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话剧演员表演与角色体验探讨 |
范文 | 高鹏 摘要:话剧主要指在舞台上有限的空间内通过肢体、神态和表情以及剧本所安排的对白,塑造出鲜活的人物形象,表达出人物所具有的内心情感,从而推动整个话题剧情的不断发展,这一表现形式,让演员的表演水平在话剧艺术表现力展现中占有重要地位。话剧表演需要保证演员和角色之间的对立统一,演员通过真实的情感流露和动作表现,满足舞台剧情表演的根本需要,结合塑造角色的根本特点,将剧情展示在观众面前,本文主要探讨了话剧演员表演与角色体验,希望能够全面提高话剧表演的水平。 关键词:话剧演员;角色体验;表演探讨 中图分类号:J8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17-0133-01 话剧是以对话形式为主的戏剧表现形式,一般情况下,话剧表演都会采用少量的音乐和歌唱来烘托艺术表演氛围,但是大多数都是通过演员在舞台上借助无伴奏的对白和独白来完成整个话剧的表演,演员所具有的表演体系,大多数都源于戏剧舞台。在戏剧表演的过程中,想要实现演员与角色之间融为一体,就需要在表演的过程中充分的突出自我情感,减少角色和个人之间的距离。同时,中国传统的曲艺艺术演员的表现有着标准化要求,结合戏剧发展的历史,中国演员在进行戏剧表演时,大多数都遵循体验派思想潮流,演员的表演思路和具体风格也是借助体验派的表演形式进行塑造的。 一、话剧演员表演与角色体验的关系 话剧演员作为角色形象塑造的主体,是戏剧角色的创造者,角色和演员自身存在着矛盾与统一的关系,演员在进行角色塑造的过程中,自身需要对自己塑造出的角色表现情况进行监督,演员与角色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艺术研究过程中的主要话题,演员与角色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演员在进行角色塑造的过程中,不同的角色会有不同的性格特点。通常情况下,角色与演员自身的实际情况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很多演员在现实生活中性格十分内敛,但是在进行舞台展示时,却能够塑造出不同的艺术形象,在舞台上所展示出的动作和表现形式与现实生活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甚至完全颠覆了生活中的形象。角色的塑造是对演员的艺术修养所提出的重大考验,不同的戏剧剧本有着不同的角色塑造要求,虽然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话剧演员所饰演的角色与自身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但是仍然有一些角色与表演人之间存在着高度的契合,这种情况下的角色塑造与生活中的实际条件相适应,演员在表演时会显得非常轻松自然,从而达到一个更高的艺术水准,这就需要话剧演员从自身的生活实际中寻找自身与所要塑造角色之间所具有的契合点,将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坎坷和事件投入到角色扮演中。同时,角色和演员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交叉性,演员现实生活特点与所要塑造的角色之间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在这种表演情况下,非常考验演员的艺术素养,演员需要更好的研究所塑造角色的性格特点,在表演过程中能够通过适当的舞台表演,将剧情中的人物具体化的呈现在舞台上,直接地接受观众的批评和检验。 二、话剧演员表演与角色体验处理方案 1.演员表演与生活技巧。演员在进行角色体验的过程中,需要将生活角色和艺术角色进行有效区分,真正的理解生活中所具有的艺术关系,将现实世界中所存在的人物情感注入到舞台的演出过程中,从而为人们塑造出生活化的艺术形象,演员在进行话剧表演的过程中,要学会虚实结合,将一些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了解,没有看到的事物,要通过具体化的表演展示给观众。同时要根据不同的角色塑造要求将现实存在的事物变为不存在。 2.戏剧演员需要创新角色体验认知。演员在进行表演知识积累和生活体验的过程中,会形成不同的角色理解,因此我们可以得知,演员在进行角色体验的过程中,是一个认识再创造的过程。梅兰芳先生在饰演《贵妃醉酒》时有几个京剧经典的“卧鱼”身段儿,最初的表演先生只是按照老师所教的,在舞台上进行呈现,但是在一次现实生活中的聚会时,先生无意之间俯下身去嗅旁边的花朵,身旁的朋友看到认为先生更像在做“卧鱼”。从此以后,梅先生的舞台表演,所有的“卧鱼”都变成了嗅花的动作,人物形象塑造十分生动,可见就算有一定名望的藝术家,在生活中依然对角色进行不断的认知和体验。 3.戏剧演员的角色性格塑造。在进行话剧演出的过程中,细节是无处不在的话,剧中最主要的细节都是依靠演员的表演进行塑造的,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角色细节,角色性格是整场演出的重要体现内容,想要赋予人物生动化的表现形式,就需要尊重角色的性格特点,赋予人物独特的个性,戏剧表演要避免千篇一律,让每一个塑造出的人物都具有鲜活的个性,能够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魅力,这就需要在角色表演的过程中,演员的肢体要具有灵活性,做好对舞台节奏的把握,形成一个完整的表演环节。在演员的肢体语言中能够传递出人物角色所具有的灵魂,例如:我们在塑造店小二时,首先需要明确作为店小二身份地位较为低微,在见到客人时需要低三下四,表现时我们可以通过身体向前倾动作凸显出自己与客人之间的差距,生动地描绘出店小二的性格特点。 4.戏剧表演与角色形象塑造。在进行戏剧表演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让自身形象贴近角色就需要采用化妆造型改变演员的形象,同时增强演员角色塑造的自信心,减少演员和人物之间的距离感。例如:在进行西方剧本的演绎过程中,中国演员需要进行角色塑造,模仿外国人的妆容,通过形象上的西化尽可能的接近戏剧剧本中所描绘的特定人物形象,这种表现形式能够贴近中国人的外表思维模式,满足群众的感官认知。如果我们不改变人物的具体形象只按照自身的本来面目进行表演,那么观众就很难融入到表现场景中,除了化妆,服装也能够帮助演员塑造出角色形象。在戏剧舞台上所穿的服装,需要与塑造角色的形象相符,在不同的场景下变换不同的服装,结合人物着装的不停变换,展现出角色的具体性格,判断剧中人物所处的社会地位、年龄和身份,借助服装和道具充分体现出所塑造人物角色的性格特点。 5.演员需要不断的完善自我。参与戏剧表演的演员,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的积累表演经验,不断的完善自我,提高自身与角色的关系之间的适应能力,主要途径是话剧演员在日常工作和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表演艺术的学习,在掌握基本艺术理论的同时,全面提高自身所具有的艺术表现修养,借鉴其他优秀的话剧演员所具有的表现特点,不断完善自身的表现形式。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话剧表演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地做好对角色的体验,对于角色形象的体验越深刻,所塑造出的人物形象就越生动,激发舞台的艺术感染力,在进行角色体验的过程中,还需要戏剧演员充分的展示出独特的艺术思想·,加深对舞台角色的认知。 一名优秀的话剧演员,在进行话剧表演的过程中,需要尝试不同的角色,因此需要在表演前对角色进行深入的理解,融合自身所具有的人物特色,塑造出经典的人物形象,在舞台上充分的表现出自身的表演素养和角色的主要特征,因此需要在表演的过程中处理好自身和角色之间的关系,在不断的尝试和变换中提高自身的表演技巧。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