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论紫砂原料对紫砂作品的影响 |
范文 | 龚杰 摘 要:紫砂作品是材质美与形态美的高度统一。只有熟识紫砂泥料特性.只有充分了解与运用紫砂原料的色泽与材质的巧妙变化,不断地研究与领悟紫砂原料的搭配与使用规律,才能在继承传统紫砂技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突破。 关键词:原料;材质;紫砂壶;设计 中图分类号: 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12-0043-01 紫砂壶作为中国传统手工制作的陶土工艺,为汉族所特有,原产地在江苏宜兴,故又名宜兴紫砂壶。其实用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喝茶泡茶的好处与茶禅一味的相得益彰令无数人着迷,在拍卖市场上成为收藏家们热衷追求的古董而价格不菲。但目前市场上紫砂壶的价格也有很大的差别,一般为几百到几千不等,也有几十元便可买到的工艺粗糙的产品,也有价值几万甚至几百万优质紫砂壶。而导致价格如此悬殊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紫砂原料的选择。泥料的好坏则会直接影响紫砂壶的质量,上等的泥料制造出的紫砂壶不仅极具美感和观赏价值,而且能够锦上添花的提升茶的口感和品茗的乐趣。劣质的泥料制造出的紫砂壶则粗糙滥制,不能够给人带来美的享受也无法凭借其天然特质让茶更为醇厚。 紫砂,被誉为“东方红色瓷器”和“陶都奇葩”,她那独步艺林的飒爽荚姿和丰富的艺术文化内涵,堪与闻名中外的国之精粹——瓷器并驾齐驱,明代林古度有诗云:世间茶具称为首,玩赏揩摩在人手。 說起紫砂,不得不追溯她那历经四朝的千年发展史。与近万年的陶瓷史相比,紫砂的诞生似乎有些姗姗来迟,当宋代已形成哥、官、汝、定、钧五大窑系。呈现瓷器全盛的壮观时,紫砂还在襁褓中嗷嗷待哺。 北宋诗人梅尧臣在《寄茶诗》中说: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雪贮双砂罂,诗琢无瑕玉J,其中的紫泥、砂罂所指是否为紫砂的推论,也苦等了近千年才于1974年宜兴丁山羊角山开掘了紫砂北宋窑址,从中出土了许多残器,经拼接整理依稀显露出北宋紫砂的雏形时,才印证了梅诗。相应地与梅尧臣同时期的诗人、书画家苏东坡曾于建中靖国元年告老辞官,到宜兴买田筑东坡书院,他嗜迷饮茶,在《煎茶歌》里唱出松风竹炉,提壶相呼的绝句。于是在民间便有了苏东坡饮茶的三个苛刻要求中的一条“一定要紫砂壶煮荼”的说法。由此东坡提梁壶传世的可信度也进一步得到提高。南宋紫砂其实物有现藏在镇江市博物馆,在丹徒一座古井中发现的三件瑰宝,以及南宋四大家之一的刘松年留给我们的一幅《卢仝煮茶图》中置于竹炉上的水壶图貌。与两宋相比,整个元代可谓紫砂的盲区,除了蔡司沾在《霁园丛话》里记载了余于白下获一紫砂罐,有且吃茶清隐草书五宇,知为孙高士遗物,每以泡茶,古雅绝伦。那么一点贴近紫砂的描述外,别无他迹,显得冷冷清清,倒是此时此刻的景德镇完成了瓷质由软到硬的过渡,并烧出了青花、釉里红这样的瓷中精品而如火如荼。综观两宋及元代,滥殇其间的紫砂是那样稚嫩而残缺不堪,也许紫砂毕竟不像火药那样一呜惊人,她是甘醇的,需要时代的酝酿和文化的沉淀。 据文献记载,真正紫砂的兴起,始于明代正德年问。首先是供春的出现。供春,这位朱砂陶艺家,是众所公认的紫砂壶创始人。与其同期的紫砂陶器名家有董翰、赵梁、元畅、时朋、李茂林等人,众家各有所长,其中赵梁擅长于提梁壶的造型:李茂林擅制小壶,时朋为时大彬之父朋亦做鹏,与董翰、赵梁、元畅为当代四大名家。此期的作品中,有汉方、菱花、僧帽、扇型、圆珠梨式以及花卉、竹节、提梁等造型,筋纹器的作品也是此时期的突出代表。 宜兴紫砂的原料是一种特有矿藏;其色泽丰富、质地独特、可塑性强,为紫砂作品的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紫砂作品的创作意图,必须是依赖紫砂原料的特性来发挥与表现。 紫砂原料的材质对紫砂壶作品的影响,紫砂原料的材质具备了制陶工艺所必须的各种特性,为形成宜兴紫砂独特的制作工艺,提供了良好的先决条件。紫砂原料属沉积型陶土,以伊利石、高岭石为主,赋予了良好的可塑性能。紫砂属性介乎于陶与瓷之间,其主要成分为:粘土、石英、赤铁矿、云母等,比例极为合理优越。因此.不作调配也可直接使用。紫砂泥大致分为紫泥、红泥与本山绿泥,其中又是以紫泥为主体原料。单种泥料。也具有理想的可塑性与致密度.充分满足了紫砂器各种形体的成形要求。紫砂作品与许多艺术品一样,都以造型与材质的融合来表达创作的思想与意境。紫砂材质包含了不同的肌理与不同的色泽。形质各异的原料在各个作者手里有着不同的设计与妙用。紫砂颗粒的大小,会产生出的粗旷与细腻的质感.在设计、创作中利用这种效果进行充分发挥,求达到天趣与艺趣的最佳交融。紫砂艺人对各种原料的调配越来越成熟,采用渗合、调砂、铺砂、绞泥、镶嵌等特殊工艺方式,使紫砂作品产生奇特的粗细对比,明暗相交、刚柔并蓄,质朴与艳丽互存的壮观场面与繁荣景象。 紫砂作品是材质美与形态美的高度统一。只有熟识紫砂泥料的特性,只有充分了解与运用紫砂原料的色泽与材质的巧妙变化.不断地研究与领悟紫砂原料的搭配与使用规律.才能在继承传统紫砂技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设计制作出更新、更好的作品。 参考文献: [1]杨永善.陶瓷造型设计[M].大连: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2]陆浦东.五色土(紫砂名家报告文学集)[M].上海:上海学林出版社,1994. [3]钱剑华.紫砂茶壶的造型与鉴赏[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