能否进行进项税抵扣,所以加强对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力度是十分重要。因此,第一,税务人员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去税务部门进行发票的验证,以确保发票的真实性;第二,要重视对发票的开具、空白票据的管理以及纳税申报的管理,以避免虚开发票等的发生;第三,要谨慎选择合作伙伴,和能够开具正规增值税发票的企业合作,减少自己的税负压力。 3.企业税务管理方式优化升级。优化企业税务管理方式对于提高企业税务管理能力,税负压力的减少也存在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第一,企业在设计会计科目时应该结合不同的税种和税率来设置,不断调整和完善自身的会计核算体系;第二,企业应优化自己的税务管理流程,以营改增的要求来设计和完善,保证其能够适应营改增工程的要求和企业发展,以防止额外的税务风险的产生;第三,完善相关的奖惩机制和监督机制,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加强税务部门与企业其他部门的沟通,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税务管理方式。 四、结语 综上所述,营改增工程的终极目标是避免重复征税,降低企业的税负,并且在实践中取得巨大成就。然而任何一项新政策的事实都会给企业面临一系列的消极影响。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该积极学习营改增知识,了解所在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和经营目标,充分利用营改增给企业带来的积极影响,并主动采取措施应对营改增给企业带来消极影响。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和国家在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同时,取得更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蒋建奎.浅析“营改增”对企业的冲击[J].商场现代化,2015(20). [2]马靖.试论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5(03). [3]张玉梅.“营改增”对企业利弊影响及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6(0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