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对肖邦《g小调第一钢琴叙事曲》的音乐分析
范文

    余明洁

    

    

    摘要:舒曼曾说过“:肖邦是独一无二的。”这位伟大的作曲家和钢琴家、民族英雄和抒情诗人用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将有界限的国家和无界限的人类均视为存在的统一体。本文结合谱例从曲式结构的角度探索作品中音乐的表达,展现当时波兰民族斗争的精神力量。

    关键词:肖邦;民族斗争;音乐的表达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29.051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29-0083-01

    肖肖邦是细致的钢琴诗人,浪漫而又不羁,好比中国的李白,“豪放飘逸”,他诗歌语言的最大特色,可以说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具体表现为语言直率自然,音节和谐流畅,浑然天成,不假雕饰,散发着民歌的气息。

    肖邦第一叙事曲,g小调,作品23号是他四首叙事曲中的第一首,这是肖邦创作成熟期的作品,也是音乐中第一首采用这个曲名的器乐作品。这是一首富有民族精神气质的英雄颂歌,它诞生在华沙革命失败的年代。肖邦创作这首叙事曲的时候,正流亡在法国。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的希望可以说是这首叙事曲的创作动机。肖邦在音乐中所表现的“英雄性”和“悲剧性”的内容,事实上成为鼓舞当时波兰民族斗争的精神力量。

    这首《第一叙事曲》主副题以深情开始讲述一段深刻故事为序幕,营造了一种沉重而又气势恢宏的气氛,见谱例1。

    第8小节起,作者的故事开始。一开头就听到一个余音袅袅的音调,好象说唱的老艺人哈尔班在拨动他的四弦琴。这沉着而忧伤的旋律,伴随着时时发出叹息的低沉的声音,好象是在讲述一个被奴役的民族的苦难的历史,以爱国思想来哺育在敌人营垒里长大的倭尔特。

    随着音乐的发展,主副题变得热情和极具英雄般的威武豪迈之情;最后暴风急雨般猛烈爆发,掀起悲剧性的高潮。

    第94小节开始进入了展开部,似忽又回到第一主题低沉而忧伤的情绪,展开手法上采用了性格变奏,一层一层逐步走到第106小节展开的副部主题,整体音乐情绪爆发出非常强大的能量,音乐形象极具英雄气概,右手旋律及左手的伴奏织体都变的非常饱满,每个和弦在ff的力度上如革命的炮声般撞击着人们的心灵,那是渴望自由的呐喊,那是对敌宣战的呐喊!见谱例2。

    全曲主部副部主题一再变形,交错出现,使得作品的整体悲剧性色彩持续,其间也不断穿插了在黑暗的世界里,人们拼命挣扎,用力在黑暗中找寻光亮,其实,黑暗中行走才是真正的勇气。在乐曲结尾部分,长长的音阶从下快速把人抛向高空,有迅速的坠落,主部的悲剧主题交织在激烈的动荡中,最后,在非常刺耳的双手反向——同向的八度中,结束全曲。

    肖邦既是“钢琴诗人”,也是“悲情诗人”,其实,悲情就是一個意象世界,悲情不全在心,也不全在物,正如宗白华所言,它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景象交融互渗成就的一个玲珑活泼、鸢然而深的灵境”,肖邦的悲情是音与人、听者与肖邦、古人与今人彼此沟通、契合的悲情,不单纯是一种模式,也不单纯是肖邦或听者的情感。许多作品的悲情从某种角度反映了肖邦的悲情,但肖邦在创造时也许未必就是怀着某种悲情来创作的。虽然肖邦的人生印记流露出悲情的色彩,但是其在创造中或许并不是刻意去表达他的悲伤,而是自然的流露、表达。所以我认为应该是作品的悲情。如果说是肖邦的悲情,那么这种悲情还要归于肖邦所处的那个时代的悲情,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段悲情。这就是肖邦的“悲”,从他的音乐中淋漓尽致的聆听到他的悲愤。

    不同钢琴演奏家曾以各自不同的风格诠释了这首《g小调叙事曲》,每听一次,都或多或少有不一样的心理变化,因为肖邦音乐的艺术目标远比这些还要深远,热爱音乐的人可以从中不断探索。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3:3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