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从电影《蒙娜丽莎的微笑》中获得的美术教育启示 |
范文 | 高晓燕 摘要:最近看了两部关于教育的电影,分别是成长电影《死亡诗社》和《蒙娜丽莎的微笑》,在基廷老师和凯瑟琳老师的身上我看到了两位老师都敢于打破传统对学生的束缚,引导学生去寻找自我,去唤醒学生的意识,让他们能够明白自己的价值,最终实现自我,实现自己对人生目标的追求。 关键词:美术教育;批判性思维 一、敢于向传统发出挑战 影片中的女主人公凯瑟琳前往著名的卫斯理女子学校教授艺术史,在工的过程中她发现,学生间形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观念,即学习不是为了上大学,不是为了找工作,而是为了嫁得更好。对此,她感到十分震惊,由此她开始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鼓励学生敢于向传统发出挑战,去寻找自己的方向,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成为一个真正独立的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非成为男人的附庸。凯瑟琳来到新的学校与里面的人物格格不入,他们原本有他们处事的方式,她的同事也曾劝她想办法与他们共事,但是她依旧保持特立独行,不被周围的环境所影响。基廷老师以颇有些夸张的方式进行诗歌教学,他鼓励学生讲出自己对诗歌的真实感受,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视角看问题。还有一幕然我至今记忆尤深,基廷老师让学生们站在桌子上大胆的说出对诗歌的感受。甚至让同学们在讲台上大胆的念出自己的诗歌。要求学生“如果你认为知道某件事,请你换个角度再次审视”。 二、教育中所蕴含的批判性思维 凯瑟琳在第一次用传统方式上课失败之后反思教学方法、认真研究学生档案后之后第二堂艺术史课程上,用20世纪苏婷的油画《腐尸》作为开篇,出人意料地震慑住了学生。凯瑟琳让同学们思考,什么是艺术?怎样区分孰优孰劣?评价艺术的标准是什么?由谁来决定?她引导学生用心灵为新的思想打开一扇门。之后用自己小时候的绘画、自己母亲的照片、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思考。学生不再拘泥于书本的知识,在她的引导下开始发散自己的思维。这就是教育上的批判思维的建立,同时是她自己个性的体现。凯瑟琳的做法给我们的启示,那就是教师应该具有批判性思维,并把这样的思维贯穿在课堂中,引导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三、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凯瑟琳带学生观看现代派画家杰森·波洛克的作品,不说话,用心靈感受艺术,不用交流,没有作业,只是体会和思考。这种教学方式完全颠覆了传统的方式,让学生正视内心,感受前卫的艺术理念。用自己的心去感受画家所要表达的感受,静静地与画进行一次灵魂的沟通与交流。用心去倾听画家想要传达给观者的东西,想必每个同学感受的都是不一样的,从而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别人说的不一定是对的,要遵从自己的内心,相信自己的感受。不要让课本、家长、教师、某种传统或者所谓的权威代替自己的想法,应该鼓励学生大胆的去思考。 基廷老师他站在桌子上,用实际行动告诉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世界,才发现世界是如此的丰富多彩,每个人都可以生活得不一样,这种行为方式本身就已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这就是教育的真正意义,就是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思考能力。 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的去学习,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才会更好。凯瑟琳从授课之初的采用传统方式,到后来带学生们走出课堂、观看现代艺术家的滴画;讲解凡·高时让学生亲自动手增加艺术体验。凯瑟琳采取一种轻松的、游戏的形态,甚至加上自己的大胆改造培养学生的艺术品位、艺术思维。艺术教育不是固化的,评价标准应该是看学生们通过艺术教育的熏陶,有没有被激发起对艺术及对人生的兴趣。凯瑟琳的教育是成功的。 基廷老师把诗文课上成体育课,在学生们踢球的时候给他们一张写着诗歌的纸条,让他们踢球的时候大声的喊出那句诗歌,通过这样独特的教育方式,教育理念,以及别出心裁的授课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深受学生的欢迎。他鼓励学生张扬个性,不要墨守成规,不要一味服从,要学会独立思考,要自己把握自己的人生。 五、以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 凯瑟琳将她的人生观、价值观融入到自己的教学当中,不仅教书,更是育人。她与男友相处,当两个人的关系发生改变,他选择和别的女人结婚时,她并没有怨恨他。并没有像其他女人一样将感情看得过于重要以至于影响了生活。分手之后她没有自怨自艾,而是继续着自己的生活,明白自己的目标在哪里,因此可以坚定地朝着那个方向努力。在她的影响下,贝蒂坚持固守传统婚姻制度,在饱受不幸婚姻的折磨之后,她拥有了一个全新的审视视角来重新评价自己的人生道路,重新开始寻找女性自身的人生意义,而从学业和职业中获得女性应有的社会权利与地位,最后她决定到纽约去求学。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