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流行文化的理性规避与情感认同 |
范文 | 肖泽龙 摘 要:信息社会里,文化已成为“软权力”的象征,而后现代社会的核心文化是流行文化。电影是时下最受欢迎的文化形式之一,也是流行文化的主要传播载体。被大众所痴狂迷恋的主流电影基本遵循“理性规避”与“情感认同”两大原则;在与流行文化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电影产业逐渐由“艺术”向“文化”偏转。 关键词:主导力量;流行文化;电影产业;理性规避;情感认同 中图分类号:G641;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4-0110-02 一、社会形态与统治力量 阿尔文·托勒夫在其著作《第三次浪潮》中将人类社会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次浪潮为农业阶段,从约1万年前开始;第二阶段为工业阶段,从17世纪末开始;第三阶段为信息化(或者服务业)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至今,社会仍处于这次伟大变革的风口浪尖。每段时期社会总经由一股主导力量操控——当权者抓住此命脉,牢牢牵引着普罗大众,窃以为,这股力量在三次浪潮中分别为:政治、经济、文化。 农业社会里,皇室贵族为统治者,执封建主义政权。这个年代百姓赖以生存的是土地,当权者依靠庶民血脉里根深蒂固的“阶级思想”与自己手中强大的军事力量对土地进行严格的监管,大众因为土地的束缚而屈从于“政治”之下。 工业社会里,大财阀为统治者,执资本主义政权。这个年代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是经济,企业家掌握了先进的发明技术与大量的资金,可以进行大规模的流水线生产,大众因为金钱的驱动而栖身于“经济”之下。 信息社会里,阶级的痕迹在一步步被淡化抹平,世界上不再存有明面上的统治者,自由、平等成为深入人心的价值观念。然而在民主主义的政权下,这种隐性的力量却从未消失——它换上了更柔软无害的糖衣,不动声色地实施引诱,由于已习惯浸泡于每日狂轰乱炸信息流中,大众在无意之间已受到感染,心甘情愿地沉沦于“文化”之下。 由此可以得出,文化已成为“软权力”的象征,此词由美国前副国务卿约瑟夫·奈提出,指一国通过自身的吸引力而非强制力、在国际事务中实现预期目标的能力,而这就是“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无形力量”(Nye, 1990)——在这个物质需求已逐渐接近饱和的年代,人类开始转投心灵的荒原,像渴水的鱼儿般不倦地接受精神的粮食,而能填饱这一饥饿感的“野心家” 即可引领文化潮流,成为统治者。 二、流行文化与电影产业 文化,总与所处时代息息相关。信息革命的浪花底下孕育的后现代社会注定是属于流行文化的。有学者比喻,流行文化是一种来自“广场”声音,在对峙中与来自“庙堂”的声音无数次地发出碰撞,然而沉淀下来的仍然是自然的选择——质疑与批判不能浇灭普罗大众对其拥戴的热情,同样,精英的鄙视也不能磨灭其流行的价值。流行文化,这种以商品经济为基础,以大众传媒为载体,以娱乐快感为目的,以流行趣味为引导的世俗的大众日常生活文化已取代精英文化、传统文化,成为不可动摇的“世界最强音”。 电影,是当今社会炙手可热的文化形式之一,也是流行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以最富盛名的好莱坞光影魔术工厂为例,从商业市场来看,目前全球放映的电影大约85%由好莱坞制作,以沃尔特·迪斯尼公司为首的七个顶级好莱坞电影工场在全球电影事业中占据着支配性地位,其取得的票房收入却占电影院放映总收入的75%左右;从文化市场来看,“只要在美国这片机会均等的土地,经过努力不懈的奋斗便能获致更好生活”的“美国梦”深入人心,近年“留学热”的持续不断升温正是最具说服力的论据。在中国,出国留学的人员从2003年的不足12萬人到2007年近15万,再至2012年突破40万大关,而其中赴美人数相较其余诸国,稳居第一。更有人戏称好莱坞电影为“铁盒子里的大使”。无可辩驳,美国电影正被全世界所有人种、文化和信仰的观众热忱地接受着。 “好莱坞现象”使世人看见了电影背后巨大的商业价值与文化价值,电影产业的发展也由原先的“艺术航道”变更为如今的“文化路径”,借流行文化的温床催生的主流电影也因此涵盖流行文化的主要特征,在此,笔者就“理性规避”和“情感认同”两点附上个人拙见。 三、电影产业的文化特征 自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以来,各行各业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萎缩、衰退,然而电影界却是极少数依旧蓬勃发展、蒸蒸日上的产业,私以为这种局面须归功于“艺术”走向“文化”的成功转型。在创意产业学领域,只有时刻保持与大众活在同一物理与精神时空,才能谋求长盛不衰的稳定发展。 那么,主流电影究竟是如何赢得人心呢?一千个读者又如何钟情于一个哈姆雷特? (一) 抛弃复杂叙事与艰涩主题 荣荣在《流行文化的特征及其生成机制研究》一文中写道:“流行文化不是精致的文化,也不是静止的文化,它的魅力在于其粗犷的包容性、轻盈的流动性、易于沟通与理解的表现方式,以及深入人心的感染力。流行文化追求时尚,具有很强的亲民效应,通过传媒的感官刺激加强传播,回避逻辑推理与深度反思,它抛弃了“文以载道”的历史束缚,而以“游戏”和“娱乐”的姿态示人,号召人类甩掉沉重的思索,及时行乐。”流行文化的内容浅显、直白,内涵既不可能深刻,也不可能丰富,因为只有将体积和结构都限制在一个相对微小的模式下,才能保证批量化的生产与病毒式的传播。 结合电影产业而言,主流电影在叙事手法与主题内容上都表现得中规中矩,乏善可陈。他们通常采用常规的线性叙事,回避边缘题材与晦涩情愫,更倾向于简单易懂、乐观向上的主题与感情,这是“理性规避”法则迫使其在市场争夺战中默默做出的选择。 回顾这些年票房大卖的商业电影,绝大多数都可用一句话完整概括其全部内容,笔者在此摘录几条网友们妙语横生的点评: “一次星际版伟大的反拆迁斗争”——祥瑞玉兔评《阿凡达》 “这是一个白富美为了高富帅卖肾的故事”——Dr.希鲁鲁克评《画皮II》 “爱情来得快也去得快,只有坚果是永恒的”——扭腰客评《冰河世纪III》 点评固然只是看客们戏谑打趣的一种方式,但亦反映出大众在对待主流商业大片时乐此不疲将其“扁平化”的审美趣味,在他们眼中,一座史诗般恢弘大气的三国赤壁或许比不上一句不合时宜搞笑台词“我需要冷静一下”来得印象深刻;一部结构精巧、主题深邃的《雨果》也比不过《复仇者联盟》里一群英雄帅哥 “基情卖萌”博得会心一笑……笔者无意比较其背后艺术价值孰高孰低,单从市场青睐的角度,浅显直白的影视作品更能斩获大众的芳心。 2012年底贺岁档两部国产大片《人在囧途之泰囧》、《西游·降魔篇》分别以12.56亿及12.45亿的傲人成绩,创造了华语电影的票房最高历史,这样两部低成本喜剧的辉煌成功恐怕叫许多业内人士大跌眼镜,但细来掂量,却是意料之外而又情理之中。 《泰囧》讲述了商业成功人士徐朗用了五年时间发明了一种叫“油霸”的神奇产品,却与商业竞争对手高博在决策上发生了分歧,唯有得到公司最大股东周扬的授权,方可达到各自目的。徐朗前去泰国寻访周总,高博一路尾随,路途中又遇上傻里傻气的王宝,三人共同上演了一出惊心动魄的泰国之旅……《泰囧》的优缺点都很显著,其优点如下:(1)用力很集中,将人物性格和行为方式的冲突所制造的喜剧效果极致化,这是尊重和善用套路的结果;(2)远胜前身《人在囧途》,笑料更自然,趣味更純粹一些。最有趣的地方集中在人妖、SPA、床震这些元素上,虽然这有点低级趣味,但对于喜剧来讲,这往往是最有效的方法;(3)基本的技术手段都尽可能做到了位,音乐尤其突出,节奏感烘托不错。 而其最大的硬伤在于情节设置不严密,经不起仔细推敲,观众若纯粹为图一乐而走进影院,想必在捧腹大笑之后不会留有任何遗憾;但若打算回头咀嚼,恐怕在几声爽朗的笑声中忘得连渣都不剩。周星驰执导的《西游·降魔篇》在视觉元素的运用、情感线索的铺陈上都更胜一筹,但毛病还是与《泰囧》如出一辙,用解构主义重写的西游故事在情感渲染上过分夸张,以致给人“亵渎经典”的扯淡感。 (二)“接地气”寻求情感共鸣 流行文化具有“制造同意”的功能,其根源基于一种被普罗大众所认可的价值体系或情感共鸣。当前,经济全球化、一体化成为不可遏制的趋势,它不仅仅表现在经济领域依赖性显著增强,政治领域、文化领域以及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与世界的联系都在加强。在全球化趋势下,各民族文化不可避免被纳入世界一体化范畴。这种后现代文化语境造成的全球文化的同构现象也在潜移默化中替芸芸众生达成思想与情感的一致。 结合电影产业而言,时下热门电影大都在情感上牢牢紧抓观众,从而掀起集体的共同情绪,引发普遍认同感。依附社会主旋律,如《唐山大地震》《十月围城》;借助争议性话题的东风,如《失恋33天》《北京遇上西雅图》。当电影院被观众泛滥的泪水和唏嘘的叹息填满时,敏锐的媒体人已对下一个全城狂热的热点话题了然于胸。 “青春”是萦绕在2013年春天的上空最热闹的话题,此间,两部青春校园题材电影的公映拉开了这场沸沸扬扬的全民议论的序幕,改编自辛夷坞同名小说的和取材于新东方真实事迹的《中国合伙人》。 《致青春》由赵薇执导,讲述的是大学某女生宿舍几个好姐妹青葱岁月里的成长与爱情;《合伙人》由陈可辛执导,诉说的是“土鳖”朝着心中的“男神”不懈奋斗,最终写下了令人侧目的中国梦想。鉴于两位导演性别的差异,电影关注的主题也落在了不同层面。女导演心思细腻,感情丰富,所以赵薇镜头下的《致青春》流露出更多少女的情怀,事业(学业)则只是烈火青春中一颗闪动的小火星;陈可辛描绘的《合伙人》是一副更恢弘洒脱的画作,是男人立于事业的顶峰才可领略的景致。两部影片一前一后上档,颇有几分“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挑衅意味,也怪不得网友热衷拿两者作比:“女人的青春,出了校园就结束了;男人的青春,出了校园才开始。女人的青春只有恋爱,男人的青春是奋斗实现梦想,恋爱只是一部分。女人的青春是用来怀念的,男人的青春是用来励志的。女人的世界只是男人,男人的世界是全世界。”且不论大众更偏向何者,但其中对逝去青春的缅怀情愫却是无二的。 四、结语 电影不仅仅是一门视觉传达艺术,更是一种有效的文化传播途径;它是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文化的载体,蕴涵了丰富的文化信息。通过对现下电影产业的解读,笔者从当红电影的成功因素中察觉了流行文化所具有的“理性规避”与“情感认同”的特征,以实际文本为研究对象,可以更好地认识和分析流行文化的元素与机制;相反地,以流行文化为理论框架,又可以更加深入地探寻电影作为一个创意产业的发展前景。然而,电影产业与流行文化的联系绝不仅限于文中所述的两点,这里就权当一块引玉的砖石吧。 有人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流行文化的崛起与电影产业的发展是否可能在观众心中描摹出同一个受万千宠爱的哈姆雷特呢? 参考文献: [1]荣荣.流行文化的特征及其生成机制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2]李兴武.流行文化中的美学问题[J].社会科学辑刊, 2002. [3]吴圣刚.当代流行文化的形成机制与作用[J].中州学刊, 2007. [4]芦世玲.帝国神话——从好莱坞电影看美国文化传播[J].新西部, 2009. [5]贾磊磊.电影,作为流行文化的软力量[J].半月谈, 2008. [6]张文星.好莱坞电影的文化透视[J].电影文学, 2013. [7]孟霞,余瑞祥.流行文化的“境”“界”分析[J].现代传播, 2011. [8]屈小顺.在视觉文化扩张中的电影与流行文化[J].今传媒, 201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